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官”者,手握權力的雙刃劍,當謹記“畏法度者最快樂”這句名言。
當今社會,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催生著金錢對當權者的誘惑,有的人什么錢物都敢要,什么朋友都敢交,什么地方都敢去,什么都“無所畏”。經不住誘惑的諸公自然沒有好下場,究其根源,恐怕就是心中少了個“怕”字。
而“畏法度”的人最快樂,就在于他心存畏懼,不違法律和社會道德,遵守“游戲規則”,因而他能夠按照自己的信念自由地生活。
社會的結構像一個網絡,紛繁復雜。然而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定位”,都有義務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在其位、謀其政、負其責,做一個想干事、能干成事的好干部,這是為“官”者的本分。如若逆而行之,無視法度,恣意妄為,則人民的監督與懲罰一定不會放過他。
為“官”者應心中有“怕”,“怕”是一種修養,一種素質,一種正氣。這個“怕”,不是謹小慎微,而是謹言慎行,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在喧囂紛擾的世界里,面對種種誘惑,每一個黨員干部要認認真真做官,清清白白做人,心中有一個“怕”字,畏法度,恐懼生;恐懼生,道德存;道德存,則快樂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