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稱Google兩位相當年輕的共同創辦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與雷利·佩奇(Larry Page)為天才中的怪杰。這兩個人沒有領導、經營、管理的實務經驗,卻能夠將事業經營得如此出色,實屬難得,或許也正因為他們沒有這些傳統的經驗包袱,所以才能夠“打破游戲規則”,玩跟過去完全不同的游戲。
“打破游戲規則”不僅是破壞,更重要的是創造,創造什么呢?簡單說,就是替顧客創造新的價值。Google就是將用戶的時間當成自己的時間來看待,所以不斷求得核心技術上的精進,讓搜索的時間縮到最短,甚至縮短到以每秒小數點后兩位數計算。其實用戶根本感覺不到這些許的差別,更沒有等待的感覺,所需要的資料就已經快速、正確地出現在眼前。例如,我鍵入“石滋宜”三個字,立刻就出現“關于石滋宜大約有5640 頁簡體中文和繁體中文的搜尋結果,共費0.33 秒。”
事實上,Google能夠如此成功,除了能夠創新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以外,最重要的是,其經營理念是“獻給世界最好的東西”,這就是一種“利他”的想法,而其所做的也都在顯示出這樣的理念。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不斷縮短搜索時間以外,其網頁標志設計簡潔,又不失活潑性,不讓用戶因商業利益而遭受廣告的干擾。另外,在語系方面,其界面語言多達104種,查詢語言也有35種,網羅了全世界各語系的資料,也滿足了用戶對不同語言的需求。
相信許多人都非常羨慕Google的成功,并拿Google來當榜樣,期望自己也有機會像他們一樣成功,但是成功的定義是什么呢?我認為,成功是一種對于自我不斷挑戰的過程,就如Google已經如此成功,不論是兩位創辦人或其主管同仁們,都已經累積了相當的財富,如果沒有理想與抱負,大概就會萌生倦怠,但是他們卻能夠不斷地“自我超越”,足以證明成功絕對不是用金錢就能衡量的,而是一種對人類的貢獻與自我價值的認定。
最后,很榮幸受邀推薦本書,本書作者羅耀宗先生,也是敝基金會所屬“總裁學苑——網絡春秋”的專欄作者,他對Google的傳奇充滿了興趣,因此投入了許多時間與精力進行研究,如今他能夠將他的觀察整理出來,讓讀者翻開本書,就能進入Google的世界中,令人感到相當興奮,故我樂意推薦本書,也期望讀者從本書中,真正學習到Google“獻給世界最好東西”的“利他精神”。
(石滋宜博士,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
本書第一課“破壞規則”、第二課“打造更好的產品”和第三課“以世界為實驗室”,介紹Google如何打破人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成規,并以“Page Rank”的獨家技術,大幅度提高網絡信息的價值和搜索的效率;
第四課“以用戶的體驗為念”、第五課“創造與分享價值”、第六課“引進與獎勵一流的人才”,闡述Google如何與用戶、企業、員工分享它所創造的價值;
第七課“不使壞也能賺錢”,說明Google恪遵“不使壞”(Don’t Be Evil)的最高原則,在服務搜索引擎用戶的同時,藉由文字式廣告,積少成多,賺取龐大的利潤。但它不將利潤視為最后的結果,而只是“讓世界更美好”的手段,準備對社會有所回饋。
《google成功的七堂課》
出版:電子工業出版社
作者:羅耀宗
定價:2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