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知道今天的典當行已經不同子當年的當鋪了?它到底是什么樣的金融機構?對百姓的理財生活起著怎樣的作用?因為缺乏認識和親身經歷,可能大多數人也只是盲人摸象一樣,有著看似正確卻有失偏頗的理解。為了更好地輔助個人及家庭投資理財,本專題通過典當行相關各方人士的評說,力求給讀者呈現新典當行的全貌。
協會談黃當——不“典”非“當”的融資渠道
石冠蘭
現代典當行屬于金融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準確地說是一個融資理財的渠道,是除了銀行等相關金融機構之外唯一一個國家特許經營從事質押和抵押貸款的機構。作為投資者應該予以認識、了解,以便在需要的時候合理應用。
業務變化:不“典”非“當”
現代典當行在營業性質、經營范圍、目標客戶等各個方面都與以往有了天翻地覆的差別,甚至“典當”這兩個字的含義在現代典當行中也沒有得到真正的體現。北京典當行業協會會長郭金山解釋子“典”與“當”的含義演變。傳統含義上的“典”是指客戶為貸款把自己的東西給典當行使用,典當行不收取任何費用,享有標的物的經營權和收益權,到了約定的期限,客戶用錢贖回自己的東西,借與還的錢數沒有差別,比如舊社會典“地”,這種業務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了。“當”在一定范圍還存在,但也不全然如此。首先,過去“當”涵蓋的范圍只是質押品,而現如今抵押與質押并存。其次,傳統含義上“當”的東西一旦超過期限沒有贖回,那標的物即為典當行所有,處置所得全部歸典當行所有。而根據現在《典當行管理辦法》規定,3萬元以下的當品絕當之后可以自行處置,但3萬元以上的必須經過拍賣,而且拍賣后多余的部分(扣除拍賣費用)還要返還給客戶。
可見,在現在整個典當行的經營范圍中,所有的業務都不是“典”,真正符合“當”的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破除了對“典當”的偏見,才可能真正去了解和使用這個渠道。
對比優劣:衡量選擇
典當行與銀行等其它金融機構相比,優勢在于方便、快捷、靈活,所以權衡之下,小額、短期貸款在典當行融資還是劃算的。
優勢
其它金融機構不涉及的業務范圍,典當行可能會涉及;別的金融機構花費時間長的業務,典當行則可以迅速辦理;別的金融機構對融資要求非常嚴格,少任何一個單證都不允許,典當一般相對靈活,有些問題可以協商解決。
例如在銀行,很多業務是不開展的,如果拿著黃金首飾或者開著汽車去貸款,銀行是不予接待的,只有典當行可以提供這種融資服務。另外,銀行的門檻比較高,比如房產理論上可以抵押貸款,但實際上銀行往往出于對成本收益的考慮不愿意提供貸款,例如70平方米以下的房產銀行可能就不予考慮了。從時間上來講,典當行作為獨立法人,在遇到一項業務的時候通過開會研究、設計方案,很快就可以開展。但銀行本身由于規模大,規定相對死板,制度無權更改,層層審批下來會用去不少時間。
劣勢
典當行的局限性在于費用比銀行要高得多。這主要由于典當行自身的融資成本要比銀行高,銀行可以以較低的利息吸收銀行存款,而典當行的資本來自股東投資和商業銀行貸款。按新的《典當行管理辦法》規定,費率根據具體品種進行了分類規定,質押貸款每月(費率與利息之和)不得超過4.7%,房產抵押不得超過3.2%,權利質押不得超過2.9%,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典當行可以根據市場和自身情況進行一定的浮動。從典當行貸款融資,不是數額越多越好,也不是時間越長越好,而是應該選擇相對小額、短期。如果想利用典當行獲取一大筆資金進行周轉,而且貸款周期很長,由于費用高,一般來說盈利空間不大,甚至可能賠本,不如選擇銀行。但如果只是兩三個月,典當行就顯現優勢了。因為雖然銀行貸款的年息是5.58%,理論上很低,但是銀行還有許多一次性支出,比如擔保費、評估費,不論時間長短都必須支出,這樣短期融資成本相對就高了。而典當行每月的平均費率在3%左右,計算下來3個月之內的費用與銀行是不相上下的。
