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是在拜提瑪家那裝飾一新的氈房拉開序幕的。阿吾勒的牧人們老老少少都來了,薩爾喬克最年長的也是部落中最有聲望的90歲的艾山·拜依也來為拜提瑪?shù)幕槎Y主持“巴塔”(祝福的意思),并唱起了“勸嫁歌”:
我開始說唱
我勸你我的小羊羔
不要哭聽我說
吾——克吾
為你辦喜事
你父親宰了不少牛、馬、羊
你雖是享受溫暖撫愛長大的
但不要為離開親人而悲傷
……
新郎和接親的隊(duì)伍是前一天一大早到的。叼羊、賽馬、姑娘追,鄉(xiāng)親們像過年一樣熱鬧了一整天。晚上,草原上的阿肯(民間歌手)又對(duì)唱了一整夜。阿肯們的對(duì)歌沒有固定的歌詞,即席而編,隨口而出,朗朗上口,幽默煽情,還盡出難題,想難倒對(duì)方,他們愈唱情緒愈高昂,直唱到天亮。
天快亮?xí)r,來接親的七八個(gè)小伙圍在新娘的氈房外,用“薩仁”(序曲)曲調(diào)唱道:
我以安拉的名義唱一唱你的新郎
吾——克吾
請(qǐng)你靜聽莫要哭泣悲傷
吾——克吾
男婚女嫁本是人生的大事
吾——克吾
這薩仁歌兒“阿大”就曾經(jīng)歌唱過
吾——克吾
氈房里,四個(gè)陪伴拜提瑪?shù)哪贻p姑娘聽到“薩仁”歌后,有的急忙幫拜提瑪整理容顏,有的則陪著坐在花氈上的拜提瑪哭泣起來。新娘拜提瑪因?yàn)榭煲下妨耍瑑?nèi)心憂喜交加,矛盾重重,想到養(yǎng)育自己的父母和未來莫測(cè)的命運(yùn),哭得尤為傷心。而唱完“薩仁”的小伙子們進(jìn)得氈房來,又開始轉(zhuǎn)唱輕松、風(fēng)趣、詼諧的“加爾”(勸慰歌):
匹斯米拉我要說,加爾、加爾
姑娘你要有決心,加爾、加爾
不要畏懼不要怕,加爾、加爾
我們的圣人曾說過,加爾、加爾
不要為離父母而流淚,加爾、加爾
各事你要多做它,加爾、加爾
未來的父母很不錯(cuò),加爾、加爾
唱到此時(shí),人們雙手搭胸,齊聲祝福:“阿敏!真主保佑!祝愿新娘!”這時(shí),伴娘開口了:
我的紅披巾隨風(fēng)飄揚(yáng),比克木
誰能理解我的心事和憂傷,比克木
婆婆好了可以理解我,比克木
不好了會(huì)把我置于死地說我懶婆娘,比克木 。 水面漂浮的柳條哪有重量,比克木。 我在父母慣養(yǎng)下成長,比克木 雖說婆婆是他人的父老也是我父老,比克木
哪能比得上我親愛的父老尊長,比克木
就這樣,伴郎和伴娘對(duì)歌,結(jié)果,伴郎唱得沒詞了,只好任由姑娘們嘲笑,而不得反攻。
這時(shí),一位老婆婆過來給新娘蓋上一條紗巾,并拿馕和奶疙瘩、包爾沙克等食品在新娘頭上繞了三圈,以示祝新娘過門后有吃有喝、生活富余。
新娘拜提瑪哭著唱道:
我的新房將安在何方
那里像不像這里水草豐旺
我就要離開生我養(yǎng)我的阿吾勒(村莊)
去那人生地疏的異地他鄉(xiāng)
愿未來的生活稱心如意
可公婆怎能像父母一樣
親愛的父母啊
何日再見你們慈祥的面龐
接著,新娘由伴娘攙扶著到父姐弟面前一一哭別:
門前的小山坡
牛羊離不開你
可愛的故鄉(xiāng),親愛的人們
棗怎能忘記你們的情義……
我年老的父母呀
我走后你們一定要保重
我親愛的弟弟妹妹呀
好好地長大成人
拜提瑪唱完哭別歌,在伴娘的攙扶下,和父老兄妹、親人一一擁抱,揮淚告別,父母也唱起難分難舍的告別歌:
我的心頭肉呀
一個(gè)新的地方等待著你
你將馬騎上,跟著他們
走呀走,走到那遙遠(yuǎn)的地方
讓媽媽再吻一下
讓爸爸摸一下頭
快快上馬吧,拜提瑪
我們還會(huì)再見
然后,拜提瑪?shù)母绺绨阉錾像勣I,綁好嫁妝,坐上駝背由伴娘、母親、嫂子和眾多親屬陪伴著送到婆家。沿途每到一處氈房,都有婦女端出食物和茶讓新娘品嘗。接親隊(duì)伍中也不時(shí)有人向路人拋撒一些糖果。當(dāng)快到新郎家時(shí),隊(duì)伍停下,新郎飛速前往報(bào)信,而新娘一行在此下馬等婆家人來接。這時(shí),還要給新娘重?fù)Q一匹馬,送親和迎親隊(duì)伍會(huì)合后,分撒喜糖,戲鬧一番,然后攙扶著新娘走到婆家氈房前。公婆早已等在門口,婆婆手端奶酪、包爾沙克向新娘撒去,表示哈族人的“夏秀”(祝福)之意。在公婆及年長的賓客人席后,新娘也被迎進(jìn)新房。嫁妝送來后擺在公婆氈房的右上方,下方是床位,床前拉帷幔;與嫁妝同時(shí)送來的“克依提”(娘家送給婆家的禮品)則壘在氈房正上方。
新郎家端上手抓肉、奶酒招待客人。婚禮開始,首先要舉行揭面紗儀式。揭面紗由能說會(huì)唱的小伙擔(dān)當(dāng)。他胳膊上掛滿各色布條,手中拿著馬鞭,悠然唱道:
山花齊放
多么芳香
山鳥唱歌
多么歡暢
新娘子來啦
你是多么漂亮
美麗動(dòng)人的新娘喲
你引我開懷歌唱
快把門敞開
香甜的“夏秀”為你撒下吉祥
接著,小伙用馬鞭子把新娘的面紗揭開,伴娘拉下面紗;小伙繼續(xù)唱一些贊美新郎的歌,再揭、再拉下,連續(xù)三次。然后,新娘給公婆敬恭身俯首禮,再給來賓敬禮。隨后,新娘再向公婆鞠躬三次并向火盆中倒羊油或酥油,火焰燃起,表示婆家人丁興旺。這時(shí),一老婦人在火上烤烤手,口中念道:“火神娘娘,家神娘娘,給我們降福。”接著,用雙手摸一摸拜提瑪?shù)哪槪牌拍贸龈魃紬l分給來賀喜的人們。
然后,讓拜提瑪坐在剛剝的熱羊皮上,哈薩克人認(rèn)為這樣會(huì)使新娘第一胎生育順利。隨即,給拜提瑪面前擺上一盤特意準(zhǔn)備的羊肉,但拜提瑪并沒吃,她將盤子端給公公婆婆,并施出膝禮,先讓老人吃,得到公婆的同意,拜提瑪才坐下來象征性地吃了一點(diǎn)。然后公婆和來賓給拜提瑪做“巴塔”(祝福),把她送封新氈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