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受競業禁止的約束嗎
張律師:
我在某電腦公司任職多年,掌握了該公司一些商業秘密。2001年初,我曾與該公司簽訂協議:我如果離開該公司,2年之內不得到與該公司有業務競爭的單位工作,該公司支付給我人民幣5萬元。離職后6個月內付3萬元,余下的離職滿2年時付清。現我離職已8個月了,該公司未付給我分文。我想發揮自己的特長,到另一家軟件公司去工作,但不知這樣做是否會侵犯某電腦公司的商業秘密?
河北石家莊蒙永華
蒙永華:
來信實際上牽涉到競業禁止的問題。競業禁止的根本目的是保護企業的商業秘密。我國1993年12月1日頒布實施的《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規定:“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為了保護企業的商業秘密,多數國家都制定了關于競業禁止的法律規定。我國《促進科技成果轉讓法》第二十八條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可以與參加科技成果轉讓的人員簽訂在職期間或者離職、離休、退休后一定期限內保守本單位技術秘密的協議;有關人員不得違反協議約定,泄露本單位的技術秘密和從事與原單位相同的科技成果轉化活動。”原勞動部《關于企業職工流動問題的通知》第二條規定:用人單位也可以規定掌握商業秘密的職工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內(不超過3年),不得到生產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且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任職,也不得自己生產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但用人單位應當給職工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
但從來信看,某電腦公司并未按協議的約定給予你經濟補償,說明該公司違約在先,你到與該公司有業務競爭的單位去工作,并未侵害該公司的商業機密。
我該向何地公安機關報案
周律師:
我曾收到一條手機短信。稱我的手機號碼在西安某家公司抽獎活動中中了二等獎。我與發短信的人聯系后,對方自稱是西安某公司的業務經理,告訴我中的是價值兩萬元的筆記本電腦一臺。讓我速去領獎,如果去不了可以匯款300元郵費,150元的工商費。個人所得稅2000元。對方便可將電腦給我郵過來。之后我按對方的賬號匯去了2450元。事后對方一直沒有消息,我通過電話查詢,西安市根本就沒有這家公司,我才知道自己上當受騙了。請問:我現在是應到當地的公安機關報案還是應向西安市的公安機關報案?
山西同治 王樂勛
王樂勛:
來信收悉,對信中所述情況答復如下:
給你發短信讓你去西安領獎的人,明顯是在編造假的事實、讓你信以為真,最后達到將你的錢財騙到他的手里的目的。這是一起利用手機發短信的方式進行詐騙活動的犯罪。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及《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中刑事案件應由犯罪地管轄的規定,若能查清短信確從西安發出,證明對方是在西安實施的犯罪行為,依據上述規定,你應向西安市公安機關報案;若發短信的人不是在西安,而是在當地或另外的區域,就應向當地或另外區域的公安機關報案。
協議未經工商登記是否有效
周律師:
我和別人合伙開了個公司,今年征得另外股東同意將股權轉讓給了張先生,并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但沒到工商局辦理股東變更登記手續。現在我能否以協議未經工商登記變更為由拒絕轉讓股權?
廣東中山黃業興
黃業興:
你的請求法院不會支持,因為《股權轉讓協議》是當事人真實意愿的表示,并非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合同法》第44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協議應當自簽訂之日生效。《公司法》第36條規定:“股東依法轉讓其出資后,由公司將受讓人的姓名或名稱、住所以及受讓的出資額記載于股東名冊。”股權轉讓經股東同意,簽有協議并支付了股款,應當視為公司內部的股東變更登記已經完成,張先生已取得股東地位。工商登記只是股東變更的公示形式,不是生效要件,沒有辦理工商變更,不影響股權轉讓的效力。
我能否獲得賠償
周律師:
我與海南某品牌的肖像使用協議于去年到期,但該品牌今年繼續使用我的肖像,我與對方協商幾次未果,現在怎么辦?
云南昭通 李玉
李玉:
可以到法院起訴,要求判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并支付肖像權使用費等。《民法通則》第100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第120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要求賠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