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先愛上旅行,才學會鉆進地圖里的。
家里,有各種各樣的地圖。單獨成張的、合集成書的、精裝的、平裝的、圓形立體的、平面掛式的,林林總總,不勝枚舉。
一決定了旅行目的地后,便把形形色色的地圖找出來,伏在桌子、趴在地上,一面細細地看,一面頻頻地用紅筆把各大城市小鎮(zhèn)勾勒出來。
地圖,是越看越有韻味的。
有趣的是:每一個國家的地形,看得久了以后,便會慢慢地幻成另一樣東西。
印度,是飛在空中一個菱形的風箏。
奧地利,是一只橫放的小提琴。
日本,是太平洋與日本海之間一條悠游優(yōu)哉的魚。
烏拉圭,是不小心滴落在地上的一滴水。
阿根廷是美味的蛋卷冰淇淋。智利是一長條被絞干水分的布。
只要運用一丁點兒的想象力,地球上的每一個國家,可以讓你隨心所欲地轉(zhuǎn)換成一個有趣的物體。
你在這“物體”里填進山林,填進河流,準確地畫出各個鄉(xiāng)鎮(zhèn),各個城市的地點,然后,慎重地把它和你的護照放在一起,上路了。
一踏進你護照簽蓋的那片國土,你便驚喜地發(fā)現(xiàn):原來平平地躺在背囊里的那張“地圖”驀然放大了無數(shù)無數(shù)倍,生龍活虎地在你面前站了起來。
遠遠近近的山巒,含情脈脈地看著你,相看兩不厭;波光粼粼的河流,以潺潺的水聲向你表達它熱誠的迎接,百聽不厭。
曾經(jīng)被你用紅筆圈著的那個大城那個小鎮(zhèn),全都奇跡般地活在你面前,你雖然切切實實地踏在它上面,可是,心里卻還疑幻似真,甚至患得患失,擔心它像春夢一樣在頃刻間了無痕跡地消失掉!
住在這個立體的“地圖”里,你耐心地印證書本所給你的知識,你細心地發(fā)掘書本所不曾給你的資料。你探索,你思考,你咀嚼,你消化。當你背起行囊離開時,你揮別的,再也不是一塊陌生的土地了,它已成了你記憶之庫中無法磨滅的一位“貼心老友”了。
這時,談起了這個國家,你已有了屬于自己的獨特觀感。
印度的確像風箏,但是,它像一只飛不起來的風箏。它很努力地在掙扎,然而,眾多的人口沉沉地壓在風箏上面,它掙扎得再辛苦,依然還是起飛不了。
奧地利呢,不折不扣地,就是一只小提琴。整塊土地,布滿了琴弦,人們輕輕地踏上去,美妙琴音處處飄。
烏拉圭真像水,晶瑩剔透,玲瓏可愛。無論是民風,國情,都叫旅人眷戀又懷念。
說阿根廷像蛋卷冰淇淋,它名副其實。表面上一派歌舞升平的繁華氣象,然而日日貶值的貨幣,卻是人們生活里揮之不去的陰影。正像溶化以前的冰淇淋,美麗又美味,一旦開始溶化,口糊、手粘,狼狽不堪。
將平面的地圖和立體的地圖互相參照而后得出一個新的觀感,是我旅行時百玩不厭的一種游戲。
【(新加坡)尤今/文 曾凡人/薦】
賞
《地圖》的作者是新加坡女作家尤今,她酷愛旅游,先后到過亞、非、歐、美、澳等50多個國家。她對地圖有著特殊的感情,“家里,有各種各樣的地圖”。本文是她的一篇小品文,作者憑借豐厚的生活積累和獨特的審美能力,運用比喻手法,把一些國家的地形描繪得形神畢肖。如日本似一條“悠游優(yōu)哉的魚”,烏拉圭似“滴落在地上的一滴水”,智利似“一長條被絞干水分的布”,使文章生動形象,增加了感染力。
作者細心觀察,抓住事物的特征,展開自己豐富的想象,借常見的、熟知的事物比喻不常見的、陌生的事物,不僅使人感到親切新穎,也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原本一幅單調(diào)呆板的地圖,一下幻化成另一樣形象鮮活的東西。
由此可見作文離不開想象,要完成一篇出色的想象作文,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1、積累豐富的知識,為想象的展開奠定“物質(zhì)基礎(chǔ)”。
想象不是無源之水、無米之炊,而是將現(xiàn)實生活中得來的素材加工而成的,即使是《封神榜》《西游記》這些以神話為主體的長篇小說,仔細分析一下,也會找到人世間各種社會現(xiàn)象“折射”的影像。所以要寫好想象作文,不可以遠離生活,關(guān)進象牙塔中閉門造車,而應當深入生活,努力學習,積累各方面的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這樣才能在展開想象的翅膀時得心應手。試想:若尤今沒有一些旅游常識,不到一些國家去旅游,能寫出這樣膾炙人口的小品文嗎?
2、想象的內(nèi)容積極、健康,能給人以知識的啟迪和美的享受。
想象作文應該顯示出社會欣欣向榮的喜人景象,給人以鼓舞,使人昂揚地學習與工作。尤今的《地圖》一文,恰到好處地做到了這一點。
【曾凡人(本刊讀寫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