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10月初的一天,當嚴介和通過媒體得知,他已經名列胡潤富豪排行榜第二時,他的第一個反應是:“怎么可能?太夸張了。”在2004年,嚴介和在胡潤榜的財富還只是15億元,今年卻猛地飆升到125億元。嚴介和一夜之間成為了本年度富豪榜最大的黑馬。
一個教師出身的普普通通的草根商人,有什么魔術讓自己的財富在短短10多年的時間里達到了100多億元。這一切離不開“資本的魔力”。
資本魔方
嚴介和的企業,從2001年就開始收購國企,至今已收購了31家。從今年下半年開始,他又計劃對江西、吉林、廣西三地的國企進行并購,涉及資產超過500億元。但這并不是嚴介和致富的完全真相。
收購來的國企,利潤只有集團總利潤的10%,但是替地方政府背下困難國企的包袱,并解決失業、下崗等社會問題,使得當地政府對太平洋建設有良好印象,從而將一些好的市政項目優先考慮外包給嚴介和。這才是嚴介和致富的秘密。
據說,嚴非常聰明,他在收購國企的時候,往往同時也簽訂市政建設項目。例如,2003年底,他一手重組ST縱橫,一手就簽了南通60億元市政項目。而目前正在進行中的景德鎮6家總資產超過70億元的國企收購,則很可能預示他將簽下景德鎮陶瓷工業園200億元的市政項目。
不僅僅是嚴介和,幾乎大部分億萬富豪成功的背后都離不開“資本的魔力”的支撐。那個一手家電零售,一手房地產的資本高手黃光裕,2005年的身價達到了140億元。而就在前年,他的個人資產還只有18億元。他的巨額的財富也在于黃在資本運作上的長袖善舞。2005年,黃光裕先是與大連實德聯手,進軍房地產市場;接著并購黑天鵝,圈地“大東北”;控股廣東愛多,涉足家電制造業;高調入駐南京,與業界巨頭蘇寧形成短兵相接的“肉搏”之勢……通過并購,在2004年國美電器的門店數量僅僅為200家,今年已經竄升到了400家,2008年黃的計劃是門店數量達到800-1000家以上,國美的銷售額要達到1200億元,跨進世界500強行列。而企業規模的急劇膨脹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黃光裕的財富急劇膨脹。
排行榜上的老三陳天橋更是在資本市場上不甘寂寞。2005年2月,那場中國互聯網上演的驚天收購案——盛大收購新浪19.5%股份,就是陳天橋一手策劃的。而陳天橋的“發跡”,更是離不開資本運作。陳天橋的盛大網絡2004年5月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融資1.5億美元,當時他的身價在一夜之間就達到了70多億元。11月底,盛大宣布用現金9170萬美元收購韓國ACTOZ公司29%的股份,以間接控股的方式,探囊取物地將《傳奇3》和《A3》的上游資源壟斷,鞏固了中國最大的網絡游戲運營商地位。
而香港小超人李澤凱,更是一個典型的資本玩家。李澤凱,1966年出生,李嘉成次子。1990年,他向父親借了1.25億美元,建立一家衛星電視公司。1993年5月,他將自己親手創辦的衛星電視賣給默多克,賺下4億美元,這一年他才25歲。同年10月,用賺得資金創立盈科控股公司。

1998年6月,時逢亞洲金融危機,李澤凱想將地產項目和高科技合到一塊來運作,開始游說香港政府建立數碼港。并獲香港政府批準。1999年5月,數碼港不費分文借殼得信佳公司成功上市,并成功兼并得信佳公司,消息公布當天,得信佳帳面盈利達700多億港元,市值達1000億港元。隨后9個月,得信佳更名為盈科數碼動力,其股票價格仍是一路飛漲,漲幅竟達50多倍,平均1個月漲5倍有余。
2000年,李澤凱完成亞洲最大的兼并案,成功收購香港電訊,并購后的公司成為一家市值超過700億美元的寬頻互聯網集團。盈動收購香港電訊又一次上演“小魚吃大魚”好戲。李澤凱的身價也達到了190億元左右。
圈錢與投錢
還有一類新的資本玩家,他們是創業狂,在成功創業獲得風險投資之后,他們便積極籌備上市,或者將公司賣掉,從而獲得巨額財富。這也是一種大手筆的資本運作。
90年代初,當時的雅虎尚不為人所知,在美國留學的陳宏就在硅谷創辦了一家網絡服務公司——Aimnet,從而成為互聯網產業的最早開拓者之一。1994年,他又創辦了環球國際漫游聯網公司(CRIC)。該公司1999年在納斯達克上市,陳宏也因此成為第一位來自中國內地而在美國成功上市的電子商務商家。迄今,他的公司市值已經超過10億美元。年初,陳宏被美國《電腦世界雜志》評為“新千年最閃亮新星”。而他的個人財富也已經超過5億美元。
