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多年來,全球范圍內的系統性銀行危機浪潮此起彼伏,嚴重危及了各國的經濟與金融安全。據統計,在此期間,全球約有93個國家發生了112次系統性銀行危機,46個國家曾經51次瀕臨銀行危機邊緣。大規模銀行危機的擴散具有很大的破壞性且造成的損失慘重,例如,1997年發生在泰國和韓國的危機導致的財政開支總額超過了GDP的30%,印度尼西亞的預算開支則接近GDP的50%。當危機傳播至銀行部門之外時,銀行體系缺陷會引發民眾對國內其它金融機構的信任危機,進而全面引發金融危機,這不僅極大損害了存款人的利益,而且造成了社會和經濟的劇烈震蕩。
何為存款保險制度
為了減少銀行危機引發經濟體系崩潰的可能性,限制危機的破壞性和財政開支,許多國家都建立了金融安全網,包括隱性或顯性存款保險制度、中央銀行的最后貸款人制度、調查解決銀行破產問題的特別程序、對銀行的審慎監管以及來自國際組織(如國際基金組織等)的緊急援助等一系列緩解危機破壞性的金融政策。在這些金融安全政策中,存款保險制度在全球得到了快速發展。最近30年以來提供存款保險保障的國家數目幾乎翻了3番。1994年,存款保險被納入新成立的歐盟單一銀行市場體系。今天,絕大多數經合組織成員國和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都采取了這種存款人保護措施。
存款保險制度是指設立專門的存款保險機構,通過法律形式規定存款性金融機構向其交納保費,一旦存款性金融機構面臨危機或破產,就由這家保險機構為存款人支付一定額度的存款損失賠償,通過保險機制的運作來保障存款人(特別是中小儲戶)的權益,以避免發生因少數銀行破產倒閉而導致大規模的恐慌擠兌現象,從而達到維系整個金融體系的安全與穩定的目的。雖然所有國家都設有金融安全網,但存款保險制度有關保險金額的規定可以使政府將來對破產存款性金融機構存款人承擔的義務有一個上限,同時,提供存款保險使得政府有權力及時干預破產存款性金融機構相關事宜的處理,保護無辜中小存款人的利益。
各國存款保險制度比較
20世紀70年代以后,許多國家先后出現了金融動蕩不安的形勢,也紛紛建立起適合本國國情的存款保險制度。例如,泰國、馬來西亞、韓國等國為了應對1997年的金融危機而對銀行存款實行了一攬子保險。20世紀90年代后,存款保險制度也開始在一些經濟轉軌國家和非洲國家迅速建立起來。
存款保險制度與一個國家的經濟和金融環境等諸多因素相聯系,因此各國的存款保險制度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差異。例如,對于存款保險賠付金額,就有無限額賠付和嚴格的賠付額限定之分。墨西哥、土耳其承諾100%存款的全額賠付,而智利、瑞土和英國只承保部分存款損失額。雖然,許多國家存款保險承保的存款也包括外幣,但大多數不包括銀行間存款。除了限定最高賠付額,有些國家還要求存款人對賬戶里的部分存款額進行“共保”,如澳大利亞、智利和哥倫比亞等,實行共保條款的國家相對較少,但近年來被越來越多國家的存款保險機構所采用。
存款保險的保費一般采用事先征收制,保險基金通常來自政府和銀行。為了使存款保險機構對損失風險建立并維持適當的準備金儲備,銀行一般要根據其所吸收存款的全部或大部分按比例繳納保費。近年來,有些國家也開始采用與風險掛鉤的差別費率制度,根據各投保銀行的風險程度和資本充足率等因素,收取不同的保費,從而提高年保費對銀行風險等級的敏感性。
各國存款保險制度的組織形式也不盡相同。通常是由官方機構或者官方與私人合作機構進行管理。但有些國家,比如瑞士、德國和阿根廷等國,卻是由私人機構提供存款保險。至于參加存款保險的原則,除了瑞士等極少數國家,幾乎所有國家都是強制銀行參加的。
美國存款保險制度
美國是西方最早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國家。為了應對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早期數千家銀行的倒閉危機,根據1933年美國緊急銀行法,聯邦政府出面創建了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專門為存款性金融機構的存款提供保險保障。FDIC是隸屬于聯邦政府的一個獨立金融管理機構,總部設于華盛頓,它不以營利為目的,宗旨是維持并促進美國公眾對金融系統的信心。公司主要業務是對投保銀行和儲蓄機構中的存款提供保險,識別、監控并解決存款保險基金的風險,減少銀行或儲蓄機構倒閉對經濟和金融體系的沖擊。
FDIC的管理是由董事會負責的。董事會共有5人,均由總統任命,并要經過議會的認可。同時,董事會的5位成員中,不得有3人以上來自同一政黨。FDIC沒有來自國會的任何撥款,其基金全部來源于銀行和儲蓄機構繳納的保險費及保費投資于美國國庫券的收益。目前,FDIC承保了美國國內幾乎所有銀行和儲蓄機構中高達3萬多億美元的存款,保險基金總額超過440億美元。
FDIC一般對每家銀行或儲蓄機構中每一存款人的儲蓄、支票及其它存款賬戶下的存款提供最高不超過10萬美元的保險金額。所有權不同的存款,比如個人賬戶和共同賬戶,可以分開投保。同時,FDIC一般還對退休賬戶(如個人養老賬戶、基奧計劃等)提供專門保險。但是,FDIC只承保存款,對銀行或儲蓄機構提供的證券、共同基金或其它類似投資工具則不提供保險保障。
為了保護被保險存款人的利益,FDIC必須對銀行或儲蓄機構倒閉采取及時的應對措施。銀行或儲蓄機構的關閉一般由其審批機構決定,如州監管部門、貨幣監理署或儲蓄監管辦公室等。FDIC可以采取多種方法處理儲蓄機構倒閉,最常見的是向其它金融機構出售倒閉機構的存款和貸款,破產機構的客戶自動成為接收機構的客戶,這種處理辦法對原客戶的利益損害被認為是最小的。
近年來,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和銀行業的變遷,FDIC也在不斷地調整自身的運營管理,由原先的單一職能轉向了復合職能。除提供存款保險外,還有選擇地向遇到有經營問題的銀行和儲蓄機構提供清償能力緊急援助或緊急資金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