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3月,紐約聯(lián)邦監(jiān)獄里一名中年罪犯因心臟病突發(fā),搶救無效死亡。人們在他的遺物中發(fā)現(xiàn)了半瓶礦泉水,一條綠絲巾,以及一疊寫著密密麻麻文字的信箋。信箋上寫著他與一個被他撞死的女孩之間動人心魄的傳奇故事……
驚悚,死去的羅絲復活了
2004年7月的夜晚,紐約城如一個美麗的少女籠罩在月色中。但在城市郊區(qū)一個午夜咖啡吧里燈火通明,很多開夜車的司機路過時,都會停下來喝點咖啡,休息一下。
凌晨2點多鐘的時候,托馬斯走進了咖啡吧,他是紐約克里施特運輸公司的職員。咖啡吧只有一個少女坐在角落里。她引起了他的注意,要知道在這樣的午夜,是很少看到單身女孩的。兩人攀談起來,女孩告訴他,她叫羅絲,利用這個暑假做徒步旅行,哪知走到這里下起了大雨,所以進來避雨。托馬斯告訴她,前面的路很泥濘,不如坐他的車到市區(qū)。女孩拒絕道:“我就是要體會徒步的感受,如果坐車,就失去了意義。”
過了一會,雨停了,托馬斯決定上路。哪知他走出咖啡吧的大門沒多遠,突然心臟病發(fā)作,暈倒在地。朦朧中,一瓶礦泉水遞了過來,他依稀看到正是那個清秀的女孩。女孩幫他把襯衣口的鈕扣解開,拿起自己的綠色的絲巾,浸水輕輕擦拭托馬斯的額頭,然后從他口袋里摸了兩顆救心丸讓他吞下。過了一會,托馬斯?jié)u漸地清醒了,他請求女孩留下通訊地址,以便將來感謝她。女孩在托馬斯的手機上留下自己的地址和電話號碼:紐約大學生物系研究生,羅絲。
黎明時分,女孩獨自上路了,他們揮手告別,約定再聯(lián)系。托馬斯休息了一下也出發(fā)了。車行至一個轉彎處,他看到正在泥濘中行走的羅絲,高興地想停下來和她打招呼,誰知道錯踩了油門,汽車竟然朝女孩沖過去……
女孩當場死亡。托馬斯害怕極了,他將女孩的遺體掩埋在樹林深處,倉皇逃跑了。但是,他留下了女孩的綠絲巾、那瓶沒有喝完的礦泉水,以及女孩的背包。在女孩的背包里,他發(fā)現(xiàn)了一本記載著旅程見聞的日記,她的家庭地址以及她的幾張照片。
沒有人知道黎明時分發(fā)生的這場車禍。托馬斯此后一直惴惴不安地等待著警察的拘捕,然而,時間一天天過去,沒有任何動靜。
一個月過去,依然沒有人找托馬斯任何麻煩。他慶幸逃脫了法網,可是他無法擺脫車禍的陰影。托馬斯開始憎恨自己的職業(yè),改行做了推銷員,開始了空中飛人的生活。可托馬斯怎么也沒有想到,他還能再見到羅絲。
那是一個月后,到英國倫敦出差的他在飛機上發(fā)現(xiàn)了羅絲。托馬斯驚恐地仔細打量著,她的面孔,她的身材,以及她的微笑都是羅絲特有的。難到她復活了?他嚇出了一身冷汗。女孩發(fā)現(xiàn)他在盯著她看,微笑地轉過頭,托馬斯嚇得一哆嗦,卻聽她柔聲問他:“先生,您是不是感覺不舒服?”她居然不認識托馬斯,托馬斯心怦怦直跳,他哆嗦地回答:“哦,我沒有事。”
下飛機后,托馬斯一直尾隨這個女孩,直到她坐在一輛的士離開,托馬斯才回過神來。
真相,原來一對雙胞胎姐妹
托馬斯當然不相信這世界上有鬼,冷靜下來后,他決定按照羅絲的地址到她家里尋找答案。
在緬因他州的一個小鎮(zhèn)上,他找到了羅絲的家。一個銀發(fā)老婦人為他開門,她就是羅絲的母親伊麗莎。
落座后,托馬斯謊稱自己和羅絲一起做徒步旅行,他由于腿腳不便提前回來了,羅絲還在繼續(xù)旅行,她對母親放心不下,所以拜托他來看望一下。伊麗莎頓時眼睛濕潤了,她一邊熱情地為托馬斯端上咖啡,一邊溫和地說:“羅絲是個很自立的孩子,她每隔幾天都要給我打電話。這回出去一個多月了,也沒有打過電話,我真是很擔心啊!”托馬斯心里如刀割一般,他忍不住安慰老人:“你別擔心。她一切都很好,因為她還要沿途做一些考察工作,已經在偏僻的地方活動,所以她沒辦法給你打電話了。”
伊麗莎嘆了口氣,說道:“我這個女兒啊,特別要強!”這個陽光燦爛的下午,托馬斯靜靜地聽伊麗莎講述羅絲的故事。原來,羅絲非常好學,她是緬他因州的州小姐。每個人都認為她應該嫁一個富有的人,過上養(yǎng)尊處優(yōu)的日子。但她卻堅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過上富有的生活。上大學后,她每年都要利用假期出去徒步考察,寫下了數(shù)十篇頗有建樹的學術報告。
托馬斯聽著,眼睛不由濕潤了,他一次次在心地咒罵自己,是他,結束了這樣美麗的生命;是他,使這個年邁的母親失去了孩子,這是怎樣的罪孽啊!
