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浙江引爆了小靈通,從廣東走出來互聯星空,地方運營商在市場上的正面碰撞也許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未來電信市場的格局變化
俯下身去看地方電信運營商的市場行為要比籠統地看這個市場的外貌精彩多了。
廣東、浙江、江蘇、山東、北京、上海等各個地方電信運營商年收入動輒上百億,其行業影響力絕對不容小覷。在地方經濟發展基礎的帶動下,這些地區的電信市場近乎天然地成為電信市場中的“富礦”區,也必然使得這些地方的運營商們之間的爭奪故事越發激烈。
有幾十億、上百億的經營收入擺在那里,各家運營商對這些廣東、上海等重點市場的注意力也毋須多言。在移動與聯通之間,移動運營商與固網運營商之間,不同的固網運營商之間,各自對自己以及對方的優劣心中有數,因此出手均是招招致命。
由于每天都需要直接在市場上沖鋒陷陣,最直接面對消費者和競爭對手,因此地方電信運營商也就擁有了這個行業最最敏感的神經。由于切實地接近消費者,地方電信公司也很容易在市場上尋找到自己的利益所在和利益的實現方式。
1996年開始,被業界稱為阿福局長的徐福新開始在浙江余杭做小靈通實驗,雖然有關小靈通的爭議一直持續至今,但是卻并沒有妨害到小靈通用戶數字超過幾千萬。小靈通迅速從浙江電信蔓延到全國,成為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兩家固網運營商的戰略選擇。在浙江電信之外,江蘇電信、廣東電信以及黑龍江網通等地方運營商在小靈通業務上均有不錯的表現。
2002年5月,廣東電信發布了互聯星空品牌,這一業務在寬帶產業鏈條當中引入的產業鏈合作方式迅速得到業界的認可,而后這一品牌也被迅速提升為中國電信集團互聯網應用業務統一品牌。在寬帶接入低價包月形式的輔助下,中國寬帶產業由此而成功破局。在上海等地,互聯星空的品牌和模式也被地方電信所成功推廣。
在3G等革新性的技術逐漸成熟而進入到現實的戰略布局階段,以及手機流媒體、IPTV等創新業務機會不斷涌現的時候,地方電信市場上的新一輪業務競爭正在以更迅速、更密集的方式展開。
在不久前的上海世乒賽以及2004年的F1比賽上,上海聯通已經悄悄地練習起了視頻點播、實時視頻等“3G業務”。而北京聯通、上海聯通、廣東聯通、重慶聯通等公司也已經開始推出了實時的路況信息、位置服務等新業務。在這些地區,上海移動、廣東移動等公司也在開練手機電視等新興的業務。
小靈通以及寬帶用戶數的迅速增加,讓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這兩家固網運營商在現有的基礎上找到了新的業務方向。黑龍江網通、北京網通、廣東電信、浙江電信、江蘇電信、上海電信等地方公司的小靈通短信等增值服務業務也在逐漸推廣。在網絡電視方面,上海電信、廣東電信、北京網通、河北網通、河南網通、黑龍江網通等公司也通過與內容企業合作的方式開展了相關業務。
這些地方運營商在市場上正面碰撞的結果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未來電信市場的格局變化。特別是在市場相同、戰略透明的大背景下,運營商在宏觀戰略方面的競爭結果必然要通過地方電信企業的戰略執行、甚至是戰略創新體現出來。誰能順暢地在市場上找到消費者的需求和自身業務的結合點,誰才能在競爭激烈的電信市場上獲得勝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