謀求發展:找準定位
典當業是整個金融體系的一個部分,規模相對較小,是隨著國家整個經濟形勢以及銀行等其它金融機構經營范圍和策略的發展變化而變化的。10年之前,典當行的業務中涉及最多的是民用品,以家用電器為主,隨著經濟的發展,這些家用電器價值越來越低,而且更新很快,民用品就順應變化漸漸從典當市場中退出。而像房產抵押,目前銀行一般受理門檻比較高,但一旦銀行放寬限制,那么典當行是無法與實力雄厚的銀行相競爭的,只能退出。
由于銀行等金融機構不可能把社會融資需求全部覆蓋,只能做一些大型的、規范性強的業務,而典當行由于規模小、實力弱,抗擊風險能力不強,偏重于做一些小型業務。所以典當行的定位是銀行及其它金融機構的補充,這就要求其不斷去創新,不斷在深度和廣度上進行探索,順應金融機構的變化。
鑒定師談典當——淘寶獲利的投資渠道
沈 平
我是京市某典當行的一名資深鑒定師,多年來的工作經驗使我對于典當的理解比較透徹和全面。作為金融業中的一個行業,典當對大眾來說不僅是個便捷的融資渠道,還是一個不錯的淘寶理財方式。
典當行的經營宗旨是為客戶解燃眉之急,這就為大眾應急融資,特別是為短期的融資提供了一個便捷渠道。當然從純經濟角度來看,融資要看自己的償還能力及后期的收益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切不可盲目融資,如果以一年為期限,那么典當行收取的服務費就要上至本金的百分之五十多,要是沒有點經濟實力,是難以支撐這較高的利息的,即便可以,這個成本也太高昂了些。
作為一名鑒定師,典當行在我眼中除了可以融資,更是一個取之不盡的“寶庫”。在各家典當行的櫥窗里,都有許多諸如瑞士手表、裘皮披肩、翡翠鉆石飾品之類的中高檔商品,每件物品旁邊都標有價格,并附有商品發票及當票。按規定,死當物品估價金額不足3萬元的,典當行可以自行變賣或打折處理;如果在3萬元以上,比如房產、汽車之類要通過拍賣行公開拍賣。死當物品價位會很低,即使拍賣時價位仍然低得誘人,一般是商場售價的1/3左右。在典當行買一只普通鉆戒只需要1000元左右,一塊九成新的瑞士表可能只需要1500元,一部原價10萬元左右的轎車一旦成為絕當,處理價可能只有三四萬元。當然,我們每個人的精力、財力是有限的,但“寶庫”中的寶貝又是層出不窮的,不妨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將“寶庫”中的寶物分門別類,有重點地了解和買進,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定可以成為一條理財的便捷渠道。
前不久,一位在北京電視臺鑒寶專欄工作的朋友拿來一塊和闐玉的玉佩請我評論。我看后指出這塊玉是新工,質量一般,而朋友說賣家最低價也要8千元。我堅持這個價格稍微高了一些,并且告訴他如果在典當行見到與此質量相近的玉品是用不了這么多錢的,只是什么時候能見到是沒法保證的。說來也巧,在此后不久的一天,我在絕當品中見到了一塊相似的玉佩,而價格連4000元都不到。朋友因此節省了一半費用,連連贊嘆典當行真是個淘寶的好地方。
所以,在典當行購到可心的絕當物品,因其與市場上商品在價格上相差較大,可以獲得巨大的利潤空間,特別是有些特種商品的利潤回報更加豐厚,有經濟頭腦的人是不會放棄這一較為理想的理財渠道的。我自己也曾在典當行以極其低廉的價格買過一些玉器和名表。如今,我不光從自己工作的典當行里淘寶,每逢周末還會去京城各大當鋪瞧瞧,一旦發現物美價廉的寶貝,該出手時就出手,既能增加與同行之間的交流,提高業務水平,又可以順便賺些“外快”。
當然,要想以購買典當行的絕當商品作為投資理財渠道的話,也存在一個有的放矢的問題。首先要多做比較,最好是精其一門,達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水準,這樣就可避免造成損失。畢竟典當行不是百貨商店,其絕當商品沒有什么系統性和標準性,而鑒定師也有失誤的時候,不能確保所有物品都必真無疑。所以要想從中獲益,必須要經過長期磨練,達到一定水準才能實現。
經理人談典當——收益風險并存的行業
