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以來酒和人們結下了不解之緣,飲酒已成為國人生活中極不可少的重要內容。以當今而論,友誼少不得酒,愛情也少不得酒;節日少不得酒,休閑也少不得酒;慶功賀喜少不得酒,解憂消愁也少不得酒;婚喪嫁娶少不得酒;經濟往來也少不得酒;迎尊送貴少不得酒,甚至調轉、升遷、祝壽、開業、搬家、參軍、入學等等幾乎都少不得酒。難怪一打開電視,酒便像滔滔海水一般撲面而來。
據說全國有多少條江河溪流,就有多少家酒廠;有多少家酒廠,就有多少塊金牌。
最近查閱資料,從《人民日報》上看到,每年淹死在酒杯中的人,遠遠超過了淹死在大海中的人;被酒水沖走的財富,也超過了被洪水沖走的財富。
那濃濃的散發出強烈醇香的烈酒,像一位妖冶的婦人脈脈含情;醉意終于撤掉了人們理智的哨兵,也撕去了某些道貌岸然的假面,給膽小鬼壯了一個斗大的膽子;說慣假話的人常常只在此刻才吐些心聲。如此說來,酒是健身的良藥,也是害人的“禍水”。有多少人抵擋不住酒的誘惑,被“麻翻在地”斷送前程。貪杯誤事,喝壞身體者有之,酒后打架鬧事者有之,酒后出車禍者有之,酒后泄露機密者有之,飲酒過量造成死亡者有之……從這些丑態百出現象看出,人借酒膽、酒后無德,是釀成許多災難之源,是家庭和社會安定的大敵之一。
可惜太多的人不以為戒,當今飲酒之風愈演愈烈,酒歌、酒辭、酒令、酒廣告、酒文化席卷全國??芍^無酒不成席,無酒不辦事,無酒簡直不可想象。
釀酒的為了掙錢,賣酒的也是為了掙錢,為酒大作廣告的還是為了掙錢。可是誰來算另一筆賬,每年酒廠用掉了多少糧食?酒精惹出多少災禍?又毀掉了多少原則,從而使國家和人民遭受了多少沉痛的損失?
但是,依我看,發明酒的人并無罪過,也怪不著酒。因為酒也是人間煙火不可或缺的東西,也有益人養人的一面,慶功賀喜若少了酒,便少了若干興致和樂趣。但需節制,飲而有度。什么“感情淺,舔一舔;感情深,一口悶;感情鐵,喝出血;寧可傷身體,不可傷感情”,不要把野蠻愚昧誤為豪放,也不要把酒鬼逞能當做友誼。
醉酒,大多數情況是由勸酒和賭酒造成的。先是勸,后是賭。這樣下去,結果自然是可想而知了。應該明白,從酒仙到酒鬼,其實只有一步之遙,何去何從,根本的還是取決于喝酒人本身。怪酒有過,那是沒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