前程無憂的CEO甄榮輝,原來是貝恩咨詢公司的高級經理,但是一直在關注新的經濟增長點。早在前程無憂創辦之際,甄就拿出了10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前程無憂最初決定定位為人才招聘,也有他的功勞。此時,甄榮輝只是作為投資者之一,并沒有參與管理,僅是在公司大的發展策略上給一些意見。
時至2000年,在貝恩已度過了11個春秋的甄榮輝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離開貝恩。這年他37歲。
“我當時經濟獨立,根本不缺錢,就想著能干點自己的事業,所以毫不猶豫地就從貝恩出來了。”
甄榮輝一創業,便瞄準了納斯達克。2001年,上海前進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TechJV)注冊成立,由注冊在英屬處女群島的51net.com持有99%的股份。緊接著,TechJV又成立了一系列的控股子公司,形成了現在前程無憂的主體部分。這種改變完全是當時引入的風險投資公司要求的,并為將來上市做準備。
美國東部時間2004年9月29日,前程無憂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掛牌交易,開盤價18.98美元,比14美元的發行價高近5美元,而甄榮輝的個人財富也在一夜之間達到了20多億元人民幣。
最近從雅虎中國離職的周鴻,亞信出來的張醒生,他們也在完成由職業經理人到投資者或者說投資者+創業者的轉變,張醒生已經投資了兩家公司,而周鴻 做投資的目標則是想培養出幾個馬化騰、丁磊。“我們這些有商業經驗的人應該對新的創業者進行引導、教育、幫助,使得他們能夠逐漸走上正道,這是我(周鴻)的觀點。”毫無疑問,現在知名的公司,一般都是上市公司,身價動輒上億的大老板們,也往往是通過上市圈到了巨額的財富。善于與風險投資商打交道,善于資本市場溝通,正成為這些新的資本玩家的共同特征。
新資本玩家的顏色
曾幾何時,這些資本玩家留給人們揮霍無度的暴發戶形象。但今天這種“壞印象”正在悄悄改變。
黑馬嚴介和,是一個坐飛機從來沒有坐過公務艙和頭等艙的“樸素人”,現在和兩個兒女、保姆等幾代人仍然住在一個170平方米的按揭樓房中。“哪有富豪住按揭樓的?”他曾經反問記者。
他給自己提出了一個目標,就是將自己占企業90%以上的股份,逐步退出,給員工。到2008年只擁有25%。以此來造就100個億萬富翁,1000個千萬富翁,1萬個百萬富翁。而自己到時候則淡出企業,興辦一所商學院。進這個商學院的人只取決于“智商”,不但不要一年20多萬元的學費,而且還發給工資。
而對年輕的陳天橋來說,更大的成就感在于改變整個社會。陳天橋本人也正在完成從一位擁有過人戰略眼光的創業者,到一位成熟企業家的轉變。在他的心目中,“成熟”的定義,就是“主流”,盛大要做一個“主流”的企業,而他自己,要做一個“主流”的企業家。陳天橋對把“主流”理解為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迄今為止,盛大向希望工程、青少年基金、挽救瀕危民族文化等項目捐款已經超過1000萬元。并在甘肅、西藏、青海、寧夏、安徽等地都建立了希望小學。
陳天橋還擔任了很多社會職務,并投入精力來為社會做事。他是共青團中央第十五屆候補委員、上海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副會長……陳天橋希望人們提到盛大時,把它看做是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
慈善正在成為一個新興的事業而對于更多的資本玩家來說,不僅僅要上富豪榜,更重要的是在慈善榜上占有一席之地。越來越多的資本玩家,以自己的學識和眼光,成為知識致富的代表人物。同時也以自己的陽光財富和陽光心態,詮釋著新玩家在新時期的角色內涵。他們中的很多人還是共產黨員,紅色資本玩家正在飛速發展的中國經濟中崛起,成為影響力越來越大的社會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