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28歲,和老公是同一家企業的普通職工,家庭月收人總共2500元。這些年來,兩人省吃儉用,積攢了5萬元積蓄,因為將來購房、子女教育、贍養父母等家庭開支壓力較大,所以我們想尋求絕對穩健、收益相對較高的投資方式。
由于每個月的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的費用,如果把2500元全部拿來儲蓄會使生活很緊張。因此,每個月拿出1000元作為家用,這樣既能基本保證家用,還能保證每個月有1500元固定儲蓄。現在的問題就是,如何打理每月能夠余下的1500元和5萬元積蓄,才能得到最大收益?
把錢存到銀行固然每個月有穩定的利息保證,但是由于現在銀行利率較低,還要支付利息稅,收益不是太高。我每月把1500元中的500元購買定期定額形式的貨幣型基金,因為這種理財產品免收手續費、稅金,類似零存整取,每月分紅,直接打到賬上,本金就像滾雪球,越滾越大,而且這種理財產品收益有保證,而且收益率很高,最高可達3.2%。而且購買債券型基金有利于養成用小錢積累大錢的好習慣。
剩下的1000元,在積累到5000元或1萬元的時候購買銀行發行的國債或證券公司發行的浮動利率國債。因為投資股票風險較大,不適合低收入家庭,而這種類型的長期國債收益較高,風險也低。如果有時間,可以去購買國債,進行交易,如果沒有時間,可以購買債券型基金,交給理財專家幫助理財。這種理財產品達到5%的收益應該沒有問題。
我把5萬元積蓄中的4萬元去購買銀行推出的受托理財產品,這種產品保本保息,期限短,有3個月、半年、1年等幾種,且沒手續費和稅的困擾,收益較高,可達到2.1%,比定期儲蓄利率高0.6個百分點左右,定期儲蓄還要收利息稅。
剩下1萬元,應該去買一份定期返還的保險。因為一家人都很重要,所以要買那種一張保單保全家的保險產品,包括養老險、意外險等。現在一些保險公司已經推出了這樣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