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總書記視察廈門,看望臺商并發表重要講話,再一次表明了大陸密切兩岸經貿合作、推動兩岸關系向著和平穩定方向發展的誠意和善意”
——北京讀者
走過場的評先進
蔣 平
前不久,參加幾家單位先進的考評,聽說了兩件“怪事”。其一是某單位內部集體達成“默契”,進行每個人三年先進的輪流“坐莊”,按照“連續三年獲優可加一級工資”的公務員考核標準,該單位已有兩個人可加工資了,后因有人告狀,最終給卡了下來。另有某單位負責人,連續兩年評了先進工作者,誰知第三年評的不是可加工資的“先進工作者”,而是“優秀共產黨員”,負責人便想不通,“優秀共產黨員”還比不上“先進工作者”?于是到處疏通關節,拼命想加上那一級工資,成為很多人的笑談。
年終評先進,其本意是獎勤罰懶,起到褒獎和鼓勵的目的。隨著經濟的發展,先進者除獲得榮譽外,還能與晉升提薪掛鉤。問題也隨之變得復雜。在一些單位,笑到最后的“先進工作者”往往不是領導,就是那些人緣好的、得罪人少的、工作性質相對松閑的人。在一些部門,甚至出現了領導從大到小“囊括”所有名額的怪現象。
“政聲人去后,民間閑談時?!比绻u出來的先進有違公允,那么它所帶來的就不是力爭上游的新風,反而會消磨銳氣。
感恩的心
流 沙
江蘇鎮江有個精華書社,書社的老板是個富有愛心的人。他每年都要拿出三萬余元資助貧困學子。這樣的善行已經持續了10多年。
讓書社老板寒心的是,他共資助了200余位學子,但新年他沒有收到學子一張賀卡?!拔也恍枰麄兘o我回報,但逢年過節的,至少應該向我報一聲平安啊!”
我在鎮江呆過幾年,精華書社也曾去過。這位名叫巫美進的老板,我也有所聞。
有人說,感恩也是一種教化。這個觀點我是贊成的。感恩是可以培養出來的。孩子不會感恩,首先是教化方面的問題。
一位警察朋友講了一個故事,他們曾經為追捕一起賭博案的犯罪嫌疑人包圍了一個寓所,當時這位犯罪嫌疑人和兩個兒子在家里,警方沖入寓所,擒住了他。但警察驚訝地看到,兩個孩子對此漠不關心,只顧干著自己的事,好像此事與他們無關。執行公務的警察說,我既希望孩子們不理睬,又不希望他們不理睬。兩個孩子的“冷靜”,讓干了10多年警察的人困惑很久。
不堪擠對的自行車道
文仕全
最近聽一位北京的朋友抱怨騎車難的問題。他說在北京,自行車是越來越難騎了。有時騎著騎著自行車道突然消失了:有的新建道路干脆取消了自行車道;不少自行車道儼然成了停車場,一些人坐在那里收費,交通資源成了一些人創收的來源;自行車與汽車混行非常普遍,行人十分不安全。此言讓住在成都的我很有感觸。成都就是北京的縮影。這些年,許多市民都在嘆息:自行車難騎,自行車道“焦通”。
一是道路資源十分緊缺。市區不少街道狹窄,很多街道只有人行道,沒有自行車道。二是借道無道。由于除了機動車道就是人行道,致使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行人這三類行者共擠在一條狹窄的人行道上。成都現有電動自行車已由三年前的幾萬輛飆升至40萬輛,更加重了擁擠和碰撞的程度。三是執法不力。比如交管部門默許機動車在街面上停車,默認騎車人逆行,甚至允許機動車在一些人行道和路口處轉彎借道。也許正是因為這種累積增大的風險吧,不少人選擇了小汽車和電動自行車出行。而私家小汽車數量的猛增,又促使機動車道擴張,進而壓縮自行車道。很多電動自行車在體積和時速上幾乎與摩托車接近,但制控性能都比較差,使被壓縮的自行車道更加擁擠不堪。如此循環往復,騎自行車的人只能誠惶誠恐、戰戰兢兢,生怕與“強者接吻”。讀者來信
“胡錦濤總書記視察廈門,看望臺商并發表重要講話,再一次表明了大陸密切兩岸經貿合作、推動兩岸關系向著和平穩定方向發展的誠意和善意”
——北京讀者
走過場的評先進
蔣 平
前不久,參加幾家單位先進的考評,聽說了兩件“怪事”。其一是某單位內部集體達成“默契”,進行每個人三年先進的輪流“坐莊”,按照“連續三年獲優可加一級工資”的公務員考核標準,該單位已有兩個人可加工資了,后因有人告狀,最終給卡了下來。另有某單位負責人,連續兩年評了先進工作者,誰知第三年評的不是可加工資的“先進工作者”,而是“優秀共產黨員”,負責人便想不通,“優秀共產黨員”還比不上“先進工作者”?于是到處疏通關節,拼命想加上那一級工資,成為很多人的笑談。
年終評先進,其本意是獎勤罰懶,起到褒獎和鼓勵的目的。隨著經濟的發展,先進者除獲得榮譽外,還能與晉升提薪掛鉤。問題也隨之變得復雜。在一些單位,笑到最后的“先進工作者”往往不是領導,就是那些人緣好的、得罪人少的、工作性質相對松閑的人。在一些部門,甚至出現了領導從大到小“囊括”所有名額的怪現象。
“政聲人去后,民間閑談時。”如果評出來的先進有違公允,那么它所帶來的就不是力爭上游的新風,反而會消磨銳氣。
感恩的心
流 沙
江蘇鎮江有個精華書社,書社的老板是個富有愛心的人。他每年都要拿出三萬余元資助貧困學子。這樣的善行已經持續了10多年。
讓書社老板寒心的是,他共資助了200余位學子,但新年他沒有收到學子一張賀卡?!拔也恍枰麄兘o我回報,但逢年過節的,至少應該向我報一聲平安啊!”
