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影片《肖申克的救贖》情節跌宕起伏,戲劇造詣一流。劇情大致如此——
銀行家安迪蒙冤進入肖申克監獄,無期徒刑讓他瀕臨絕境,然而一樁遺產繼承官司卻讓安迪握住了自由之門的把手。毫無理財知識的獄警隊長雖然幸得其兄巨款遺產,但高額的遺產稅致使他只能當個過路財神。曾是銀行高級理財師的安迪用一分鐘化解這個問題,在其言傳身教下,獄警隊長合法將這份遺產悉數收納。從此以后,安迪在肖申克監獄簡陋的桌邊,神閑氣定仿佛坐鎮銀行貴賓理財室,從教育基金到收入報稅樁樁手到擒來,成為所有獄警的私人理財師。故事的結局是安迪最終利用為獄警進行理財服務所積累的各種機會,在一個暴雨天爬過自己挖了20年的地道,成功逃離監獄。
從藝術角度看,“希望改變命運”是貫穿影片的主題,然而換一個角度審視,“服務的價值”也是本片帶給我們的又一收獲。挖了20年的地道是外因,專業的金融理財服務所創造的價值才是內因,這個價值,小則換來安迪監獄生活的游刃有余,大則換來安迪在50歲時能重見天日。
智慧和服務的價值就這么神奇,而跳出藝術舞臺,金融行業針對家庭和個人的專業理財服務也同樣有價。
1965年,美國花旗銀行將未來定位在“有償金融服務”,2002年,花旗銀行把這種有價服務帶到了中國,然而不久后一位儲戶即因被花旗銀行收取服務費而憤然投書法院。事實上,幾十年的實踐證明,花旗銀行有償專業理財服務存在高度的價值,而問題的癥結在于國人已經習慣了銀行的“無償服務”,不能接受為服務付費的觀念。
作為銀行的客戶,你真的就只滿足于按統一固定的規章制度進行的批發式服務?就只滿足于在銀行辦理傳統的簡單業務嗎?假如銀行能以差別服務為特色,以先進的設備和軟件為依托,由金融專家根據客戶需求有針對性地組合和創造出理財規劃,從而真正降低你的風險,滿足你增值保值的需求,你還會在意為能夠創造價值的服務埋單嗎?本期封面故事《坐享銀行頭等艙》可能會給你一點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