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容對之
1、看清試卷要求
考生拿到試卷后要看清試卷的要求,充分了解試卷的答題說明和相關規定,認真聽監考人員講解答題注意事項。每年都有一些考生因對考試要求了解不夠、理解不深而影響了答題的質量。考生要養成答題之前認真填好卷頭的習慣,在指定位置把自己的姓名、考號認真填好。
2、快速瀏覽試卷
考生在答題前,用5分鐘時間填好試卷上的姓名、考號。然后按試題的順序從頭到尾看一遍。這樣做可以使你對試題的數量、試題的類型、試題的難度、每題所占的分數等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為開考后安排答題的順序打下基礎,以便留出一定的時間來完成作文。
3、靜心默想,排除干擾
作文時,可以采用“靜思”的方法,在考場上留出一定的時間,排除各種心理干擾,進行全文的構思。要在審清題意之后,圍繞題目進行認真的思索,讓有關的知識和表象在腦子里一一閃過。靜思的過程就是讓大腦“放電影”的過程。
4、分配時間,步驟合理
語文高考共150分鐘,其中作文應該分配給60分鐘。這60分鐘,你可以這樣安排:5-10分鐘編寫提綱,或者集中構思打腹稿,40-50分鐘寫作,剩下5分鐘用于檢查。
考試中,不提倡打草稿,但必須列提綱。考生在作文前無論如何也要用5-10分鐘的時間構思、編寫提綱,這樣就避免了“一步三回首”,想想、寫寫的局面,達到一氣呵成。列提綱要根據時間來安排,盡可能詳細具體,或至少能看出文章的結構、主題以及大致內容。
作文寫了一半寫不出的情況也是較為多見的。解決的方法是留出一段空白,先將自己腦子里想好的內容寫下來,待思路暢通清晰、內容回憶起來后,或者全文完成了再來進行彌補拼湊。這樣做是為了避免由于時間緊迫,考生冥思苦想,思緒卻越發連接不上的情況發生。
細致查之
試題做完之后要檢查卷面情況。在有些考生的心目中,卷面的整潔與否似乎無關要緊。其實不然,作文的卷面,正如人的容貌一樣,給人的印象非常重要,尤其是高考作文,卷面狀況直接影響著閱卷老師的心理和情緒:字跡潦草,勾勾畫畫,涂改得難以辨認的試卷,馬上給閱卷老師一個不好的印象,無形中就會被多扣幾分;而書寫工整,卷面清潔,則讓人一看心中先喜三分,你的文章即使內容表達稍微欠缺,閱卷老師也會給出比實際水平高的分值。這么說,是不是卷子上一個字也不能改呢?也不是。該改的還要改,只要改得清楚、整潔,哪些地方刪掉,哪些地方增加,都應一目了然。
與此相關聯的就是錯別字的問題,高考作文偶爾出現一兩處錯別字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接二連三地出現錯別字,就會被認為語文基礎太差,你的得分也會大打折扣。
答題時,尤其是在最后檢查時會發現一些錯誤,需要涂改。涂改一定要規范,不要改得亂七八糟,否則會影響作文的成績。因此,同學們要做到:
1、字跡工整,得態度分
字寫得不好,這是短時期內沒有辦法解決的。怎么辦?只有在考場上規規矩矩地把字寫工整。這樣,盡管字寫得不好,但態度認真,閱卷老師是不會怪罪的。
2、語句通暢,得印象分
語句不通,直接影響作文評分的等級。病句太多,是不能取得好成績的。如果語句通順,即使不夠生動,也能給老師留下一個好的印象,不會影響基礎等級的得分。
3、無錯別字,得基礎分
錯別字在考試中是錯三個字扣一分,一般要扣到3-5分為止。于是,有些同學沾沾自喜,覺得自己錯得再多也不過扣這些分。其實,錯別字多,文章讀起來就疙疙瘩瘩的,表明你的語文基礎差,在語言表達上你就成了差等了。你還能得高分嗎?
4、字數適當,得內容分
照理說,文章是表情達意的工具,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似乎不應有字數限制。但高考作文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作文,為了達到一定的考查目的,并考慮到考試的時間等因素,一般對字數都做了規定。近幾年的高考作文規定字數不少于800字。這個要求不算高,因為作文題要求明確,考生有充分發揮寫作才能的余地,寫滿800字是不困難的。在高考評卷中,我常常遇到的問題是:一,字數不足,雖然評分標準規定,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一分,但實際情況是,字數不足往往被認為文章內容單薄,分數很難上檔次;二,字數太多,洋洋灑灑千字以上,給人一種臃腫的感覺,閱卷老師一看這種文章就反感,這樣的作文得分高低就可想而知了。再說,作文寫得越長,花得時間就多,解答前面的題用的時間就會少,成績必定會受到影響。
以上是高考作文考場心理指導的三個方面,下面簡要談一談心理狀態不佳的應急之術。
心理急救術
考生在考場上有如下不良的狀態:
一是慌里慌張,匆匆下筆。題目沒有看清楚,就忙著落筆,有時甚至已寫到一半,方明白題意,結果木已成舟。二是見題則喜,盲目興奮,大意失荊州。這里有考生思維定勢的因素,平時準備了很多題,想以不變應萬變,見有的題符合考前準備的某種思路,興奮異常,以為自己已經壓對題,以“穿靴戴帽”的方式將準備好的材料“代入”進去,結果待到快要結束的時候方知已經鑄成大錯。三是冥思苦想,不得其果,只得敷衍一篇,聽天由命。這種情況是由于平時準備不充分所致。這種“憋”出來的文章,其質量可想而知。考場中那惴惴不安的神情,考場外那悶悶不樂的情態,大概皆出于此吧!
以上心理表現是考場作文的大忌,弄不好,“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將自己的命運“砸”在自己的手里。例如,由于種種原因,有些考生作文來不及結尾,或用一句話硬斷,或點上一串省略號,或干脆空在那兒。無論哪一種情況都將按未完篇處理。閱卷老師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壞,首先是看其整體。所以,考生無論如何也應該交給老師一篇完整的文章。古人寫文章講究“鳳頭”“豬肚”“豹尾”,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即使你雕出了“鳳頭”,充實了“豬肚”,也會因為沒有“豹尾”而不成其為好文章,得不到高分。比如,寫作時發現扣題不緊,怎么辦?方法是點睛靠議論,結尾點題,似斷有連。又比如,時間快到了,怎么快速結尾?救急之法是照應開頭或文題,真是“回眸一笑百媚生,應急照應顯風流”!
高考作文千變萬化,心理指導也是千方百法,本文只是講心理的態度———坦然,心理的行為———從容,心理的品質———細致三個招數,外加一個應急之術,構成本文的“3+1”。其實,高考作文的應試指導又豈是“3+1”能涵蓋得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