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網頻繁,似乎依賴在上面了。這種欲望似乎來源于內心長久的壓抑,內心也在堅硬地對抗著外界壓力,生活上的窘迫,工作上的競爭和危機意識和事業上的空白,眼看自己奔向三十歲的了,面部還算白,內心似乎總在緊縮和抽疼。
有事情沒有事情全都候在上面,打開QQ,打開榕樹下,打開西部論壇,打開在榕樹下的個人空間,打開自己的留言板,我知道這是逃避現實,坐在空調室里面,躲著38度的高溫天氣,聽著音樂,百般無奈打著自己心情文字,看到熟悉的陌生的QQ圖像和自己經常在一起渡過網上歲月的JJ、GG、DD、MM們,我就把自己放到虛擬的天空里了。
2000年開始接觸網絡,由陌生新奇發展到喜歡上網離不開網絡,“傾家蕩產”購買高檔電腦,到把自己徹底放到網絡上甚至整天都躺到網絡虛擬的天空下走不了,我才在四年后的今天想想,自己完全改變了,徹底變了,疏遠了身邊的真實世界,疏遠了親人朋友家庭和更多的生活。
我現在擺脫不掉的就是自個那份懶散和幻想。
我之所以喜歡網絡是朋友說能在上面寫文章,我敢肯定自己一生是喜歡文學而且癡迷文學的。可以說是不放過任何寫東西的機會,聽到這個振奮消息我自然花費上千元和大把大把時間流浪在網上,似乎在乞求上蒼的憐憫之心降臨,好讓我“出人頭地”,喜歡文學,喜歡寫作,也就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器,得到發表和別人的肯定,那就是最為幸福的了。在傳統的日子里,費心寫了,投稿了,總是石沉大海,渺渺無訊,最為頭痛的就是干巴巴等啊盼啊,到頭來,即使淡忘了,仍然是萬般空寂。這種心情是痛苦的,正如老農一年辛苦之后莊稼顆粒無收還得想辦法充饑。可謂窮途末路。
恰巧是網絡文學的出現,眾多的文學原創網站出現消除這樣的痛苦。選擇了榕樹下,我便讓朋友打稿子,我注冊一個奇怪的網名開始投稿子,在退稿三十篇后終于在網絡上發表了自己的詩歌,除了感動就是無話可說。我知道感情有所寄托,文學夢有所綻放,內心喜悅無比。也在那個時候成了我們這兒早點的所謂“網民”,知道更多的網民其實是瘋狂在玩游戲,我說不清人家是如何的瀟灑,誰會注意到一個癡心妄想靠打文字為快樂的“傻子”呢?然而我自得其樂,快樂無比,洋洋灑灑千余日,那份癡心文學毛病仍然不減,似乎發展愈來厲害了。
看著自己在榕樹下發表的四百篇(首)稿子時內心是踏實的,似乎這就是自己的生命和影子,永遠揮之不去了。想想自己最近夜夜天天利用工作空當一門心思躲在網絡里,我就忽然感到虛渺和無助了。
說不清為啥,妻子沒有了電話,孩子的苦笑聲也沒有了,有的只是QQ上滴滴和那些熟悉的流行歌曲和很多熟悉代碼后面的文字文章和問候,甚至是雜亂無章的心情看后也是莫大的欣慰。
朋友昨天早上打電話問我最近忙啥呢?報紙上那首詩歌怎么那么奇怪啊,好好的寫新加坡干啥啊?我站在早上陽光燦爛的院子里只有答不出個啥來,只有內心最明白自己荒誕的生活念頭,自己太虛妄了,好長時間不見他們了。前些年那些歡歌笑語似乎被封存在上個世紀年代了。我其實不說我最近忙啥朋友也是知道的,可是他沒有說,只是那樣問我。問得我無話再說,無言相對,我知道他們都深深地理解我,可是我就這樣在網絡上耗著?
掛了電話,走在陽光下,看著自己的影子,昂頭看天上早起舒展緩移的云朵,眼睛濕潤,頭腦輕飄,身心似乎張揚起來,莫大的收獲來了,我想到幾年前剛步入社會忙完一天工作拿本小說、散文或詩歌來到小河旁,一個人坐在青石上,嚼著草根,看蝴蝶,看天上的小鳥自由翱翔自由起落在不顯眼的電線上,看看書中的主人公遭遇,一個作家成熟心理片段一首首美麗織就歌謠,就想到生命是如此美麗,抬頭看看西邊天空彩云就想到橘汁般酸甜初戀我就那么感傷自己,感傷自己無知的心思。
如今身體比以前胖了,腦子也沉重了,每天總是排山倒海的煩惱和不可抗衡的各種壓力、誤會和創傷,其實自己都是在按一貫的生活處世的,生怕得罪了別人,努力維持自己的真,到頭來,沒有傷感,只有沉默和努力地平靜下去。似乎自己被逼得耗在網絡上,每一個陌生的面孔和文字出現自己都很興奮和開心,認識了,熟悉了,無所不談,恨不得跑過去幫他(她)。
然而,離開電腦,走在夜里,看滿院子空寂沉靜,自己心情也空落落的,現實竟然是這樣,除了黑夜就是防備來自各方面的傷害戒備,忘了除了自己還有不在身邊的家庭,父母和妻子孩子,一天內發表了文章,高興得就只有疲憊不堪的困倦和饑餓了。早點結束這樣的生活,我卻不知道又如何生存?
看到在網絡上投出去的稿子,熟悉的陌生的朋友評價,就像三歲的孩子高興,接到編輯電話竟然半天不知所措,除了不相信就是興奮的接受,看到稿子終于發表到傳統媒體上,才有勇氣給家里人打上電話問問,其實我是很虛偽的。
我深深明白自己的不負責任,逃離現實,逃離身邊的朋友是多么的脆弱懦弱。當我想丟棄文字的時候我可能成了落魄的人了,不能不敢這樣想,畢竟網上嘈雜,網下寂寞是我目前所必須面臨和遭受的,要改變還需要更大的努力,畢竟通往文學的路不都是一路歡歌和鮮花,她需要你的更多的生活和你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