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仲馬不改結尾
文章的結尾同開頭一樣,都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好的結尾耐人尋味,引人深思,所以名家都很重視文章的結尾。
《私生子》是法國作家小仲馬的名劇之一,描寫了一個私生子凄慘的人生遭遇。劇本的末尾,他終于明白原來叔父就是自己的生父。劇終父親要求:“當我倆單獨在一起的時候,你一定要允許我叫你兒子喲!”“是,叔叔。”兒子最后回答道。
短短的一句臺詞,表達了兒子無窮的悲憤,達到言盡而意未盡的藝術效果。當此劇本在巴黎劇揚上演時,劇院老板蒙提格納再三要求作者修改結尾,他認為劇終若改成父子倆熱烈擁抱,來個大團圓結局,觀眾一定會熱烈歡迎和大聲喝彩。
小仲馬聽完后說道:“我就是為了這兩句詞才寫這個劇本的。”始終堅持不肯改動。
啟示:
1、凡是真善美的東西,必須堅持到底,決不動搖;凡是假惡丑的東西,必須摒棄、必須抨擊。
2、在創作中,一旦“敲定”文章的開頭或結尾是正確的,是完美的,而且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那么,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3、在壓力面前決不屈服,在大是大非面前決不糊涂。這正是許多偉人人格魅力的具體體現。
4、發現真理、堅持真理、宣傳真理、發展真理、豐富真理、捍衛真理,是檢驗人們道德情操、原則立場的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