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zhàn)關鍵:價格,品牌定位
大戰(zhàn)回合:爭奪博鰲贊助 開打高端價格戰(zhàn)
對決進行時:品牌重新定位角逐還在繼續(xù)
一汽大眾總經理秦煥明已經有言在先:“磨合十年的和剛開始磨合的肯定不一樣。”
“我們的目標使寶馬成為國內高檔車市場的主力軍”,寶馬大中華區(qū)總裁史登科說。
營銷事件回放:
2005年1月12日,寶馬大中華區(qū)宣布,國產寶馬進行最高10萬元的價格下調。消息一經公布,輿論一片嘩然。最耐人尋味的是它降價的時機。就在幾天前,在2004年10月份挑起國內高檔車價格戰(zhàn)的奧迪剛剛宣布停止促銷價格,逆市漲價。而此次寶馬是直接宣布價格下調,與上次奧迪用促銷的方式降價不同,這也是第一個正式宣布價格下調的國產高檔品牌。
新年伊始,這一升一降,將寶馬、奧迪這兩大國內高檔車代表的對決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值得關注的是,當天,寶馬大中華區(qū)總裁史登科在回答有關競爭對手的問題時表示,奔馳是其全球的競爭對手,“而在國內,奧迪是我們最有力的競爭對手”。據(jù)了解,這是寶馬的高層第一次承認奧迪是其競爭對手。此前,寶馬的管理人員一直不愿意承認這一點。
盡管在華晨寶馬尚未上市前的所有公開場合,奧迪和寶馬都盡力回避承認對方為中國市場的競爭對手,但是,在2004年度,在一條看不見的戰(zhàn)線兩邊,寶馬和奧迪不僅已經排好兵陣,而且是一碰就著。一邊是國產的寶馬3系和5系,進口寶馬7系;一邊是國產奧迪的A4和A6,進口A8,從2004年初開始,雙方就向對手的陣營上互相拋擲炸彈。
在國產華晨寶馬對奧迪發(fā)起的多側面猛列進攻下,多年來一直以官車定位的奧迪,也結束了十年來在中國高檔豪華轎車領域一枝獨秀的局面,開始面臨著向個人消費轉移的品牌再定位。寶馬和奧迪在中國市場的交火是如何開局的,這在中國汽車史上是值得記錄的一刻。
對決解析:
公務市場:博鰲,奧迪寶馬初次交鋒
2004年4月17日,博鰲亞洲論壇宣布選擇華晨寶馬為贊助商,奧迪沒能三連冠。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委婉地表示,選擇華晨寶馬,是因為其背后是“中華”這個中國品牌。但是,一汽大眾奧迪品牌經理傅強則稱:“寶馬是比奧迪多花了一倍的錢才拿到了這個項目。”華晨寶馬則信心十足地表示:“能夠戰(zhàn)勝奧迪不容易,它顯示了我們的品牌和實力。”奧迪寶馬真正的市場交火大戲至此在2004年鋪開。
寶馬花費了整一年的時間不遺余力拿下博鰲亞洲論壇,對中國公用豪華車市場發(fā)起了實質性的進攻。之前該市場長期由奧迪壟斷,市場份額在70%以上。寶馬已經清醒地認識到:“博鰲”一役既有利于在近期內為其爭奪到公務車的政府采購大客戶,又可能在遠期內改變其與奧迪在政府形象上的位勢。 雖然自己口頭上可以不承認奧迪的優(yōu)勢,但要想在中國市場上擁有世界其他市場那樣的競爭地位,無法回避的一件事情是:必須先戰(zhàn)勝已牢牢盤踞在這一市場多年的奧迪。
“博鰲事件”是中國車業(yè)競爭中首次出現(xiàn)因贊助而起的爭執(zhí),而寶馬與奧迪兩大巨頭的爭戰(zhàn)也給中國汽車業(yè)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可以說,這次不惜代價的重拳出擊,寶馬的公關和廣告意義遠大于營銷與戰(zhàn)略意義。此前半年,2003年10月,首款國產寶馬325i(售價41.98萬,其對手是奧迪A4)剛剛在中國上市,11月,第二款國產寶馬530i(售價69.8萬,其對手是奧遞A6)上市。截至博鰲之爭時刻,這兩款國產寶馬在中國僅售出共6300余輛,同期,奧迪(包括A4和A6)的銷量是其5倍,有近3萬輛。
