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主體:TCL海外事業本部
成功關鍵詞:海外營銷當地化
市場效果:海外新興市場成為了TCL新的利潤中心,增強了TCL走向國際化的信心。
李東生認為,實現國際化,要做到三點:一是要有屢戰屢敗、百折不撓的勇氣和決心才有可能成功;二是建立很好的溝通機制,實現跨文化的整合,建立共同的目標和行為準則;三是發揮協同效益。TCL海外事業部對這三句話的理解和實踐,體現了對中國文化的智慧運用,也帶給中國企業國際化有益的啟示。
營銷事件回放:
2004年11月11日上午10點,泰國首都曼谷,TCL彩電又一家海外分公司——泰國分公司正式掛牌。
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的暴發,使得包括TCL在內的許多中國企業在出口方面受到打擊,促使李東生下定決心拓展海外市場,調任當時TCL銷售公司副總經理易春雨前往越南,并于第二年成立越南分公司和工廠,拉開了TCL海外自建渠道及自有品牌推廣的序幕。
從1998年到2004年,在6年的時間里,TCL已經先后建立了越南、香港、菲律賓、俄羅斯、新加坡、印尼、印度、泰國、墨西哥、中東、澳大利亞等11個分公司,在馬來西亞、南非等地的分公司也在籌備中。這些市場,被TCL集團統稱為新興市場,它與中國市場、歐洲市場、北美市場及策略性OEM業務一起,被稱成為TTE的五大利潤中心。
正是來自上述部分地區的彩電銷售額,支撐起新興市場的業務增長,令其成為2004年TCL銷售收入增長最快的利潤中心。TCL集團最新季報顯示,2004年前9個月,新興市場的彩電銷量為88萬臺,銷售增幅同比高達61.6%,占總銷量近20%。
策略解析:
新興海外市場策略
李東生的國際化謀略正分兩條腿走路。一條是湯姆遜和阿爾卡特,另一條是以海外事業部為主體的“御林軍”。
TCL和湯姆遜彩電業務重組之后,TCL控股的TTE擁有TCL、THOMSON、RCA三個品牌。在TTE的品牌戰略中,TCL品牌用于中國及周邊市場。
TCL集團海外事業部的地盤,是除了湯姆遜原有美國、歐洲等成熟市場以外的一切海外市場,在這塊地盤上,俄羅斯、印度、澳大利亞、南非都有著巨大市場容量。李東生在這個市場上派駐了以中國人為主要操作者的“嫡系御林軍”。除了歐洲和美國這兩塊湯姆遜品牌已經完全滲透的市場,剩下的全都是TCL自己的。即便在墨西哥,湯姆遜已經建有生產基地,但TCL集團海外事業部仍要在那里建立銷售公司,因為“湯姆遜此前僅在墨西哥進行生產”。
在進軍海外市場的產品策略上,不同的國家,TCL會推出不同的產品。液晶、背投兩大新型高端系列彩電,是TCL集團為泰國、新加坡等市場準備的產品,這些東南亞富裕的小國,購買力十足;而越南,TCL集團為其準備的是物美價廉的CRT(傳統顯像管彩電)彩電。
眼下,在新興市場上,由于日本品牌的定價與品質都走高端路線,與TCL還不會構成直接競爭關系,因此與TCL打得最狠的,是三星和LG。三星與LG仍屬急劇成長的品牌,其在全球的價格定位普遍低于日本品牌。瞄準了韓國企業,目前,TCL彩電的定價略低于LG,略高于國內其他彩電品牌。作為一個全新的全球品牌,TCL作為新進者有著自己的價格策略:市場份額優先于利潤指標。
政府公關提升海外品牌形象
讓當地消費者對一個陌生的國外品牌產生好感,是取得市場勝利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步驟。
TCL每個海外分公司都非常注重維護好與中國使館和當地政府的關系,在越南,TCL與越南共青團一起,成立了“青年基金會”;在俄羅斯,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商務部為TCL在當地的正常經營提供了幫助。就在前不久,菲律賓總統來華訪問,其間專程接見了袁信誠、易春雨等TCL集團海外事業部的高層。
