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神舟”六號飛船試驗隊的集體宿舍。
“百年好合、心心相印”的喜聯光鮮如新,王蕾已經坐在電腦前開始工作了。“沒搬到新房去住?”
“他有他的工作,我有我的工作,都忙,還是分開住方便。結婚四天我們只見了兩次,吃飯也不在一塊。”
“神舟”六號飛船發射已進入倒計時,各個系統各個崗位的技術人員都全力以赴投入到了最后的決戰中。楊延峰和王蕾這對“陣地”夫妻自然也難有機會見面。
四天前,正值國慶節,來自上海的航天技術人員王蕾與工作在戈壁大漠的發射中心參謀楊延峰,在“神舟”六號飛船將要起航的地方——載人航天發射場舉行了一場特別婚禮。
在同事和戰友們的簇擁下,身穿深藍色西服的楊延峰攜一襲白色婚紗裝的新娘王蕾,讓巍峨聳立的“神舟”飛船發射塔架見證了他們的愛情。
“你今后會和王蕾小姐同呼吸、共患難、心連心嗎?”
“我會。”
“你保證會深愛王小姐,并永遠不變心嗎?”
“我保證!”楊峰鏗鏘有力的聲音在空曠的發射架下傳得很遠。禮花、禮炮在發射架下放彩,喜糖仙女散花般撒落空中。
“我們是因神舟而結緣。”王蕾笑著業,來到西北邊陲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工作。“那時候載人航天工程已經立項,發射場正在大興土木, 當時就覺得一個人的工作只要有價值,即使條件再艱苦也有意義。”
王蕾所在飛船試驗隊遠在上海。每次執行“神舟”號飛船發射任務,他們作為飛船研制方都要跟隨產品一起進駐發射場,與發射場系統的工作人員一起對飛船進行測試、加注、合練吏至發射。
他們的“緣”始于2000年。王蕾第一次從黃浦江畔來到幾千里外的戈壁大漠,執行“神舟”二號飛船發射任務。
“她對工作非常認真負責,經常加班,什么時候都把工作擺在第一位。”楊延峰是發射場系統的參謀,王蕾是飛船系統的調度,兩人工作環境不同但性質相似,都負責各自系統的工作節點規劃、人員安排、資源調配。雙方接觸中自然多了幾分了解。
由相識、相知、相愛到相守,對他們倆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蕾一年中隨“神舟”任務進駐發射中心一兩次。他們能見面的時候恰恰就是有任務的時候,而有任務的時候也是最忙的時候。電話、短信、郵件成了聯結愛情紐帶的慣常方式。即使同在發射場開一個飛船轉運協調會,兩人也常常打個照面就走過去了。
“我不需要用一支玫瑰去表達我的愛,但在有困難的時候我一定會站在她身邊。”楊延峰這樣闡述自己的愛情觀。“志向一致,我們都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這也是促使我們相互吸引的一個原因吧!”婚后的王蕾這樣解釋他們的愛。
伴隨著“神舟”三號、四號、五號飛船一次次沖天而起,他們的感情也瓜熟蒂落。楊延峰和王蕾決定選擇在“神舟”六號飛船發射前夕的國慶節結婚。但對于生長在上海的姑娘嫁給一位軍人,且還是相隔千里、身處大漠的軍人,確實需要勇氣。戈壁灘地理條件不好,氣候也極為干燥,王蕾剛來這里的時候就不適應,常常流鼻血。
“同事聽說你結婚是什么反應?”
“比較意外,但都祝福我們!”
由于“神舟”六號飛船發射任務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他們的婚禮只做了三天準備。新房是熱心的同事騰出來的,家具是從戰友那里搬來的,彩紙是朋友一點一點掛起來的。“就領了一張結婚證,買了一套新婚禮服。”楊延峰介紹說,“但非常熱鬧,從五樓到大廳全都是人。人生有很多種,有榮耀的有騰達的,而我們兩個的共同經歷是和‘神舟’飛船的發射歷史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神六”升空的腳步聲越來越清晰。發射后,王蕾將跟隨她的隊友們回上海。一對愛人將再次面臨兩地分居,王蕾似乎并沒有太多的傷感:“嫁給軍人是一種榮幸,他們是最可愛的人。其實我蠻喜歡這里的,這里的天比上海的天還要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