由于此前在國內豪華車市場上,從未有過兩個最著名的品牌正式交火,也使得這一事件具有了分割時空的意義。這意味著,國產寶馬正式向奧迪宣戰(zhàn)。
另一方面,寶馬急于進攻奧迪盤踞的商務車市場,同時也是一個信號:說明其在中國生產以來,它在私家車市場的進展可能并未達到預期的目標。華晨寶馬在3系上市時曾表示2004年的產銷計劃是2.3萬輛,但是,1~4月的數(shù)據(jù)顯示,共銷售3系和5系3200余輛,只相當于年初目標的零頭。
“寶馬如此用心,它的3系卻沒有對我們形成預想中的壓力,奧迪A4的銷量在近幾個月反而增加了。”4月,一汽大眾奧迪品牌經理傅強在評價寶馬爭奪博鰲之舉時曾表示。
與寶馬3系抗衡的A4是奧迪進入中國豪華私車市場的利器,為抵擋國產寶馬帶來的沖擊,奧迪早在2003年4月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搶先推出了A4,改變了多年來只生產商務豪華車A6的策略,展現(xiàn)了其與寶馬分割豪華私車市場的野心。 2004年4月,一汽大眾又搶先寶馬318i推出了新奧迪A4。
而寶馬從奧迪手中奪走了亞洲博鰲論壇指定用車贊助權,也表明一向以私用豪華轎車著名的寶馬,在中國私家車市場上對3系與奧迪A4的初次較量并不滿意,于是開始向國內公務車市場——奧迪的老巢發(fā)起了進攻。
奧迪A6滑坡
寶馬5系乘機收復失地
2003年11月27日,寶馬集團和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聯(lián)手在北京隆重發(fā)布華晨寶馬的第二款國產轎車530i。該車排量3升,售價69.8萬元人民幣。與首款國產寶馬3系低調上市不同,出席國產寶馬530i上市儀式的陣容空前豪華,寶馬集團董事長以及華晨董事長同時到場。半年之后,2004年5月,寶馬530i的同系補充寶馬525i、520i也在國內相繼上市。
從外形上看,530i“個性張揚”、“大膽前衛(wèi)”,A6的外形則極具流線,性感和內斂;價格上,69.8萬元的寶馬530i與56.97萬元的A6 2.8豪華行政版價格差距不小,但在國產奔馳E級轎車還沒上市前,530i的最大競爭者目前只能是A6 2.8。這樣,寶馬525和520也可以看做是奧迪A6 2.4和1.8的對手。
盡管寶馬3系出師不利,被奧迪A4壓住了風頭,但是,在5月以后豪華轎車行情整體大幅下滑中,寶馬5系卻抓住了機會。來自全國乘用車聯(lián)席會議的銷售數(shù)字顯示,2004年1~10月,是以奧迪A6為首的豪華C級轎車大幅下滑的時期,其中,奧迪A6銷量比上年同期減少了近1萬輛。降幅近30%。
在銷量持續(xù)下滑的壓力下,自2004年5月中旬起,全國各地的奧迪A6經銷商開始醞釀主動降價。5月28日,廣州奧迪A6的經銷商一度將1.8L手動型的價格從原價32.8萬元降至26.8萬元,降幅6萬。7月28日,奧迪北京的經銷商百得利宣布,其銷售的豪華配置進口奧迪A8 3.0加長型從當天起開始促銷,售價由之前的105萬元降到89.8萬元,降幅15萬元。百得利是奧迪在中國首批指定的資歷最深的4S店之一,已經經營奧迪進口轎車近4年。