石冠蘭
社會需要決定了典當行是目前企業和個人快速融資的合法、公正、公平的唯一渠道,是抑制地下高利貸、穩定社會不可或缺的工具。近幾年來,各大城市典當行的數量和規模均有明顯增長和擴大,然而這些典當行卻并非全部盈利。在經理人看來,典當業是一個看得見利潤、看不見風險而又風險時時俱在的行業。
投資熱點:險利并存
北京寶瑞通典當行市場中心總經理張俊介紹了在典當行業中廣為流傳的一句話:“你若讓他進天堂,你就讓他做典當,你若讓他下地獄,你也讓他做典當。”足以說明典當行業有多么大的誘惑性、挑戰性和風險性。
典當行的收益主要來自典當業務收取的手續費,具體包括綜合費用和利息,這兩部分都是國家核準,允許收取的合法費用。其中綜合費用又包括評估費用、保管費用和保險幾部分,需要當戶在贖回當品時交納。現代社會中,走人典當行的絕大多數人是因為急需用錢,到期后他們一般會將所當物品贖回的。所以,現代典當行為了盈利,就要在防范風險的情況下盡可能多的借錢給當戶,以賺取更多的手續費。這與舊社會的當鋪有很大區別,那時候到當鋪典當的絕大多數是窮人和一些沒落的紈绔子弟,身份決定了他們幾乎不具備贖回被典當商品的能力。于是為了賺更多的錢,當鋪老板就會拼命壓低當品的價值,如果當品到期沒有被贖回,當鋪可以將其賣掉,賺取一筆不小的錢財。現代的典當行在國家法規的嚴格規定下,已經完全脫離了舊社會典當行的盈利模式,從低買高賣獲取利潤,轉變為通過多放貸盈利的中小企業和個人短期融資的重要手段。由于這一行業表面看來利潤很高,而且屬于新興行業,競爭對手較少,市場廣闊,吸引子不少投資者的目光,許多民間資本都有意介入。
收益從來都是與風險同行的,典當行的經營面臨的風險也比較大。首先是政策法律風險,政策法律不配套,相關的細化法規不到位對行業發展有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其次是市場風險,收進來的東西如果是贓物或者是來源不明的當物,法院罰沒會造成典當行不小的損失;絕當物品也有可能今后的銷路不好,無法形成收入。還有經營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鑒定估價和市場預測失誤風險,比如金銀珠寶鑒定如果出現失誤,那損失無疑將會是很大的。
積極發展:破除瓶頸
典當行進一步發展所面臨的瓶頸主要是缺乏專業人才和順暢的融資渠道。
擁有一批資深評估專家和專業管理人士的典當行目前寥寥無幾,很多新典當行的從業人員絕大部分都沒有從事過這一行當。對于當今典當行而言,行業的交叉及業務的龐雜使其對人才的渴求、使用、培養比任何一個行業都顯得迫切與重要。其經營人員的素質高低是經營成敗的關鍵。目前國家沒有專門培養典當行從業人員的學校,也沒有這方面的職業認證,評估人員要什么都懂一些,不僅要辨別商品的真假,還要知道不同商品新品的價格、在二手市場的價格等市場因素,這些都需要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同時還需要他們經常去跑市場,了解最新的市場行情。這就要求典當行必須不斷加強人才的培養。
同時,典當行的融資也受到許多限制,目前,銀行給予典當行的融資額度是1:1,也就是最高向典當行發放與其注冊資本金等值的貸款,這并不能滿足那些急于做大的典當行對資金的需求。
行業展望:方興未艾
隨著經濟發展,個人和家庭的融資需求增多,典當行發揮自身靈活、簡便、小額的特點,確實起到了對銀行拾遺補缺的作用,有著無法替代的優勢,不再是單純地為解決生計問題的消費性融資,而成為了發展經濟、支持生產、活躍流通、方便群眾的生產性、經營性融資。
2005年,商務部審議通過了《典當行管理辦法》,并經公安部同意,于2005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一管理辦法的出臺,體現了國家對典當行業的重視,新的管理辦法對典當行業進行了更嚴格的規范,同時也從許多方面保障了客戶的利益。張俊經理表示,相信在新的管理辦法的規范管理下,中國典當行業一定會穩步健康地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