這時他想起更重要的使命,他像拉家常一樣問道:“您有幾個孩子?”伊麗莎沉思了,良久,她說道:“坦白的說,我有兩個女兒。她們是雙胞胎,那時候我一個人帶兩個孩子實在太困難,把其中一個女兒送給了別人。我還記得,我給那個女兒取名叫薇薇安。”她眼睛望著遠方,里面卻已經滿是淚水。她嘆了口氣,接著說:“但是我再也找不到那個女兒了,我也許這輩子都不能再見到她了。我只希望她能健康地生活著。”談話就此變得沉重。托馬斯緘默了。但是有一點讓他很高興,他找到了答案:那個“羅絲”并不是真正的羅絲,而是她的同胞姐姐。
執(zhí)著,在機場全天候尋找
托馬斯在心里默默地想:假如找到了羅絲的姐姐,讓她以羅絲的名義回家看望她們的母親,也許可以使母親認為羅絲一直都活著。盡管這是假相,但至少使她免受再次失去女兒的打擊。也許這是對他罪行的最好補救!
可是到哪里去尋找羅絲的姐姐薇薇安呢?托馬斯想通常航空公司在賣機票時,會要求客人留下身份證號碼和聯(lián)絡方式。他可以從那里獲得薇薇安的信息。第二天,他拿著羅絲的照片,去機場查詢。但航空公司拒絕將乘客的個人信息告訴托馬斯,因為這些是乘客的隱私,不能輕易告訴別人。
“好吧,就是大海撈針,我也要把她撈出來。”托馬斯對自己發(fā)誓。他查詢了航班消息,發(fā)現(xiàn)每天從華盛頓飛往英國倫敦的飛機有三個班次,究竟薇薇安會搭乘哪天的飛機,哪個班次的飛機,他都無從知道。無奈的托馬斯只好辭職,天天等候在接機口,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每一個下飛機的乘客。然而一天天過去,薇薇安的身影始終沒有出現(xiàn)。25天過去了,那天發(fā)著高燒的托馬斯仍然堅持到機場,機場人員看他非常憔悴,勸他回去。就在托馬斯準備離去的時候,薇薇安拉著一個行李箱出現(xiàn)了!
真愛,似是女兒歸
薇薇安是紐約美英海產品貿易公司的會計,每個月都要飛往在英國倫敦的分公司去查賬。此前,她聽養(yǎng)父母講過自己的身世。養(yǎng)父母去世后,薇薇安一直在尋找親生母親,她做夢都想看到自己的母親和妹妹。因此盡管托馬斯很唐突,一向謹慎的她毫不猶豫地留下了電話。
晚上7點,托馬斯的電話準時打來。薇薇安急切地問起母親和妹妹的消息。托馬斯告訴她,她的母親活得非常健康,又告訴她些關于羅絲的情況。薇薇安認真地聽著,每個關于母親和妹妹的細節(jié)都令她感到振奮。她焦急地問:“他們現(xiàn)在在哪里?我太想見到她們了!”
在托馬斯家里,薇薇安看到了那半瓶礦泉水和綠絲巾。托馬斯淚流滿面地對她講述了那個夜晚的悲劇,這是這么長久以來他第一次細致地回憶那晚的情形,他哭得涕淚交流,哽咽道:“當我看到你的時候,我覺得自己至少還能為羅絲做點事情。所以我推遲了把自己送進監(jiān)獄的時間。”
“你想做什么?你這個殺人兇手!”薇薇安憤恨地質問。托馬斯說:“我想請你去見你的母親,告訴她,你是羅絲,是她的女兒。”薇薇安為托馬斯的罪行感到憤怒,對失去的妹妹感到悲傷,又為失去女兒的母親感到憐憫。各種感情夾雜在一起,令她一時間難以承受。她說:“你讓我想想。”
托馬斯將羅絲的日記交給薇薇安。薇薇安悲痛地看了妹妹的日記,在那里她看到了妹妹對母親的關愛,更看到了她的善良之心。她終于答應托馬斯:“好吧,我和你一起去看望我的母親。”
2004年9月13日,薇薇安熟悉了羅絲的一些情況后,在托馬斯的陪同下去緬因州看望了母親。
看到母親的那一瞬間,薇薇安難以克制內心的激動,潸然淚下。不知內情的母親,以為是女兒與她分別兩個多月,非常思念她。她安撫女兒:“寶貝,別哭。你這是怎么了?你一向是很堅強的啊!”
薇薇安忍痛說道:“媽媽,我太想念你了。我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我再也不會離開你這么久的時間了。”畢竟是血脈相連,一看到女兒流淚了,母親禁不住眼睛一酸,也流下了眼淚。
那晚,薇薇安就住在羅絲的房間里。她穿著羅絲的睡衣睡覺,輕柔的睡衣貼著她的皮膚,仿佛覺得自己和妹妹成為了一體。她決定讓自己消失,她以羅絲的名字繼續(xù)生活在母親身邊。2004年9月22日,薇薇安放棄了原有的工作,以羅絲的名字到緬因他州大學,繼續(xù)妹妹的學業(yè)。
此后不久,托馬斯將自己送進監(jiān)獄,在那里他找到了內心的寧靜。不幸的是,2005年3月,托馬斯在獄中因心臟病突發(fā),搶救無效死亡。人們在他的遺物里發(fā)現(xiàn)了半瓶礦泉水和一條綠絲巾,以及他寫下的這段關于自己的故事。在故事的結尾,他這樣寫道:“于我,接受懲罰才能讓我內心得到最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