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裝修污染是近年來人們生活中的一個熱點話題,無獨有偶,在汽車這個“流動的家”里,污染同樣會給人們的身體帶來難以預料的傷害。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經濟發達國家就已經開始關注汽車內污染問題。美國把室內和車內污染作為人類健康的五大危害之一;德國則制定了“德國汽車車內環境標準”,對車內各種有害氣體的濃度與含量進行了明確限制,比如車內甲醛含量不能超過百萬分之0.08,等等。
車內污染問題在我國已經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2004年中國科協工程學會聯合會汽車環境專業委員會組織了“中國首次汽車內環境污染情況調查活動”,調查結果十分驚人,93.82%的汽車室內環境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情況。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環境監測中心也發出了環境消費警示,讓消費者警惕新車車內空氣污染,因車內污染致死并非聳人聽聞!
車內污染來源 車內污染狀況如此嚴重,那么車內空氣污染來源何處呢?環境專家根據多年檢測分析,指出車內空氣污染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汽車零部件和車內裝飾材料中所含有害物質的釋放,包括汽車使用的塑料和橡膠部件、油漆涂料、保溫材料、粘合劑等材料中含有的揮發性成分,在汽車使用過程中釋放到車內環境,造成車內空氣污染。污染物主要有苯、甲苯、甲醛、碳氫化合物、鹵代烴等,車內材料釋放的物質還是車內難聞異味的主要來源。這些有害物質在不知不覺中使人中毒,漸漸出現頭痛、乏力等癥狀。
二是汽車發動機產生的一氧化碳、汽油氣味,均會使車廂內的空氣質量下降。
三是車用空調蒸發器如果長時間不進行清洗護理,就會在其內部附著大量污垢,所產生的胺、煙堿、細菌等有害物質彌漫在車內狹小空間里,導致車內空氣質量差甚至缺氧。
四是人體自身的污染。由于車內開窗不多,當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達到0.5%時,人就會出現頭痛、頭暈等不適感。
專家支招 針對目前車內污染影響健康的問題,有關專家指出可通過下列幾種方法有效減輕車內污染。
1、新車原始包裝必須拆除。買來的新車通常會有一些塑料質地的包裝,是廠家防止破損進行的保護,許多車主也認為這些原始包裝可以延緩車輛“衰老”,因此不愿將其去除。專家稱,這樣會使原本可以揮發的氣體悶在車內“發酵”,讓污染久留車內。
2、不要隨意對車內進行裝飾,不要為了得到經銷商提出的送裝飾的優惠,就把劣質內飾等污染源引進車內。即使要進行車內裝飾,也應特別注意不要使用阻燃劑、粘合劑和防腐劑等。
3、購買新車后,前6個月內盡量少用空調,平時常開窗以加強車內通風換氣,以便盡早讓車內有害氣體揮發釋放干凈。特別注意不要用車載香水或空氣清新劑掩蓋車內氣味。如果異味非常嚴重,可以通過物理和化學方法降解,如負離子或臭氧消毒、光觸媒消毒、活性炭吸附等。
4、防止暴曬。高溫會促發有機揮發物的揮發,比如在20℃的時候,它可能是比較緩慢的釋放,如果達到30℃或40℃的時候,那可能成百倍的釋放。
5、進入汽車后,應打開車窗或開啟外循環通風設施,讓新鮮空氣進入,不要在封閉車窗、車門狀況下長時間行車,更不要在封閉的車內睡眠或長時間休息。在開啟空調和暖風時,使用車內外空氣交流模式,盡量避免長時間使用車內自循環模式。
6、遇到嚴重堵車,或跟隨尾氣排放可能超標車輛行駛時,應關閉車窗,把空調、暖風開關調到車內自循環模式。
在各方呼吁下,國家環保總局已經正式啟動了國家環保標準《車內空氣污染物濃度限值及測量方法》的制定工作,希望國家標準早日出臺,從根本上解決車內污染問題,讓隱性殺手無從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