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 舟
中俄于8月18-25日舉行了“和平使命—2005”聯合軍事演習。演習在俄羅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中國的山東半島及其附近海域舉行。此次軍演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兩國規格最高、人員最多和技術含量最大的一次軍演,也是兩國軍事合作的一個標志性事件,反映兩國的軍事合作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俄方非常重視這次演習,由俄陸軍副總司令弗拉基米爾·穆爾堅斯科伊任俄方演習總指揮;俄方參演官兵達1800人,達歷史最高;參演部隊包括:太平洋艦隊的3艘戰艦;海軍陸戰隊第55師的1個連;空軍17架遠程轟炸機、殲擊機和運輸機,“王牌空降師”第76空降兵師的1個連等;參演科目包括:俄空降兵進行了人員和裝備空降,特別是實施400米人車一體空投,俄太平洋艦隊海軍陸戰師乘大型登陸艦表演登陸;在俄前線航空兵蘇-27SM殲擊機分隊的掩護下,俄遠程航空兵出動圖·95MS“熊”式戰略轟炸機和圖—22M3“逆火”式遠程轟炸機,用射程達3000公里的AS-15巡航導彈攻擊海上的靶標等。
一、“王牌空降師”:第76空降師及其獨一無二的“瓜田-Y”BMD-4傘兵戰車
據俄《紅星報》報道,被稱為俄軍“王牌空降師”的第76空降師第2特種加強連約120名官兵參加了中俄聯合軍演。俄軍亮出最精銳的“家底”第76空降師,一方面是出于對演習的重視,另一方面也是要在重大演習中檢驗部隊,為下一步改革積累經驗。俄空降兵司令科爾馬科夫上將表示,除了與中國舉行聯合演習外,俄空降兵還將分別參加與烏茲別克斯坦和印度的大規模聯合演習。
第76空降師成立于1939年,是斯大林格勒戰役打出來的英雄部隊。它經歷了衛國戰爭、阿富汗戰爭、兩次車臣戰爭炮火洗禮,是多次執行國際維和使命的精銳部隊,在俄羅斯被視為“軍隊精英,民族驕傲”。1946年,該師被改編為空降師,1947年春移防普斯科夫至今。由于訓練出色,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第76空降師在許多重大的維和行動中大顯身手。1999年6月10日深夜,當北約還在為科索沃問題緊急磋商的時候,執行維和任務的該師200名空降兵,神不知鬼不覺地搶先占領了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納的機場。這次閃電般行動,令北約軍政首腦瞠目結舌。第76師在多次戰斗中屢立奇功,也有許多人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最為慘重的一次是在2000年第二次車臣戰爭中,該師所屬104傘降團第2營第6連的96名官兵與2500多名匪徒激戰了3天3夜,視死如歸,官兵全體遇難。營長在戰斗的最后關頭已身負重傷,他向指揮部喊出了最后一句話:“向我開炮!”因而,該師英雄事跡被永載史冊。
據俄空降兵司令科爾馬科夫上將透露,俄空降兵新型空降營、團裝備了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包括“貝爾米人”型防彈衣、“佩徹涅格人”機槍、“竊賊”狙擊步槍以及“馬格努斯”夜視瞄準儀等輕型武器裝備。但最引人注目的恐怕要算“瓜田-Y”BMD-4傘兵戰車了。BMD-4新型傘兵戰車重約13.6噸,能用軍用運輸機機載的方式或傘降(車內乘坐人員)的方式進行運輸。最高公路行駛時速達70公里,水中航行時速達10公里。它性能優越,既能在海拔4000米的高山地區作戰,也能在三級海浪的水面航渡,隨同登陸艦發起進攻,搶占灘頭陣地,還能從軍事運輸機上傘降至敵人后方。