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初春,斯坦因帶著探險隊離開新疆精絕國古城遺址后,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又進行了幾次發掘,結果收獲不大。4月初,探險隊來到玉龍喀什河畔。在這里,斯坦因聽說,和田東北的沙漠中,還有幾處古代遺址。他的心,又怦怦地跳了起來。
很多人得了熱冷病
4月7日,斯坦因帶著探險隊奔向位于今洛浦縣西北17公里處的阿克斯比爾古城遺址。在這里,斯坦因只挖了幾英尺,就挖出一堆佛陀雕像殘片。他斷定,這是一處古廟遺址。遺憾的是,這里除了雕像碎片,還是雕像碎片。
于是,斯坦因奔向了不遠處的熱瓦克寺廟廢墟。
在維吾爾語中,熱瓦克的意思是樓閣。這里有聳立的土塔,還有一座坍塌的大佛塔,所以當地人給它送了一個熱瓦克的名字。
熱瓦克遺址離玉龍喀什河只有11公里。這讓斯坦因感到高興。他估計,這里的地下水很淺,容易打井,可以解決大批民工的吃水問題。
第二天,大批的民工到了。
斯坦因把民工分為兩撥,一撥人掘井,一撥人立即在四方形的大院中狂挖起來。
掘井工作非常順利,只挖了兩米,清澈的淡水就汩汩地冒了出來。
大院中的發掘工作,卻頗費了些工夫。
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春天,是暴風季節。有時一場沙暴,會給探險隊帶來滅頂之災。一連幾天,熱瓦克遺址周圍大風不止,到處黃沙彌漫,天空一片昏暗。人睜不開眼睛,嘴中、耳中、鼻孔中灌了不少沙子,人人感到呼吸困難,氣悶難忍。
發掘中,最可怕的還不是沙暴,而是火辣辣的太陽。沙暴一停,太陽出來,到處滾燙。到了晚上,氣溫急劇下降,大家又凍得牙床打戰。一冷一熱,很多人得了熱冷病,咳嗽的不停地咳嗽,發燒的一個勁兒發燒,個個痛苦不堪。
僥幸的是,斯坦因帶了不少奎寧。奎寧對當時的新疆人來說,是罕見之物,也是治病的特效藥。他給病人服用大劑量的奎寧,較好地控制了病情。
一個恐怖的決定
突然,傳來哐的一聲。一個民工的砍土鏝,砍在了一尊佛像頭上。
“停!”斯坦因大叫一聲。
他蹲下來,用手刨了幾下沙子,砍破的佛像頭露出來了。
斯坦因激動地站起來,指著挖開的沙溝,說:“有雕塑,小心挖。”
民工們小心翼翼地挖起來。
很快,院墻上裝飾的一排雕塑,從沙子中露了出來。接著,斯坦因又發現,院墻兩面,全是巨大的泥灰雕塑。這些雕塑,有佛陀,有菩薩,個個表情豐富,栩栩如生。
從挖掘現場看,這些雕塑,原來都是彩色的,因埋在地下太久,大部分顏色都脫落了。
斯坦因數了一下,僅東南墻和西南墻下挖出的大型雕塑,就有91尊,最高的佛像,達2.5米以上。此外,還有大量的小型雕塑。
在這里,斯坦因發現了許多有趣的事情。
有的佛像左膝上,貼了一塊金箔。對這種現象,一開始,斯坦因不理解。后來,他查了玄奘的《大唐西域記》,才知道,這是唐代和田媲摩一帶流行的風俗。當地人認為,人的什么部位疼痛,給佛像的什么部位貼一塊金箔,疼痛就會立即消失。在佛像左膝上貼金箔的人,一定是左膝疼痛的人。
在一些佛像底座和身后的墻洞、腐朽的木板縫中,發現了近百枚漢代五銖錢。這給認定這批雕塑的年代和文物價值,提供了依據。佛教傳入中國后,信徒一直有向佛像供錢的習慣。據說,把銅錢放在佛像周圍,可以求得佛的保佑。在部分佛像周圍發現大量的五銖錢,而沒有發現漢代以后的錢幣,說明一部分雕塑,在漢代或漢代稍后一點的時間,就屹立在這里。
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無論歷史多么悠久,公元前后兩三個世紀期間的雕塑,都是無價之寶。
更重要的是,這些雕塑太精美了,一些雕塑的藝術價值之高,令斯坦因瞠目結舌。
在西南墻內側的雕塑群中,有一尊穿著富麗長袍的菩薩像,如真人大小。菩薩身上的長袍,如紗如綢,似乎隨風而動,長袍下擺上的紋飾,更是精美絕倫。雕塑技巧還表現在菩薩胸前和手臂上的珠子上。那些珠子,一顆顆玲瓏剔透,美侖美奐。
雕塑太美了,也太大了,要運走是不可能的。
斯坦因決定清除雕塑周圍的沙子,拍照后重新埋入地下,將來有條件的時候,再讓它重見天日。
巨大的雕塑,原來都有支架,由于地下埋的時間太長,支架全部腐朽了。雕塑之所以站著,是有沙子作依托。如果挖掉雕塑周圍的沙子,雕塑就會倒塌。可是,不挖掉沙子,又無法給雕塑拍照。
斯坦因陷入了兩難境地。
拍照重要,還是保護雕塑重要,本來是個十分簡單的問題。可是,在這個十分簡單的問題上,斯坦因頗為躊躇。
經過一番猶豫,斯坦因做出了任何一個有責任心的學者都不敢做出的決定:挖去雕塑四周的沙子,拍照!
