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銳
一時的消費快感可能會給自己帶來長期的債務負擔和較大的生活壓力,從而降低自己的幸福指數。
自上世紀60年代英國巴克萊銀行發行全球第一張真正意義的信用卡以來,持卡消費已成為英國
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截至2003年底,英國大約6000萬人口所持有的信用卡數為6700萬張,僅次于美國。據央行提供的數據,我國銀行卡業務去年呈爆發式增長,全國一年就刷去了5.26萬億元.占到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5%。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持卡消費額占社會商品零售總額比重已達到20%,緊追美、英等發達國家30%一50%的平均水平。
信用卡作為安全便捷的支付工具,其普及所帶來的好處勿庸置疑,現在甚至憑銀聯卡就可以方便地周游“列”國了。寅吃卯糧消費模式被當作一種時尚,尤其受到年輕人的推崇,這一人群自然成為銀行的推卡重點。但我們對持卡消費消極的一面不能喪失警惕。信用卡會使人迷惑,不如使用現金那么直觀,那么容易控制支出。信用卡會使人“上癮”,久而久之,人對舉債不僅習以為常,甚至達到漫不經心、聽之任之的程度,把頭埋在債務的沙子里,養成隨意消費的惡習。據《金融時報》報道,英國一名男子因不堪信用卡債務重負而自殺身亡。這位65歲的卡倫總共持有英國銀行和商家發行的22張信用卡,由于入不敷出,常常不得不借東墻補西墻,最終累計欠款高達13萬英鎊。一天之內,他曾接到過20個催債電話,走投無路之下,卡倫選擇了自我了斷。
本刊《從貸記卡麻煩中逃脫出來》一文曾經提醒消費者,使用信用卡要注意避免一些誤區。刷卡也有風險,國內各發卡機構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消費者最好選用帶簽名、密碼和短信提示多重功能的卡,提高用卡的安全性。消費者更要清醒認識到,負債是一種使銀行變得富有的方法,而借錢的你是債主的奴隸。據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調查,2001年美國人的消費債務達到了1.58萬億美元,稅后工資的15%不得不用于償付這些債務。就連英國最大的信用卡公司——巴克萊銀行的總裁巴雷特都坦承,他從來不用信用卡,并且還告誡自己的4個孩子也不要向信用卡公司借貸,因為利率太高了。
我更愿意用借記卡.還是量入為出來得比較踏實。有幾張信用卡也幾乎不用,看到別人為免息還款期而牽腸掛肚,感覺有點累。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吉爾伯特忠告大家,“一時的消費快感可能會給自己帶來長期的債務負擔和較大的生活壓力,從而降低自己的幸福指數”。如果你希望今后生活幸福.你就不能在生活中只是沒完沒了地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