它既可以載人也可以無人,還能改變離地高度、上下升降40厘米。BMD-4的主要武器裝備包括:可發射炮彈和導彈的2A70型100毫米兩用線膛炮,可裝載穿甲爆破彈(彈藥基數52發,其中戰斗模塊中34發、備彈18發)和新型“套索”反坦克導彈(彈藥基數8枚,其中戰斗模塊中4枚、備彈4枚),2A42型30毫米機炮,可裝載500枚炮彈;以及7.62毫米口徑機槍。100毫米爆破殺傷彈、“套索”反坦克導彈、30毫米爆破殺傷彈和30毫米次口徑穿甲彈,分別可摧毀7000米、5500米、4000米和2500米以內的目標。BMD-4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新型多功能傘兵戰車。其總體戰斗性能比BMD-3強許多,火力提高了1。5倍,使空降部隊無論在進攻還是防守時,都不再需要坦克和火炮提供火力支持。車臣戰爭的經驗表明,裝備原有技術裝備的空降部隊的火力明顯不夠,在與敵正規軍作戰時通常還需要增加坦克分隊協同作戰。俄空降部隊司令科爾馬科夫上將表示,BMD-4是一種俄軍急需的性能優良的武器系統。
二,海陸雙頭鷹:第55近衛海軍陸戰師
據俄《獨立軍事評論》報道,參加此次演習的第55海軍陸戰師是俄羅斯惟一的海軍陸戰師,是俄軍統帥部所倚重的戰略機動力量。雖然第55近衛海軍陸戰師僅派一個連的兵力參加中俄聯合軍演,但是該師的精銳,是王牌師中的王牌連。
被稱為“海陸雙頭鷹”的俄海軍陸戰隊現設有1個陸戰師、3個陸戰旅。其中,俄太平洋艦隊配屬第55陸戰師,下設2個陸戰團、1個炮兵團及3個直屬營。北方艦隊、波羅的海艦隊和黑海艦隊各配屬1個陸戰旅,下設3個陸戰營、1個坦克營、1個反坦克營、1個炮兵營及若干個直屬連。
第55海軍陸戰師組建于1968年12月1日,在上世紀90年代初,第55近衛海軍陸戰師的兵員曾達5000人,現在只有兵員約1500人左右。第55海軍陸戰師真正打出名氣是在1995年第一次車臣戰爭中:作為陸戰師的代表,該師下轄第165陸戰團在車臣戰場上英勇奮戰,在車臣首府格羅茲尼表現不凡。該師被用來對付杜達耶夫的最歷害的“灰狼”特別戰斗隊,在各主要方向、重要地區沖鋒陷陣,搶占渡口、橋梁,攻打格羅茲尼總統府、車臣共和國部長會議大樓等等。正是這些海軍陸戰隊員們率先沖進了格羅茲尼總統府,并和友軍一起將俄羅斯旗插到了大樓的頂部。由于海軍陸戰隊在車臣的出色表現,第165陸戰團的許多隊員受到國家獎勵,5名隊員追授“俄羅斯英雄”稱號。但55師為此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共有63名官兵陣亡,他們的名字被鐫刻在該師駐地的石板上。如今,他們在兵營里的床鋪一直保留著,部隊的駐地也修建了紀念性的建筑物來紀念那些勇士。第55海軍陸戰師的兵員,不僅身體素質過硬,而且其受教育程度也是相對較高大部分水兵都接受過中等教育。此外,太平洋艦隊在招收新的陸戰隊員時,驗收委員會里必定會包括來自該師的醫生及心理學家,他們會對新的“黑色貝雷帽”們進行嚴格的篩選。該師士氣非常高漲,在紀念犧牲的官兵時,戰士們在師辦報紙《黑色貝雷帽》上,發出了“為俄羅斯的土地流盡最后一滴血”的誓言。該師已不止一次參加軍演。去年第55海軍陸戰師在普京親自坐鎮觀摩的“安全—2004”大型軍演中表現出色;平日里,乘船出海和棄艦登陸之類的實
戰演練也經常進行。此外,按規定每名戰士每年至少得參加5次跳傘訓練。不少服役兩年的戰士已跳傘20~25次。第55師的戰士絕大多數受過中等教育,他們來自全國各地,而且大多來自農村。
三、空中戰略核力量;圖—95和圖—22
