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月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稱SFDA)公布了《營養素補充劑申報與審評規定(試行)》等9個相關規定,上述規定于2005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有關人士了解到,上述規定不但會進一步推動對消費者健康的保障,而且將對保健品生產企業帶來深遠的影響。
7月1日正式實施
上月底,SFDA發布了《營養素補充劑申報與審評規定(試行)》、《真菌類保健食品申報與審評規定(試行)》等8個規定,上述規定于2005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
在《營養素補充劑申報與審評規定(試行)》中,SFDA公布了24種可作為營養補充劑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名單,包括可用于產品的最低和最高用量。
新規定針對缺乏人群在上述名單中,有關人士發現一個非常明顯的變化,就是我們常用的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用量大大增加。比如,成年人過去的維生素C推薦攝入量一天不超過100毫克,而上述規定中,最高用量可達500mg/天;又如鈣,上述規定的最高用量達到1000mg/天,也大大超出原來的推薦量,變化最大的是維生素B,推薦攝入量是1.2毫克/天,而上述最高用量達到10毫克/天。
我國對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服用實行的是推薦攝入量,所有人都以此為標準。而對上述營養素缺乏的人群,國際上通行的是《國際食品法典》給出的用量,大大高于現行的推薦攝入量。
這不僅僅是為了與國際接軌而增大用量,而是為了更科學地實現保健作用。因為推薦攝入量只是適用于普通人群一般情況下的用量,而新規定的營養素補充劑用量是針對缺乏人群的用量。
業內一些人士認為,由于中國消費者對營養補充劑這一概念還不太了解,因此,上述規定的出臺,對保健品行業意味著新的機遇。這里有兩層意義:一是企業可針對營養素補充劑開發市場。目前在國內,營養素補充劑市場還不夠成熟,而且基本上是國外品牌占的份額較大。
第二個意義在于,由于營養素用量的加大(專家解釋即便加大用量也是在安全范圍內的),這意味著其效果也將明顯加強,對亞健康的人群而言,就意味著保健品的作用越來越顯著。過去人們老抱怨保健品作用不大,這與本身添加的營養素的用量小也有很大的關系。以維生素為例,每天十幾、幾十毫克的攝入量,跟吃青菜、水果差不多,不能滿足營養缺乏人群的需要,也就影響了產品的效果。
碘未被包括在名單中
同樣是上述名單,有關人士發現碘被排除出名單,而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碘也是作為營養素而加入食品、保健品中的。據權威人士介紹,這是充分考慮到中國的國情的結果。由于我國強制在食鹽中加碘,而食鹽是每個人每天都會食用的,一些地區甚至還出現碘超標的人群。因此,沒有必要再在營養素產品中加碘了。
專家解釋,碘被排除出中國營養素補充劑名單,不是說產品中不能含碘,而是不需要另外加碘。而對碘在食品中的含量,國家已經有相關的質量標準。
⊙ 相關連接
中國鼓勵發展營養補充劑
我國公眾營養改善總體方針最近出臺,“公眾營養改善工作應以食物強化為切入點,同時大力提倡、宣傳科學合理的膳食攝入結構,并鼓勵發展針對特定人群、特定地區、特定需求的優質低價的營養補充劑。”
營養補充劑不僅是對人體營養需求的補充,也是對食物強化方式的重要補充。今后公眾營養發展中心會更多地組織開展公眾營養知識的宣傳普及活動,采取實際措施改善公眾營養狀況。據悉,政府有關部門、相關行業協會和各方面專家已經選擇出一批技術力量強、生產管理嚴格、消費者口碑好的名牌企業作為食物強化的試點單位。如今這些試點企業的營養素強化產品已經或即將批量投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