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擁有豐富的航意險市場資源,市場潛力巨大,如何有效、合理地整合、共享資源,保障被保險人利益,實現多方共贏一直都是市場各方共同關注的話題。近期,北京國泰聯合北京16家保險公司在北京地區統一銷售航意險一事廣受關注,社會各界眾說紛紜。
航意險聯盟非為壟斷利益
在保險市場中,航意險是非常特別的一個險種,牽涉面廣、期限短、渠道依賴性強。自推出之日起,各種恰當的、不恰當的競爭行為此起彼伏,最突出的表現是手續費競爭,因為銷售的渠道并非保險公司所掌握,保險公司被迫大幅提高手續費以爭取代理網點的支持。這樣既影響了百姓對保險公司的信心,也嚴重阻礙了保險公司的正常經營。
國泰采取的這種方式,從本質來看是為了緩解惡性競爭狀況,促進航意險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應該是一件好事,并不是搞壟斷。第一,這是一種自發的商業聯盟,沒有任何的行政干預;第二。這件事本身不存在不當獲利的因素,也沒有產生壟斷利益,第三,這是一種自發性的行業自律探索,其作用在于確保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與被保險人的根本利益。
據目前資料顯示,與國泰簽約的保險公司有16家,代理機構有200余家,而在北京保險市場上擁有航意險經營資格的保險公司已達34家,擁有銷售資格的代理機構有600多家,并非所有的市場經營主體都參加了此次合作。同時,這16家公司的合作形式比較松散,其公約只約束簽約公司,市場上其它競爭主體的經營行為不受此約束,這與某些報道稱“獨攬航意險市場”、“消費者只剩下單一產品選擇”的說法有所出入。
消費者仍有自主選擇權
事實上,國泰代理發起的這次航意險統一銷售行動,是航意險市場健康發展的良好開端。消費者仍可以選擇其它保險公司的航意險產品,而且選擇的空間仍然很大,保險周期包括雙程的、1周的,3個月的以及1年的等等。即使在國泰的統一銷售系統中,消費者也可以隨意選擇自己信任的保險公司進行投保。同時,在保險公司因此舉增加了保費收益后、其償付能力、產品開發能力以及月盼創新能力也會水漲船高。未來,消費者還會有更多的選擇權。
值得一提的是,這16家公司的合作只是一種銷售模式的合作,不存在風險共擔的責任,消費者選擇哪一家的保單,就由哪家保險公司承擔責任,這與共保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性質。
當然,航意險市場的健康發展在未來仍將會面臨很大的挑戰。眾所周知,航意險市場的誘惑力是巨大的,將來肯定還會有其它機構加入市場開展類似的合作。所以在此呼吁,保險公司無論采取何種形式,都不能搞市場壟斷,不能侵犯被保險人的利益,還是要規范誠信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