這次聯合軍演尤其令人矚目的是,包括被稱為俄空中核打擊力量圖—95、圖-22等遠程戰略轟炸機在內的17架戰機同時亮相。圖—95MS遠程戰略轟炸機,長45.4米、高11.6米、翼展50.43米,最大起飛重量180噸,最大載彈量25噸,最大平飛速度910公里/小時,實用升限1.5萬米,航程1.2萬—1.4萬公里,可攜帶10枚Kh65巡航導彈。圖—22系列轟炸機于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正式裝備蘇聯空軍,到60年代中期,蘇軍研制出了這種轟炸機的改進型圖—22M此后,著名的飛機軍工企業圖波列夫設計局又對圖—22M轟炸機進行技術革新,圖-22M3是目前最新改進機型。圖-22M3轟炸機作戰半徑達到2200公里,最大平飛速度達每小時2000公里。其機載設備主要包括:駕駛導航綜合系統、雷達、光電自動轟炸瞄準系統、機載自動飛行控制系統和導彈控制系統。目前,圖-22M3遠程轟炸機已成為俄軍的主力戰機,主要在遠程導彈航空兵和海軍導彈航空兵部隊中服役。它裝載有攜帶常規彈頭或核彈頭的導彈和航空炸彈,主要用于摧毀敵方地面目標和海上目標。其優良的作戰性能保證其在敵方戰役和戰略防御縱深和各種復雜氣象條件下,都能圓滿地完成作戰任務。
此外,在軍演中亮相的蘇—27SM殲擊機也是俄空軍的王牌機型。參加演習的伊爾-76大型運輸機巡航高度可達9000米至12000米,航程5000公里。載運量40噸或150名士兵,可載運各種裝甲車輛、高炮或防空導彈。
四、海上登陸突擊集群:“元帥”與“鱷魚”同舞
據俄遠東《金角灣報》報道,由旗艦“沙波什尼科夫元帥”號大型反潛艦,1171型登陸艦“望遠鏡11”號,“暴風雨”號導彈驅逐艦等組成的俄太平洋艦隊艦艇編隊抵達青島外海參加軍演。在實戰演習中,這支海上突擊集群在俄空軍和海面艦艇火力的掩護下,海軍陸戰連上百名官兵在副師長伊格爾·格拉什科夫海軍中校的帶領下,離岸邊兩公里左右的距離展開搶灘登陸。
旗艦“沙波什尼科夫元帥”號大型反潛艦掃排水量7300噸艦體長164米,寬119米;吃水深度8米;航速30節,經濟航速20節。1986年2月1日,“沙波什尼科夫元帥”號大型反潛艦正式開始服役,其設計使用壽命為25年,目前已經快退役了。為了迎接海軍節和即將出國參加軍事演習的行動,該艦粉刷一新。據介紹,該艦上一次全部刷新,還是2002年普京總統來視察的時候。普京總統對艦上全體乘員的軍事和政治上準備相當滿意。
“沙波什尼科夫元帥”號大型反潛艦艦長安納托利·安納托利耶維奇·維斯洛夫海軍中校介紹說,在近20年的役齡中,“沙波什尼科夫元帥”號大型反潛艦曾先后到訪過莫桑比克、印度、安哥拉、越南,以及非洲的塞古爾和太平洋的珍珠港。現在該艦上有281名水兵和39名軍官。
此次參演的俄海軍1171型“鱷魚”(“貘”)級坦克登陸艦“望遠鏡11”號(舷號055),滿載排水量4700噸,標準排水量3400噸,艦長113米,艦寬15.5米,吃水4.5米,航速18節,續航力10000海里/15節,人員編制100人,軍運能力為300名士兵,包括約20輛坦克及各種車輛在內的裝載量為1700噸,40輛裝甲戰斗車;動力裝置:2臺柴油機,功率9000馬力;艦上武器裝備有導彈:2或3座雙聯裝SA—N-5“杯盤”艦對空導彈發射裝置,紅外尋的,射程6公里,飛行速度1.5馬赫,飛行高度2.5公里,共16枚導彈。2座雙聯裝25毫米/80火炮,射速270發/秒,射程3公里。2座20管裝火箭發射炮,射程9公里;火控系統:1部“牌箱”光學指揮儀。雷達:2部“頓河”2對海搜索雷達。“鱷魚”級坦克登陸艦首艦于1966年在加里寧格勒服役。該級最后1艘艦于1976年完工。20世紀80年代,該級艦經常在西非、地中海和印度洋出沒,通常艦上載有步兵部隊。該級艦有一半已經報廢或拆解。在剩余的艦中,2艘在黑海艦隊,2艘在太平洋艦隊,1艘在波羅的海艦隊。
此外,俄海軍太平洋艦隊的一艘“暴風雨”號導彈驅逐艦和一艘潛艇亦參加了聯合軍演。
(本文責任編輯:季仰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