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3日,“第九屆北京科技博覽會2006年中國金融高峰會”在北京星河灣四季會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來自政府監管當局的領導、國際金融組織的高級官員、中外著名金融機構高層、金融市場的主管,以及一批高成長企業的領導人與會演講并參與了討論。
金融與企業謀求共贏
此次高峰會的主題為“金融開放與金融產業發展”,包括中國金融開放與金融產業發展、產權變革與投資機遇、企業融資上市等焦點課題,對于在2006年年底即將迎來全面開放的中國金融市場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對于各家金融機構來說,如何拓寬傳統銷售渠道、推出創新金融產品,將成為其比拼的焦點;對于企業界而言,如何把握機會,提升財富品質,推動企業和產業共同成長更是未來必須長期思考的問題。
宏宇集團董事副總裁梁上燕表示,金融與企業合作主要是要建立信用機制。作為社會平衡發展的機制,企業信用非常重要。2006年,宏宇集團入選北京工行、農行、中行、建行北京市分行、光大銀行和北京銀行六家聯合評選的“地產資信20強”。這表明金融機構和企業在不斷地建立和完善信用體系,對雙方來說將創造一個共贏的局面。
企業責任與國際化品質追求
科博會已經舉行了九屆,其意義已完全超越當初高新技術的內涵,而是從最初代表著地區經濟的符號,增值為一種北京文化財富的象征和北京國際化的符號,成為北京的一張耀眼的城市“名片”。它的內涵和品牌與星河灣所推崇的國際化和高品質理念不謀而合。所以宏宇集團這次牽手科博會,并親身參與感受了這場聲勢浩大的“國際財富盛宴”。
有金融存在的地方就會有風險,在地產行業更不例外。但是建立理性發展理念,最終獲得市場認可,靠的只能是品質。
一向具有前瞻性的外資在把握中國經濟和地產發展的契機時,投資物業看中的也是品質。梁上燕表示,在北京,品質的競爭并不激烈,而是太少。現在很多大資金投資團把目標瞄上了星河灣——這個連續兩年獲得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認可的“國際花園社區”金獎的高品質樓盤,就在于對真正品質的認可。而星河灣從去年10月到現在,短短半年,就已經有50多場高規格的論壇在這里舉辦。這些一般只在酒店舉辦的高規格活動,會選擇在一個樓盤來辦,也可看出公眾對品質地產的認同。
創新要有國際化視角
梁上燕認為,金融機構需要創新,企業也不例外。但是創新應該要有國際化的視角,畢竟社會是個高度開放的社會。所以地產行業想要打造國際化社區,不能只把它作為追求的一個方向,一個理想,而是要把眼光瞄向國際,這樣才能為國際化的人士提供達到國際標準的樓盤,為國際化人士提供高素質的物業管理服務。星河灣既是在打造一個國際化的社區,又是在打造城市的一張名片,更是希望把高品質和國際化的理念打造成民族地產推向世界。
全球一體化迫使企業接受國際化洗禮,如摩根士丹利、美林、荷蘭ING集團進入中國,參與房地產投資領域的合作,正逐漸影響著中國地產行業格局。
對國家、對企業、對社區是否國際化的評價標準正在改變。原來,如果你看到巴黎或者北京走著許多外國人,可能就會認為這個城市已經國際化了,而現在,是否國際化要看城市的人群是不是具有國際化素質。
星河灣客戶近八成有海外生活工作經歷,其中10%是國際家庭。他們擁有國際視野。有數千位頂級人士光顧,包括政要、企業家、大使等。這也折射出一個縮影,中國國際化社區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