我在鎮江呆過幾年,精華書社也曾去過。這位名叫巫美進的老板,我也有所聞。
有人說,感恩也是一種教化。這個觀點我是贊成的。感恩是可以培養出來的。孩子不會感恩,首先是教化方面的問題。
一位警察朋友講了一個故事,他們曾經為追捕一起賭博案的犯罪嫌疑人包圍了一個寓所,當時這位犯罪嫌疑人和兩個兒子在家里,警方沖入寓所,擒住了他。但警察驚訝地看到,兩個孩子對此漠不關心,只顧干著自己的事,好像此事與他們無關。執行公務的警察說,我既希望孩子們不理睬,又不希望他們不理睬。兩個孩子的“冷靜”,讓干了10多年警察的人困惑很久。
不堪擠對的自行車道
文仕全
最近聽一位北京的朋友抱怨騎車難的問題。他說在北京,自行車是越來越難騎了。有時騎著騎著自行車道突然消失了:有的新建道路干脆取消了自行車道;不少自行車道儼然成了停車場,一些人坐在那里收費,交通資源成了一些人創收的來源;自行車與汽車混行非常普遍,行人十分不安全。此言讓住在成都的我很有感觸。成都就是北京的縮影。這些年,許多市民都在嘆息:自行車難騎,自行車道“焦通”。
一是道路資源十分緊缺。市區不少街道狹窄,很多街道只有人行道,沒有自行車道。二是借道無道。由于除了機動車道就是人行道,致使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行人這三類行者共擠在一條狹窄的人行道上。成都現有電動自行車已由三年前的幾萬輛飆升至40萬輛,更加重了擁擠和碰撞的程度。三是執法不力。比如交管部門默許機動車在街面上停車,默認騎車人逆行,甚至允許機動車在一些人行道和路口處轉彎借道。也許正是因為這種累積增大的風險吧,不少人選擇了小汽車和電動自行車出行。而私家小汽車數量的猛增,又促使機動車道擴張,進而壓縮自行車道。很多電動自行車在體積和時速上幾乎與摩托車接近,但制控性能都比較差,使被壓縮的自行車道更加擁擠不堪。如此循環往復,騎自行車的人只能誠惶誠恐、戰戰兢兢,生怕與“強者接吻”。
名校邊的“家”
雪 兒
朋友小文夫婦從兒子出生就投資無數,眼看就要上學,夫妻二人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他們住的別墅在外環線附近,周邊大多是沒什么名氣的學校。于是他們把目光放在了徐匯區的幾所重點小學,但報名的時候被告知這些學校是不接受戶口范圍以外報名的。
托關系、找門路,辦法用盡還是沒有什么結果。最后他們在“高人”的指點下狠了狠心,在徐匯區花十幾萬元買了一個老弄堂八個千方的房子。把一家三口的戶口都遷進了這八平方米小屋,才在一所重點小學給孩子報上了名。
一個八平方的老房子,短期不會拆遷,又沒有廚衛,這樣的房子豈不是要砸在手里?我笑小文太奢侈,一個小學“報名費”居然花掉十幾萬。小文卻神秘地告訴我,這樣的房子是熱銷房,等到明年開學的時候還會有一批像他們一樣的家長哭著喊著要買呢,怎么會砸在自己手里?
等待救助
林 心
近日,小區里張貼了一張慈善倡議書,居民周家等待救助。周家的日子一直過得很拮據,夫妻均已下崗多年,妻子近日剛剛辦理了退休手續,惟一的希望是剛剛考上大學的18歲兒子。前些天,兒子竟然查出患有骨癌,家里連住院的押金都交不出,治療所需的費用對他們來說,更是一個天文數字。
倡議書貼出后,兩周時間,捐款達7540元,數字不大,但大家盡了力。居委會又替他們想出另一個辦法,向市慈善基金會申請救助。但居委會得到反饋說,只有人均月收入低于300元的家庭才有資格申請,而周家妻子辦理退休手續后,每個月能拿到600元,再加上丈夫下崗的300元,全家三人的收入剛好是900元,因此失去了救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