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解決失地農民就業問題
合川江城工業園區千方百計解決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
建立就業信息平臺。一是建立勞動力資源庫。根據轄區內失地農民勞動力結構狀況,建立和完善勞動力資源庫。二是建立企業用工資源庫。在廣泛收集轄區企業用工信息的基礎上,適時發布用工信息,協助企業招聘員工。三是建立市場信息庫。依托本市勞動力市場,建立合川市外勞動力市場信息庫,指導、組織園區失地農民到市外就業,有計劃地進行勞務輸出。
建立健全就業培訓機制。大力實施以職業指導、崗前技能、實用技術為主要內容的失地農民技術培訓工程,完善對轄區農民的優先培訓、優先上崗的培訓就業制度,已對近700名失地農民進行了崗前培訓。
完善就業配套服務體系。妥善處理企業與上崗農民之間的糾紛,指導用工單位與上崗農民依法簽訂用工合同及工傷保險750份。
(合川市委組織部)
榮昌:建立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
“我再也不為領不到工資而發愁了?!币晃晦r民工高興地說。最近,榮昌縣建立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使農民工的工資有了保障。
該縣針對施工企業經常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問題,由縣建委牽頭建立了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要求企業在辦理施工許可證時,必須向建委按工程總投資的2%交付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如遇企業拖欠工資,農民工可向縣建委申請并按程序從保證金中領取。
為有效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和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同時出臺的還有工程竣工公示制和企業不良檔案登記制度。在工程竣工公示制中,要求凡有農民工反映未得到工資的工程不予驗收;在不良企業檔案登記制度中,如反映有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現象,其不良檔案將作為年度資質審批不合格的條件之一。同時,縣建委還對農民工投訴的9家在縣建筑公司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案件進行查處,為120名民工追討回拖欠工資19.67萬元。
(榮昌縣委組織部)
永川:資助500名貧困生
永川市財政局確定張某等50名貧困學生為黨支部的捐助對象,像這樣得到捐助的貧困生在永川市有500人。
永川市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推出“六個一批”,即解決一批貧困家庭住房難的問題,解決一批貧困戶就醫難的問題,解決一批貧困家庭子女入學難的問題,解決一批下崗職工就業難的問題,解決一批農村群眾行路難的問題和解決一批貧困戶致富難的問題,切實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困難。通過層層把關、逐級推薦、遴選上報,永川市委先進性教育活動辦公室和永川市文明辦確定了500名愛心助學對象。最近,這批愛心助學對象已與永川市級部門黨支部一一“對接”。
(永川市委組織部)
巫山:查閱“紅頭文件”不再難
“如今看紅頭文件方便多了?!弊罱?,巫山縣巫峽鎮文化小區居民龔臺偉拿到3份所需文件復印件時,高興地說。他為了弄清自已的移民安置補償政策,到縣檔案局現行文件利用中心查閱服務大廳,很快找到文件原本。
為讓老百姓方便查閱文件,巫山縣采取了四項措施:一是將需要基層單位執行和人民群眾知曉的政策性、法規性、公益性、服務性等非涉密文件及公開發行的政策法規選編、政務公報等全部進行清理,尤其是將群眾關心的移民、勞資、低保等熱點文件資料進行整理,形成方便查閱的各類專卷。二是專門整修一間250余平方米的現行文件查閱服務大廳,將文件資料集中擺放在大廳里,每天安排專人值班,免費給群眾提供查閱服務。三是規范現行文件利用中心咨詢、收集、查閱等制度,各個部門都落實專人負責現行文件的及時報送和過期文件的及時廢止。四是形成查閱反饋機制,將群眾就查閱文件所提意見和所遇困難,及時反饋給有關部門,方便了解民情民意,有針對性地開展便民服務。
(巫山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