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本刊編輯部
執行/蔡 霞
2006年4月21日,上海市出臺了《關于本市理發足底按摩和泡腳行業若干規范意見》,這是國內首部規范足底按摩和泡腳店的地方法規。同時,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也表示國內首部有關足浴市場監督管理的地方標準《足浴場所衛生標準》也即將出臺。
據統計,上海市經過工商登記進行注冊的足浴店有4800余家。足浴在全國其他地方也可謂是遍地開花。2005年一部名為《腳都》的小說更是將湖南長沙冠以“腳都”的封號。且長沙流傳著這么一段笑話:拿一張北京地圖,用筆點三下,很有可能點中一個廳局級單位;拿一張上海地圖,也用筆點三下,很有可能點中一個世界前500強在滬的分公司;而拿一張長沙地圖,還用筆點三下,居然戳中了三個洗腳城!話語雖然夸張,卻生動描述了長沙足浴按摩業火爆的程度!更有人將“足浴”列為長沙的經濟產業。
最早發現有關足部按摩的文字記載是古埃及的蘆葦上的文字記載,4600年前在金字塔中有一幅奴隸為巴路王按摩腳的壁畫,巴路王問:“為什么這么痛?”奴隸答:“疼痛之后你就知道有什么效果了。”
古書《瑣碎錄》中曰:“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
蘇東坡詩句云:“主人勸我洗足眠,倒床不必聞鐘鼓。”
南宋大詩人陸游留有:“洗腳上床真一快,稚孫漸長解燒湯。”
貴為“天子”的乾隆皇帝信奉“晨起三百步,晚間一盆湯。”
民間有《洗腳歌》云:“春天洗腳,開陽固脫;夏天洗腳,暑熱可卻;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濕灼。”
可見“洗腳保健”是歷史源遠流長,發展到如今只是更名為“足浴”或“足部保健”了。
現代醫學表明:人足有人體心臟的某些重要特征,號稱人體“第二心臟”,“足浴”這個對人體“第二心臟”進行保健的行業,緣何到了必須規范和制約的地步,在它風起云涌的背后到底有多少鮮為人之的秘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