這個決定的恐怖之處,在于把拍照片放在了保護雕塑之上。以犧牲文物為代價來給文物拍照,這是任何一位有責任心的文物工作者所不能容忍的。
為了出人頭地,為了改變自己在印度、英國的地位,他什么都可以放棄,什么都可以不顧。
斯坦因的想法非常簡單。由于佛像太大了,運不到英國去。給幾百尊佛像拍照,可以向世人證明,他發現了什么。至于他保護了什么,他不會作為一個重要問題來對待。因為他發現了什么,可以給他帶來榮耀;至于他保護了什么,特別是在中國的新疆保護了什么,在當時的英國和印度,沒人為他評功擺好。
想到了真正的葬禮
在清除雕塑周圍的沙子時,為了防止雕塑倒塌,也為了讓雕塑能夠站幾秒鐘,以便拍照,斯坦因讓民工在佛像上拴了繩子,四下拉緊。
雕塑太脆弱了。有些雕塑的下部,已經發潮后變酥。盡管一些雕塑有繩子拉著,但是,雕塑周圍的沙子一旦清除,慘案就接二連三地發生。
這里轟一聲,一尊佛像倒塌了;那里喀嚓一聲,佛像的胳膊斷了。
在場的民工,大都是穆斯林,不信仰佛教。可是,在這一望無際的沙漠中,挖出數百尊形態各異的佛像,他們的心中,還是瘆得慌。每聽見佛像倒塌時發出的響聲,他們的心就猛地抖一下。
一尊雕塑倒進沙坑,很像人的尸體栽進沙坑。在場的民工,看著倒下的雕塑,個個心里發毛。
拍照特別費時。4月18日,整個遺址的勘察和拍照工作基本結束。在這里,斯坦因拍攝照片總長度超過了300英尺。
由于缺乏發掘雕塑的物質準備和專業人員,盡管斯坦因一再叮嚀民工要小心,但是,雕塑的損壞,仍然非常嚴重。有的雕塑,已經慘不忍睹。
熱瓦克古廟遺址太大了。要全面發掘這個遺址,沒有幾個月的時間和相當龐大的經費,是不可能的。斯坦因決定將一部分小型雕塑和部分中型雕塑的頭部帶走,其他雕塑原樣埋好。他在《沙埋和田廢墟記》中寫道:“這是一種令人傷感的任務,叫我想到真正的葬禮,真不忍心看著把已經挖出來的塑像,再一個又一個地重新掩埋在若干世紀以來掩蔽它們的沙漠中去。”
可惜,1906年9月14日,當斯坦因帶著探險隊第二次來到熱瓦克古廟遺址時,這里已是滿目瘡痍,幾百尊精美絕倫的佛像已被人毀壞殆盡。原來,斯坦因在這里挖掘后,招來了大批的尋寶人。他們在斯坦因挖過的地方挖掘,并且鑿破了東南圍墻,那些罕見的泥塑佛像全都毀了!
斯坦因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沒有想到,自己的瘋狂挖掘,會招來那么多的尋寶人,會給熱瓦克古廟遺址帶來滅頂之災。他在《西域考古圖記》中傷心地寫道:“我上次發現它們(東南圍墻)之后曾特意用沙子掩埋過,現在卻證明是徒勞的了。還有那些當時挖掘出的有價值的和田雕塑藝術品(佛像),所有能存到今天的,恐怕只有我當時拍的那些照片了。”
是的,只有那些黑白照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