7月20日上午9時,萬州殯儀館,哀樂低回。“愛崗盡責獻忠誠畢生無愧,一腔熱血灑城管浩氣長存。”在萬州區沙河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吳啟平同志的遺體告別儀式上,這幅挽聯格外引人注目。
在遺體旁邊,擺放著馬正其、吳政隆、吳明宗、洪景明等區領導送的花圈。
數百名群眾,自發地前來向他告別。一個普通的基層干部走了,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來為他送行?
7月18日上午9時許,沙河街道辦事處分管城管的副主任吳啟平,與隨行的城管人員宋凌飛等人一起,在街道上徒步巡查。當他們巡查到申明壩鳳仙路瑪鋼小區時,只見一輛疾馳而過的“川江”牌貨車,一路拋灑著泥沙。吳啟平見狀,讓宋凌飛坐上摩托車,沿著公路追上去。在離瑪鋼小區500米遠的一洗車場邊,小宋追上了貨車,并叫司機將車停下。宋凌飛對司機說:“我是沙河街道城管人員,你的車沿途灑漏泥沙,按照城市管理條例,你要受到處罰。”司機不從,便給車老板駱小剛打電話說:“我被城管人員抓到了,身上沒有錢,你過來一下。”同時,宋凌飛也給吳啟平打電話,請他趕到現場去。
幾分鐘后,吳啟平與另外兩名城管隊員一起趕到洗車場邊。車老板駱小剛也趕來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正當城管人員與車老板交涉時,司機卻將車開走了。吳啟平吃驚地說:“這車真霸道,追!”
說著,吳啟平與宋凌飛登上辦事處的“長安”車,朝這輛貨車行駛的方向追去。大約追了400多米遠,終于追上了貨車,坐在副駕駛室的宋凌飛叫司機停車,但司機全然不顧,開著車左沖右突,向前沖去。經過幾番較量,吳啟平等人乘坐的“長安”車終于超過了貨車,在離貨車前約200米遠處停下。
下車后,吳啟平吩咐隨行人員:“張成清守左邊,宋凌飛守右邊,我守中間,千萬別讓這輛車繼續逃離。”
司機張成清說:“吳主任,你這里危險,還是我來。”
“別管我,守住你的位置!”吳啟平的口氣不容商量。
三人剛剛站穩,嚴重超載的“川江”,像一頭發瘋的猛獸一樣,朝著正示意司機停車的吳啟平疾馳而來,150米、100米、50米、10米……10時27分,只聽見“咚”的一聲響,貨車將吳啟平撞出一兩米遠,左前輪又碾過他的右腿。吳啟平的鮮血,染紅了地面。同事們趕緊把他送往醫院。當天下午4時50分,吳啟平終因特重型顱腦損傷,搶救無效,因公殉職。
一個臨危不懼、大義凜然的身軀,就這樣倒下了。剛剛走完35個春秋的吳啟平,就這樣過早地離開了人世!
吳啟平在云陽縣農村長大,從小就養成了不怕吃苦的精神;在部隊11年,更加磨煉了他的意志。1999年9月,他轉業到地方工作,無論是在原天城移民開發區民政局當普通干部、在李河鎮任黨委組織委員,還是擔任沙河街道辦事處分管城管的副主任,他總是忘我地工作。
2002年春節后一上班,在李河鎮工作的吳啟平與同事向學英等人一道,到李河鎮福寺村負責農業稅的清理工作。那段時間,吳啟平的胃病越來越嚴重,人們經常見他用手捂著胃部,豆大的汗珠從臉上滾落下來,可他從不叫苦。一連幾天,他白天下村了解情況,晚上躺在鎮政府的辦公室里輸液。一天晚上,他從村里回到鎮政府,滴水不進。向學英給他煮了碗清水面,他端起面條吃了兩口,就快步進了廁所。一分鐘后,向學英突然聽到廁所里傳來了“咚”的一聲響,便趕緊跑去看。只見吳啟平倒在地上,人事不省,鮮血吐了一地。“快來救人!”人們聽到向學英的哭喊聲,趕緊跑來將吳啟平送到重慶三峽中心醫院搶救。醫生說:“如果再晚來1個小時,這個人就沒命了。”
2002年11月,吳啟平到福寺村殘疾人李祥富家走訪,晚上8點多,才踏上回鎮的路途。在途經一戶農家時,由于天色已晚,加上高度近視,吳啟平一滑,掉進了路邊的一口茅廁,下半身全被糞水打濕了,隨行的村干部魏家學連忙將他拉起來。當他穿著濕漉漉的衣褲回到鎮政府時,時任李河鎮鎮長的陳泰權心疼不已,催他趕快回家洗個澡,換上干凈衣服。吳啟平說:“工作還沒做完,我怎么能回家呢?”結果,他只在辦公室里用清水擦洗了一下身體,換上衣褲,又投入了工作。
2004年9月,吳啟平從李河鎮調到沙河街道任辦事處副主任,分管城管工作。
老沙河街道是原萬縣政府所在地,這里緊臨長江邊,水位線比較低,三峽工程建設將淹沒半座城,致使街道不得不搬遷到新城“申明壩”。這樣一來,沙河街道所在地就形成了新城與舊城、城市與農村并存的現狀,擁有新城、舊城和城郊農村三大塊,舊城在繼續拆遷,新城在不斷加快建設,經常是塵土飛揚,垃圾遍地。
他接管這項工作之前,沙河街道城管工作在萬州區每月的城市管理考評中,位置常常靠后,老百姓對市容市貌不滿意,上級黨委、政府也多次提出批評。
吳啟平上任后,果斷提出了城管排名每月必須“保二、穩三、爭第一”的目標,要求城管工作做到責任、督查、組織和獎懲“四到位”,考核與不考核、平時與節假日、晴天與雨天三個“一個樣”。為了實現這些目標,給老百姓創造一個美麗舒適的人居環境,一場整治市容市貌的“創衛”攻堅戰打響了。
吳啟平作為“總指揮”,每天早上7點20分,他就開始徒步巡查在轄區的大街小巷,老百姓說他像個“偵察員”一樣。半個小時巡查完畢,然后就回到辦公室整理文件。每天8時30分,他又會準時帶領隊員,開始“拉網式”巡查。
今年4月的一天,吳啟平一行巡查到鳳仙路一攤點門前,發現老板將他賣的汽車輪胎擺放在大街上占道經營,吳啟平要求他把輪胎移到門面里面去。老板威脅說:“你若敢動我的輪胎,我就宰了你!”邊說邊跑進屋里拿出鋒利的菜刀。吳啟平站在城管人員的最前面。老板見吳啟平不怕死,加上街道其他干部聞訊趕來增援,只好從后門灰溜溜跑了。
在短短10個月的城管工作中,無論是工作日還是節假日,吳啟平每天都要徒步在轄區的大街小巷轉來轉去,以每天兩趟15公里計,他總共徒步行走了數千公里。
從2004年9月起,沙河街道城管工作連續8個月位居萬州區城市管理綜合考核前三名,一舉改變了新老城區臟、亂、差的環境。
7月17日晚,是吳啟平堅守工作崗位的最后一個夜晚。他留在筆記本上的最后一段話是:“黨員協管城管工作——社區黨員協助管理沙河街道主次干道;黨員包樓院工作——社區黨員住在哪幢樓、哪個單元,就負責該樓院的清潔衛生。”萬萬沒有想到,這竟成了他的“絕筆”。
吳啟平,這位鐵骨錚錚的硬漢走了,留給人們的是無盡的哀思和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