但是,在大市低迷中上市的寶馬5系卻借多年在中國市場樹立的品牌和口碑很快站住了腳跟。數(shù)據(jù)顯示,2004年5~10月,已經上市半年的寶馬5系在中國市場上已經形成氣候。銷量正在在以每月近100輛的增速增加。寶馬530作為國產轎車中最高端的品牌,在豪華轎車整體下滑形勢下,正在乘機收復奧迪A6的失地。
兩大品牌均再定位 緊抓私車市場
奧迪立刻感受到了寶馬5系的強大壓力。但2004年10月,奧迪在不利的形勢下也為自己找到了一條出路。那就是做強奧迪A4,緊抓私車市場,與寶馬3系死磕。
畢竟與5系相比,價格更便宜的寶馬3系,針對的是未來的更廣泛的私人消費群體。打敗3系,對奧迪來說,未來更容易在私車市場實現(xiàn)量的突破。
2004年10月國慶剛過,一場醞釀已久的大規(guī)模高檔豪華轎車的降價風暴由奧迪驟然刮起。10月1日,在豪華轎車市場占有率高達66%的一汽大眾對外正式宣布,從即日開始,旗下國產奧迪全線產品開始進行大幅價格調整:最低讓利2萬元起,最高可達6.5萬元,最大讓利幅度高達15%,這一舉措使國產奧迪的實際最低售價首次突破30萬元。
在宣布降價的當日,奧迪銷量增長了300%。但是,隨后的市場數(shù)據(jù)才顯示出了此次降價的真實目的——奧迪意在A4。來自乘用車聯(lián)席會議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奧迪宣布降價的當月,奧迪A6銷量2866輛,與2004年5~9月數(shù)據(jù)相比并沒有明顯起伏,仍低于2003年同期50%左右。但是,奧迪A4卻奇跡般地從2004年9月份的611輛猛增到1565輛,是2003年同期888輛的2倍。
與寶馬對530i的偏愛,對325i的低調和漫不經心相比,奧迪現(xiàn)在已經明顯表現(xiàn)出了對A4的別有用心。這顯示出了奧迪市場戰(zhàn)略的轉移:從公務用車向私家車的轉移。
從最初的奧迪100、奧迪200,到創(chuàng)造輝煌的奧迪A6,奧迪似乎一直被打上公務車的烙印。但是,近年來,來自一汽大眾的統(tǒng)計顯示,超過70%的奧迪A6用戶已經變?yōu)樗饺擞脩簦鴬W迪A4的個人用戶在90%以上。因此,做強私人用車市場是奧迪現(xiàn)在的當務之急,也是它未來能否戰(zhàn)勝寶馬這個強勁對手的關鍵。
盡管與寶馬在私車市場百年積累的品牌和產品定位優(yōu)勢相比,奧迪處于不利位置。但是,面對寶馬這個對手,一汽大眾日前也第一次清晰地表達了自己新的定位優(yōu)勢——”國內惟一成熟的豪華車制造商”。畢竟,在剛剛下線的國產華晨寶馬面前,在中國已有十余年歷史的一汽大眾當然頗有成熟的資本。例如,僅從經銷網絡的建設上,寶馬就處于競爭的劣勢。此前,寶馬在中國的特許經銷服務商僅30余家,到2004年底,大約有41家,預計到2005年底發(fā)展到60家。與此相對應的是,目前奧迪在中國的品牌特許經銷商已達99家,網絡覆蓋全國64個大中城市。
一汽大眾此時打出”成熟”牌,奧迪的用心也是昭然若揭:既要展示多年苦心經營的成果,又讓新來的對手感到了壓力。盡管一汽大眾總經理秦煥明已經有言在先:”磨合十年的和剛開始磨合的肯定不一樣。”但2005年伊始,寶馬對其品牌定位進行了重新解釋,史登科表示,寶馬的客戶群是成功的知識專業(yè)人士,而不是”暴發(fā)戶”。價格大幅下調后,寶馬希望走出此前在國人心目中高高在上的”有錢人”消費品的定位,從而擴大其市場份額。 “我們的目標是使寶馬成為國內高檔車市場的主力軍”。
奧迪與寶馬的角逐還將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