2004年12月26日,東南亞發生海嘯,給當地民眾帶來了巨大傷害和損失。27日,TCL海外事業本部通過了《TCL東南海嘯溫情公關方案》。28日,相關人員被立即派往相關分公司落實項目。29日,TTE新興市場與中國兩大利潤中心,共同遞交了賑災公關方案。31日,TCL集團在廣州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向東南亞海嘯受災國家捐贈300萬元,成為所有國際著名電子企業中反應速度最快的一家。
現在,TCL泰國分公司除了發動員工捐款,還在泰國開展彩電“義賣”活動,所得將捐助受災兒童,并召開當地新聞發布會,邀請全泰國12家主流媒體參加,同時聯系中國駐泰國使館及泰國皇室;給每位經銷商寫了《致經銷商的一封信》,與之緊密配合,共同將本次溫情公關效應發揮到最大;在印度及印尼,TCL向當地贈送食品、衣服,并發動員工捐款,融入當地社會,承擔起了一個國際化企業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提升了TCL在國際上的品牌形象。
中國智慧巧打營銷牌
作為在新興市場TCL的主要對手,三星、LG這些品牌的產品線非常完整,品牌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中,與他們相比,TCL的競爭優勢就體現在對渠道及終端的快速反應上。由于國際家電品牌在海外市場通常都是通過代理制,不像TCL直接自建銷售渠道,這就給TCL一個充分發揮中國本土營銷智慧的市場空間。
TCL初到越南時,市場的消費能力極其低迷,日韓品牌擁有強大市場號召力,而中國貨聲譽不佳。政府公關、親善經銷商、強調售后服務的三板斧后,TCL逐漸開始樹立在越南市場的知名度和名譽度,市場人氣逐步聚攏。越南彩電市場年銷量約在80~100萬臺之間,當地家電經銷商希望與生產廠商高層多溝通的愿望常被日韓廠商所拒絕,于是TCL海外市場營銷團隊就主動與經銷商聯系、聚會,借此增進彼此的感情。越南人都是超級足球迷,賽季遇到電視機壞了,仿佛百爪撓心,既癢且疼,TCL集團不僅第一時間為用戶修好電視,還在修好前提供代用電視,這為TCL贏得了極高的美譽度。
TCL集團剛剛進入越南市場時是極其艱難的,李東生后來透露,越南分公司當時連續虧損18億。在重重困難面前,TCL沒有望而卻步,終于在進入越南市場18個月后出現了轉機。
和越南市場相比較,俄羅斯是一個更加龐大的市場,而這個市場70%的銷售份額由俄羅斯家電專業連鎖控制。為了進入俄羅斯市場,去年10月,易春雨把70多位俄羅斯家電經銷商請到TCL惠州總部,帶他們參觀TCL集團總部、研發大樓、產能強大的生產線,讓他們真正認識TCL,并由此對“全球第一大彩電供應商”給予足夠的信任。通過這種具有強烈中國色彩的公關活動,TCL從這些經銷商那里拿到了近4億元人民幣的訂單,成功進入俄羅斯市場。
TCL在海外一直是強調現款現貨,但在泰國,TCL對經銷商的放款周期明顯較其他國家的經銷商要長,這是由于當地市場的特點而決定的,也體現了TCL靈活的營銷策略。泰國是個佛教國家,經銷商大多非常注重誠信。在電子產品的消費方面,許多商家為消費者提供了分期付款,有些高端產品甚至是零首付,由此形成了整體經營環境的變化,幾乎所有商家都要求供應商提供較長的信用賬期。由此,TCL泰國分公司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了其銷售政策。
李東生認為,實現國際化,要做到三點:一是要有屢戰屢敗、百折不撓的勇氣和決心才有可能成功;二是建立很好的溝通機制,實現跨文化的整合,建立共同的目標和行為準則;三是發揮協同效益。TCL海外事業部對這三句話的理解和實踐,體現了對中國文化的智慧運用,也帶給中國企業國際化有益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