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yè)改革步伐不斷加快的新形勢下,企業(yè)中層管理人員掌握做好化解內(nèi)部矛盾的方法,對于構(gòu)建和諧穩(wěn)定的內(nèi)部環(huán)境具有重要意義。
一、合理授權,在班組化解矛盾
中層管理人員工作點多面廣,如果事無巨細、事必躬親,班組長就有可能消極對待矛盾、回避矛盾或者上交矛盾,這樣往往使工作陷入被動。而從矛盾發(fā)生的規(guī)律來看,班組長一般是矛盾苗頭的發(fā)現(xiàn)者,了解矛盾產(chǎn)生的起因、過程。因此,條件允許把矛盾交給班組長化解,可以發(fā)揮班組長的智慧,充分運用自己的權力,把矛盾化解在班組。
二、要找準癥結(jié),敢于反躬自問,主動化解矛盾
面對矛盾,中層管理人員要敢于正視,主動向職工身邊的同事、朋友、家人了解情況,查明原因,并針對矛盾產(chǎn)生的原因,采取適當方式,積極補救。對因自己工作方法不當引起的矛盾,要以此為戒,反思自己的工作作風,給職工說話的權利,認真聽取、虛心采納職工的意見和建議。對于因自己不了解情況、錯誤地批評了職工而產(chǎn)生的矛盾,要主動熱情、坦誠謙和、誠心誠意地向職工說明和道歉,化解職工心中的委屈和怨氣,以自己的坦誠打動職工。對于因溝通不夠而造成的隔閡,要注意從政治、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關心職工,為他們的成長進步創(chuàng)造條件。只要能以誠待人、以情感人,加強溝通,上下級關系是能融洽的。
三、注意方法,積極化解矛盾
化解矛盾,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職工因待遇不公、工作不順、境遇不佳、生活困難等原因抱怨領導,要以關心同志、愛護同志為出發(fā)點,耐心解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主動化解。對因聽信挑撥產(chǎn)生的矛盾,要保持冷靜,該表態(tài)就表態(tài)、該處理就處理,剛直果斷,光明磊落。中層管理人員只有眼明耳硬,不聽是非之言,不信私下之言,職工才能敬之、畏之。
對有些問題,要進行冷處理。“退一步海闊天空”,一時的忍讓擱置不是不負責任,而是一種明智的退讓。領導要克制自己的情緒,對職工的閑言碎語不做過激反應。“事久自然明”,職工一旦明白真相,定會欽佩領導的大度,對領導尊敬有加。
不能一味遷就,搞無原則的團結(jié)。對那些無中生有、無理取鬧、不顧大局、不識大體的職工,必要時要嚴肅批評,甚至有意冷落,促其收斂,自我警醒。
四、掌握時機,及時解決矛盾
任何矛盾的產(chǎn)生都會經(jīng)歷一個過程。什么時候解決矛盾,要看條件是否成熟。從一般意義上來說,解決矛盾的最佳時機是在矛盾的萌芽狀態(tài)。一旦矛盾激化再著手解決,就會增加難度。另外,解決矛盾,要善于因人、因事、因條件的不同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一般來說,重大問題的解決,屬于原則性的,必須態(tài)度鮮明,主要采取行政手段。非原則性問題,主要采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處理時,要力戒無原則協(xié)調(diào),當和事老,和稀泥,不分矛盾雙方責任的輕重,“一視同仁”。要本著向前看的精神,不糾纏過去的舊賬,多做“活血化淤”的工作,盡量避免產(chǎn)生矛盾。
五、抓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
矛盾的出現(xiàn),有時各種各樣,但解決時,必須抓住對全局工作有決定性影響的矛盾。只有舍得時間和精力,通過抓住和解決主要矛盾,才能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當然,解決主要矛盾,還要注意主次矛盾的轉(zhuǎn)化,及時轉(zhuǎn)移工作重點,絕不能忽視或放棄對次要矛盾的解決。
六、充分發(fā)揮班子的整體功能,協(xié)助當事者解決矛盾
“解鈴還需系鈴人”。矛盾的出現(xiàn)往往伴隨著工作產(chǎn)生。是什么原因產(chǎn)生的矛盾,主管領導一般比較清楚,也了解當時的具體情況。因此,處理時,往往由熟悉情況或者引起矛盾的領導去處理較為合適。確因比較復雜的情況引起的矛盾,又影響到全局的問題,就要發(fā)揮班子的合力,分析原因,協(xié)助當事者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妥善解決矛盾。
七、尋求支持,借助上級力量解決矛盾
有些矛盾,作為基層一個具體單位去處理,有時顯得蒼白無力,但一旦借助上級力量,便可迎刃而解。一是在執(zhí)行上級重大決定過程中,遇到自己的職權難以解決的矛盾;二是出現(xiàn)涉及或影響全局工作的局部之間的矛盾;三是一旦在基層作出決定會激化矛盾等情況。此時,一定要借助上級力量,果斷解決。但尋求上級支持,不等于基層單位領導不處理矛盾,相反,還必須深入思考,向領導匯報矛盾形成的原因、發(fā)展的程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等,最后在上級領導的指導幫助下順利解決。
八、廣開言路,積極疏導,防止產(chǎn)生矛盾
上下級之間產(chǎn)生矛盾,有的時候是信息不暢,產(chǎn)生誤解。這種情況,中層管理人員一是要改進工作作風,及時深入群眾,了解他們的想法,能當面解釋的當面解釋,不能解釋的,收集上來,召開思想分析會,共同研究,及時反饋。二是要廣開言路。定期召開座談會、暢通信息反饋渠道,及時采納合理化建議,減少矛盾的發(fā)生。
(作者單位: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團三聚氰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