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說:“天空不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
曾經年少,曾經張狂,曾經哀傷,曾經叛逆……一幅幅奢侈而明亮的畫面記錄著我的似水流年。
我喜歡一個人坐在草坪上,仰望藍藍的天空,手里緊緊拽著一根風箏線,看著心愛的風箏在天空中隨意飄蕩。朋友說那時的我顯得很寂寞,可是我卻覺得那時的我最真實。我不會向往東京漫天飛舞的櫻花,也不會憧憬吉隆坡艷麗的夜景,我只會獨自立于街尾看飄雪。看飄雪在風中繾綣、瑟縮,蓋過憂傷的痕跡,遺留下一個蒼白的世界。地理老師說,駱駝刺這種植物為了適應沙漠地區的環境,葉子變成了細刺,那我呢?我是不是也應該為了適應某種環境而強迫自己改變呢?我常對朋友說我就是風中最搖擺不定的風箏,明明只想朝著一個方向飛,卻又總被牽絆著。
我不記得那時的自己為何哀傷,只記得那時的我最怕聽到兩個字———飛逝。它們總是讓我想到我的青春年華,它們總是趁著我不注意時做加速運動,等我發現時,它們早已離我很遠了。
時序更迭,四季循環。我的青春年華似乎不受它們的影響,依然向前轟轟烈烈地跑著,我也只有一如既往地跟在它后面匆匆忙忙地追著。我想,我是永遠也追不上了。我是一個太愛回憶的人,我總是在旅程中不停地回首、駐足、嘆惜。回首過去的青春歲月,駐足在青春的痕跡中,嘆惜曾經靚麗的青春在不知不覺中悄然流逝。我又是一個太健忘的人,在無數前輩留下“回頭是場空”后,我依舊固執地堅守著我的三部曲———回首、駐足、嘆惜。然后我的青春年華又毫不留情地丟下我一個人和流年的影子轟轟烈烈地飛逝,就像短暫停留的候鳥,忽然飛走了,什么都不留下。
聶魯達說:“當華美的葉片落盡,生命的脈絡才歷歷可見。”于是我就像剝橙皮一樣,輕輕地剝開我浮華的外表。當我看到青春的本色時,我驚呆了,原來似水的流年并沒有褪去青春絢麗的色彩。它依然是那樣的純真,像井水一樣清澈透明,像溪水一樣緩緩流動,澆灌我近乎脫水的心靈。冰心說,“我們都是長行的旅客,向著同一歸宿。”那么,我寧愿做一只青鳥在“青春”這個驛站停駐。
我的青春年華似水一樣流過,留下一粒粒被它磨得光滑的石粒來紀念我曾經的點點滴滴,曾經的歡暢,曾經的迷茫……也許十年或是二十年后,我再翻起舊日的黃歷,數著河邊的石子,我會淚流滿面,會為那些刻下軌跡的石粒而感動。
我們的年紀,有一點幸運,沒有空曠
等我們遠行
歡笑和淚水,不必太在意,因為明天
有更多驚喜
我們的年紀,懂一些憂郁,沒有星星
讓我們命名
故事和電影,都叫人懷疑,過了今天
就要被忘記
如果世界只剩一首歌,希望我們學會珍惜,珍惜青春年華,珍惜似水流年。
泰戈爾說:“天空不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