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兒,要爭氣,好好念書,才對得起你的親人?。 比f盛區石林鎮茶園村貧困村民吳光林每天早上都要這樣叮囑女兒。他口中念叨的“親人”,就是萬盛區人大機關的黨員干部們。
春節前夕,老實巴交的吳光林正在為孩子是輟學打工還是繼續上學拿不定主意時,區人大機關的黨員不但給他送來了年貨,還承諾資助孩子上學,直到大學畢業。
到矛盾最多的地方去!這是萬盛區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提出的要求。
教育亂收費,貧困學生上學難,是群眾最關注的一個焦點。在萬盛區委的統一部署下,區級黨員領導干部分頭領隊,深入全區中小學督促檢查,清理亂收費12萬余元,為480余名貧困生發放了課本。景星鄉南門村兩名15歲的大齡小學生在拿到新書后,紅著雙眼說:“謝謝叔叔……”看著衣衫襤褸的孩子,區委書記張遠林的心情十分沉重:“全區還有這么多的山區群眾生活在溫飽線邊緣,共同致富的道路還很漫長!”
“看病貴、看病難,病了不醫命不全,醫了又要窮十年,難、難、難!”這是流傳在石林鎮茶樹村的一句“順口溜”。今年2月,茶樹村村民成克志感覺有些頭疼,以為忍一忍就沒事了,可是,第二天就開始嘔吐起來。區衛生局流動醫療服務小組的醫生聞訊后,上門給他進行了檢查,發現他患的是具有傳染性的流行性腦膜炎。在醫務人員的再三說服下,他終于到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成克志在出院的時候,流著眼淚對醫生說:“謝謝你們,要不然,家里人就要給我燒‘清明紙’了。”
為切實解決農民的“看病難”問題,根據區委的要求,區衛生部門先后投入30多萬元,加強各鄉鎮衛生院的基礎設施建設,在全區所有行政村設立醫療點,組建了4支流動醫療服務小組,巡回為群眾提供醫療服務。
征地拆遷補償和煤礦采空區補償一直是群眾意見比較集中的問題。萬東鎮蓮池村村民楊某就為此多次組織群眾集體上訪。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以來,黨員、干部多次上門反復做工作,最后終于說服他主動配合拆遷。楊某感慨地說:“說實在的,以前我帶頭上訪,確實是因為對政策不了解,現在我曉得了,黨和政府是不會拋棄我們的?!?/p>
在區人民醫院家屬區,一些住戶私自搭建了不少窗架,危及行人安全。區建委(規劃局)決定進行整改。得知消息后,住戶們揚言,誰來拆,就要誰的命!住戶龔某還對去進行調查的黨員楊正祥破口大罵:“共產黨不是說要維護群眾利益的嗎?我自己出錢搭架子,這是我的家務事,哪個敢來干涉,我就給他白刀子進,紅刀子出……”面對這一難題,區建委(規劃局)黨委決定先做通群眾思想工作,再進行整治。于是,機關24名黨員挨家挨戶上門走訪,終于做通了住戶的工作,對居民進出通道進行了徹底改造,消除了通道安全隱患,使這一歷時半年的糾紛得以妥善處理。
為了全面摸清情況,把矛盾解決在基層,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以來,區委組織了120名后備干部,深入群眾,宣傳政策,解決問題。區里在各鄉鎮設立急難事務接待室,方便群眾投訴。區司法局為每個鄉鎮派駐了1名專職司法員,為群眾提供免費法律服務。區水利局派出由4名黨員組成的工作組,先后10余次遠赴綦江、南川、貴州等地,幫助480余名農民工追回水利工程業主拖欠的200多萬元工資……
迎著矛盾走,到矛盾最多的地方去,從群眾最急最盼的問題抓起,從群眾意見最集中的問題改起,萬盛區的先進性教育活動,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