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市原市委書記馬德受賄17次,“賣官”就有12次,受賄人民幣233萬元,美元5萬元。他一邊大肆賣官,一邊卻又“大力推進”制度建設,什么堅持完善“干部考察預告制、干部任前公示制、常委會投票表決制”,實行“推薦責任制”,推行“領導干部廉政述職制”等等。貪官也抓制度建設,讓人有點搞不懂。看了他受審時的升遷圖和“食物鏈”方才明白,貪官玩的是“制度建設秀”。
貪官的制度建設,是建給上面看的裝潢。2000年,當社會上聲討腐敗之禍,輿論界痛陳制度之失時,馬德在綏化領導制度建設新潮流,一個個制度閃亮推出,上報下發。上面一看,綏化緊跟黨中央反腐敗的戰略部署,思路清,步伐快,標準高,提供了制度建設的新經驗。一個制度建設的先行者,善抓根本的篤行者,難道不是一個好領導干部么?馬德用漂亮的制度裝潢了工作門面,贏得了領導的好感。貪官的“制度建設秀”,讓他秀到了政績。
貪官的制度建設,是設給下面鉆的圈套。下面的干部雖然在“廉政責任狀”、“推薦責任書”上簽了名,送到組織部門存了檔,但不會在心里存檔的,他們還是要向馬德送錢買官保官的。因為如果信了馬德紙上的制度,準備公平競爭而不再暗里送錢,那就當不成或當不長“顯官”與“肥官”。馬德的“制度建設”腐蝕了制度的剛性,增長了潛規則的霸性,讓下屬們鉆進了他口是心非、大奸似忠的圈套,對制度建設造成非常有害的誤導,直接的后果,是毀掉了一批干部。而隔了好多層的老百姓,則會莫明其妙地走進他的倡廉圈套。瞧瞧那么多好制度,人家馬德真是改革書記反腐書記啊。貪官的“制度建設秀”,讓他秀到了贊譽。
貪官的制度建設,度的是下級的鈔票,制的是自己的恒產。定制度,提要求,不過是他賣官的障眼法,腐敗的遮羞布。制度建設是源頭反腐的根本途徑,馬德又推行制度,又推銷官帽,看似矛盾,其實是“一官兩制”各有妙處。自己推行制度,當然會留下活扣,以便暗渡陳倉,加之解釋權在自己,又可為我所用。即便上面統一規定了干部選拔任用條例,身為一把手,有先選的機會和內審的程序,仍可以像李鐵成“端盤子”那樣,把花錢買官的人放進盤子端上桌面去,足赤完人般的考察意見一大堆,還能不通過?誰能想到按制度選拔干部竟掩蓋著借制度買官賣官?貪官的“制度建設秀”,幫他安全搞腐敗,秀足了鈔票。
貪官的“制度建設秀”告訴人們,制度建設不僅僅是建立健全制度本身,更重要的是健全完善一套機制,保證制度嚴格執行。否則,制度的制定者和約束的對象就能避開制度我行我素,拋開制度為所欲為,使制度變成一紙空文。診斷出“制度建設秀”的癥狀和病因,在薄弱環節上亡羊補牢,建設好嚴管公權的剛性機制,制定好可以細化量化、易于操作的實施細則,防止腐敗的花樣翻新,才能從源頭上堵住產生腐敗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