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起多好啊/愛同事,就等于愛自己/好設計就是好生意/在市場極其不好的情況下,勝者依然通吃/市場淘汰不努力的企業,企業淘汰不努力的員工……”在正邦的書架上、門上、辦公區一角的墻上,貼滿了大大小小這樣的字條。這是正邦的“條子文化”,也正是正邦品牌識別機構(上海/北京)董事長兼創意總監陳丹獨特的個人氣質在公司的管理工作中留下的鮮明痕跡。
藝術情懷+現代管理
陳丹致力于自己的設計事業,在中國的藝術設計界取得了公認的成就。他在2005年底榮獲“2005中國設計業十大杰出青年”稱號,他為中國電信、中國網通、北京銀行、國民人壽、經濟半小時等各大企業和電視欄目設計了品牌形象。
同時,作為一個知名設計公司的管理者,陳丹所執掌的正邦公司處處體現著他的獨到的經營管理理念。無論是公司的“文學化”管理方式,還是融匯其中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無一不是陳丹的心血打造。
三步發展成就正邦
正邦在14年的發展中,通過陳丹的悉心管理,進行了幾個跨越式的發展:
第一步是“文化人作坊模式”。當時正邦公司處于起步時期,力量比較薄弱,員工數量也比較有限,陳丹形象地稱之為“含辛茹苦的力到階段”,這是正邦公司積聚力量的基礎階段。
第二步是“文學性思維發展模式”。通過前期辛苦的起步和積累后,公司急需一種“文學性”的管理思維,整體的氛圍比較感性隨意,通過這種“文化思維”的灌輸熏陶,員工對公司產生高度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條子文化”是這個階段最為典型的事例。
陳丹采取極為寬松的“文學化”管理方式,這種管理思想的內核來自于他一再強調的理念:尊重即管理。
這個階段,正邦真正超越了“文化人作坊”的模式,匯集了一批美術界、廣告界的優秀人才,并為他們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臺。幾乎每天中午,尤其是周六,已走的或自己創業的設計師大都會回來和大家一起踢球,交流切磋。正邦這種開放的平臺意義在于不分門派,將各路豪杰、各種思想融匯在一起。
第三步是“現代企業管理模式”。近一年來,正邦步入新的發展時期,80多人強大的員工團隊,并且形成以“品牌識別”為核心,以標志VI設計為主業,相關子品牌延伸發展的格局:例如邦品牌顧問、邦命名注冊、邦網絡、邦連鎖、邦傳媒等。正邦進行大刀闊斧式的管理制度改革,引進先進的辦公管理系統;創新分配制度,“不讓雷鋒吃虧”……以統一、理性的思維管理企業。
除了管理模式的創新,陳丹還致力于創造一個“學習型”的現代企業,“不再學習,我們就弄不懂”、“感受教育在每時每刻”,這是陳丹時常掛在嘴邊的話。
分享設計理念
曾經有過的長達七年的教書生涯,使陳丹有著深厚的“學者情結”。他努力將自己的設計思想與設計實踐同年輕的藝術青年分享,多次在清華大學、浙江商學院等學院就設計與藝術的話題與學生交流。
正邦公司也成為陜西科大、清華大學等藝術設計學院的“學生實習基地”,經常接待成批的學生們來觀摩學習,每年的寒暑假很多學生都會來正邦同設計師們一起實踐交流。
陳丹簡介:
1982年考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潢系,1986年分配至西北輕工業學院執教七年,1993年創辦正邦公司,至今打造出匯集80多名品牌策劃、設計精英的享譽業界的“正邦品牌”。
陳丹擅長表達抽象的思想和理念,用富有象征性的視覺語言符號為所服務的品牌“加分”。14年來,陳丹設計了很多標志,個人主要作品有: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鐵通、北京銀行、國家統計局、清華同方、中國文物保護、廈門國際會展中心、經濟半小時、國民人壽等標志及VI系統。六大電信基礎運營商,正邦為其中四家導入了視覺識別系統。陳丹領軍的正邦公司設計了為人熟知的夏新電子、福田汽車、星馬汽車、雅客食品、中國國旅、中國航天、中國黃金集團、中國機械工業集團、中國一重、聯想控股等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