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清瘦、嗓音低沉。即使穿著制服,人們也很難把他與英武的警察形象聯系起來。然而正是這位其貌不揚的普通人民警察,以自己頑強的意志和毅力,讓生命之火熊熊燃燒——他叫張建國,身患鼻炎癌長達15年。
1994年9月,張建國調入黔江縣(現黔江區)公安局法制科工作。同事們發現,他總是隨身攜帶一只黑色皮包。當時大家都感到不解,并善意地與他開玩笑。張建國總是微微一笑,不作解釋。后來同事們發現,他那只神秘的包里沒有別的,只是一壺冷開水、一瓶薄荷油和一大卷衛生紙。原來,這些都是他對付病魔的必需品,一旦鼻子出血,就得緊急處置。早在1990年4月,張建國在西南政法大學學習期間,就查出患有鼻炎癌。一系列放射治療,使他身體干瘦如柴。由于鼻腔干燥,血管脆弱,稍不注意就會流鼻血。
法制科當時加上他只有3名同志,既要負責全縣收容審查、刑事拘留、勞動教養及治安案件的審核把關,又要承擔行政復議應訴、法制宣傳等工作,每人年均審案達350余件。如此繁重的工作量,對一名身強力壯的人來說都是超負荷的,但張建國到新單位后,從不提及自己的病情。他不想讓領導和同志將他視為病人。
張建國的病情要求他必須注意休息,但他恰恰是一位為了工作不顧一切的“拼命三郎”。他身患重病15年來,基本沒有休過節假日。同事們仔細地給他算了一筆賬,他的加班時間加起來,相當于平常人5年的工作時間。15年來,這位天天被病痛折磨的民警,足足比正常人多工作了5年。
他在與時間賽跑。
與時間賽跑的張建國,更加看重生命的質量。
有一年年底,原黔江縣黃溪區發生一起毆打無辜群眾和當地民警的流氓案件。當此案進入審核階段,兩名犯罪嫌疑人的親友打聽到張建國是此案的審核人時,便托人到張家說情,被張建國當場嚴辭拒絕后,他們不甘心,又托張的一個朋友前來勸說:“先交5000元保證金,只要在你們法制科這道環節能過關,事后還將重金酬謝。”話未說完,張建國就斷然拒絕:“對不起!這個人情我不能給!”最后,法制科依法提請檢察院批捕。
還有一次,張建國的一個老鄉到他家來“串門”。一陣寒暄后,老鄉說明了真實來意——為一名犯罪嫌疑人說情!老鄉說:“看在老鄉情面上,最多給個治安處罰。”張建國耐心地向老鄉講解了有關法律規定,表示只能嚴格按法律程序辦事。臨走時,老鄉將一個小紙包硬塞給張建國,連說:“小意思,小意思。”張建國急忙追出100多米,把小紙包還給老鄉。見張建國如此不留情面,老鄉只得悻悻離去。
“只有合法的勞動所得,用起來才心安理得。”張建國堅守著自己的金錢觀。
不該要的錢一分都不能收,該要的錢,他有時也拒之門外。
有一年初夏,張建國因多次參加追捕行動,勞累過度引發嚴重的血小板減少癥。局里為他籌集了1萬元經費,讓他到重慶某大醫院檢查治療。見初步檢查結果為“未見異常”,張建國二話沒說,馬上返回黔江,把1萬元一分不少地退還給了單位。有人好意地提醒他說:“有的人千方百計想把單位的錢往自己腰包里揣,你倒好,給你錢你還不知道怎樣花,何況你身患癌癥,療養一下也說得過去呀!”他卻說:“局里經費緊缺,我怎么能亂花呢?”
1999年7月13日,時任重慶市公安局長的陳邦國得知張建國的事跡后,十分感動,托人代表他去看望張建國,并以個人名義捐贈了1000元。在感激之余,張建國想到的卻是那些因工傷殘的警察戰友。第二天,他把那1000元連同自己獲得的1998年度“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獎金1000元,轉贈給了市公安局“因公傷殘犧牲優撫基金會”。
張建國的妻子有一次在出差途中遭遇車禍,經有關部門裁定,應由責任方駕駛員向其妻支付醫藥費、誤工費和護理費共計2600元。當張建國了解到那個駕駛員家庭經濟十分困難后,通情達理地與妻子商量,決定不要這筆賠償費了。那個駕駛員逢人便講,他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好心人。
由于全身心撲在工作上,張建國很少有機會回酉陽去看望一下年邁的父母,很少有機會陪妻子逛商場,很少有機會陪小兒子去游樂場玩一玩。
一個秋雨綿綿的日子,妻子出差了,張建國要到距城區70余公里的黃溪調研。行前,他在家里給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留下5元錢。中午1點,放學回家的兒子見爸爸久未回家,便給他打電話。他在電話里對兒子說:“爸爸有事在鄉下,你拿爸爸給你留的錢出去吃點午飯,爸爸下午就回來。”懂事的兒子默默地放下了聽筒。晚上9點多,張建國趕回家,發現兒子已伏在沙發上睡著了,還發著高燒,旁邊的茶幾上,放著一個空空的方便面碗,兒子手中緊緊捏著要他簽字的作業本。張建國只感到鼻子一酸,飽含愛憐與歉意的淚水,滴落在孩子紅撲撲的臉上……事后,妻子試探著問兒子怎么看待爸爸時,兒子想了一會兒,說:“我喜歡工作中的爸爸,但是我不喜歡生活中的爸爸!”多么純真而又讓人心酸的話語,這既是一個兒子對父親的表揚,又是對父親的責備!
雖然身患癌癥,雖然身在平凡的崗位上,但張建國卻讓自己的生命像一團火一樣,熊熊燃燒,煥發出耀眼的光芒。近些年來,張建國先后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公安二級英模”、“全國優秀人民警察”、“重慶市優秀共產黨員”、“重慶市勞動模范”等眾多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