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16日至8月15日)
西南大學成立
由西南師范大學、西南農業大學合并組建的西南大學7月17日成立。這標志著我市高等教育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新成立的西南大學,占地9000畝,校舍面積近150萬平方米,有專任教師2650人,專職科研人員300余人,有全日制本科生及研究生近50000人。辦學層次和規模居西部高校前列。
(《重慶日報》7月18日消息記者 張德澤郭 弘李薇帆)
建設節約型社會重慶將實施“12518”工程
為了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我市將實施“12518”工程。其總體思路是:圍繞一個核心,即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循環利用為核心;建設兩個體系,即建設促進資源節約的政策法規體系和循環經濟框架體系;突出5個重點領域;實施18項重點工程。
(《重慶日報》7月21日消息 記者 劉 浪實習生 陳 靜)
重慶上半年GDP和財政收入增幅明顯
1-6月,重慶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19.2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4%,我市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同時,全市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750278萬元,為年度預算的53.3%,比去年同期增長32.1%,全國增長幅度排序位列第三,西部位列第二。
(《重慶日報》、《重慶商報》7月22日、8月3日消息 記者 童江華 朱慶軍等)
重慶工商聯動執法
重慶消費者申訴舉報網絡變臉了:增加了7種新功能;從市工商局連網到了全市324個工商所。即日起,市民在遭遇消費糾紛撥打12315后,自己所在轄區的工商部門將在15分鐘內到現場處理。
(《重慶商報》7月26日消息 記者 胡順濤實習生 范蕾蕾)
“陽光支付”全面啟動
代表國庫支付方式改革的“陽光支付”全面啟動,記者7月26日從市財政局獲悉,市委黨校等66家無基層核算單位的一級部門已在本月納入國庫集中支付,市工商局等70家有基層單位的一級部門將在明年1月起正式納入改革范圍。今后這些單位用錢,財政將錢直接撥到商品供應方。此舉避免了資金沉淀和截留。
(《重慶晚報》7月27日消息 記者陳雪蓮 通訊員鄧勇)
重慶緊急部署防控豬鏈球菌病
市長王鴻舉8月2日晚主持召開市政府緊急會議,就我市人感染豬鏈球菌病防控工作作出部署。要求有關部門和相關區縣(市)一定要堅決落實各項措施,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8月3日,市委書記黃鎮東,就進一步加強對疫情的防控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
( 《重慶晨報》、《重慶日報》消息見習記者朱亞平 記者 劉長發)
基層農業服務體系改革
我市基層農業服務體系將進行重大改革:實行公益性職能與經營性服務分離。8月9日,市委、市政府對這一改革進行部署。改革后,鄉鎮農業服務中心,承擔轄區內公益性農業服務職能,為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今后全市不再設置差額撥款和自收自支性質的公益性基層農業服務機構。
(《重慶日報》8月10日消息首席記者 羅成友)
重慶連續7年不欠職工養老錢
我市已連續7年實現職工社會養老金無拖欠,成為全國職工養老金發放最好的幾個城市之一。到6月底,全市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186.37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219.38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188.48萬人。
(《重慶晨報》8月12日消息 記者 趙君輝 實習生 謝朋成)
我市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
觀舞臺新劇,賞文藝演出,看抗戰電影……我市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活動異彩紛呈。系列活動從本月中旬開始將持續到今年10月中旬。
(《重慶晚報》8月15日消息 記者 李偉 王渝鳳 實習生 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