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鬧鬧的一個節日,帶來的是平時幾倍的銷售額,也給節后帶來了一大堆處理不完的問題。節前的傳真都是進貨通知單,而節后的都是退、換貨通知單。大量產品積壓在終端的倉庫內,經銷商每天從超市領回“孤兒”,多已衣衫襤褸,在一張張換貨通知單上排到了頭名。
這種節后后遺癥由來已久,怎么處理會更好?
關門養“狗”
養的是什么“狗”
很多人習慣于養“狗”,方法很簡單,關起門來,細心照顧。可是如果養的“狗”不止一只,那就要有技巧了。首先經銷商得了解,我們這一段養的是什么“狗”。
節日是銷售旺季,A類終端會下很多訂單。經銷商看到訂單就興奮,不管怎么樣,一律滿足。由于A類終端有規定,只進最近一批批號的貨,所以最新批號的產品都出了倉。
但廠家在這一階段提供的產品不可能都是同一批號的,總有時間上的區別,因此退貨時,A類終端就會按前后順序,將批號靠前的產品退給經銷商,不乏批號已經臨期的,更有因A類終端庫存管理不當而銷售不好的。這些積壓貨退回來也無法達成銷售了。
該養什么“狗”
知道了我們養的“狗”是什么狀況,就可以判斷哪個值得養。
每年都會有一些產品被淘汰,每年又都會有一些新品推出,主推的產品一定是廠家重點投入的產品,在節日銷售上不會出現太多的滯留情況。它們屬于朝陽產品,我們稱之為“鉑金狗”。這類“狗”不需要我們去投入太多精力,因為自有廠家負責。
去年銷售看好的產品,今年廠家不再主推,甚至準備在新年淘汰。這種產品在節日銷售中銷售不錯,終端會儲備一定數量,甚至會像往年一樣儲備很多。它們的上榜機會就更多,我們稱之為“金狗”,需要我們重點照顧。
銷售不看好、但廠家下一步會重點推廣的產品,在節日銷售中占很少一部分,我們稱之為“銀狗”,需要下大力氣去養。
注定要退出市場、市場銷售只有很少一部分的產品,依靠自然銷量維持,我們稱之為“費狗”(費錢的狗)。
從表1可以看出賣場對這些產品的歡迎程度有何不同。

不同的“狗”,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來養。特別是在資源有限的時候,總是需要特別照顧一些特別的“狗”。
根據不同類型的產品,我們需要設計出不同的促銷方案。并非節日一過就不會有銷售產生,只不過此時的銷售會相對較少,而一些企業會相對放松這一階段的促銷力量,正是我們可以抓住的好機會。
開門放“狗”
明確了方向,我們就需要“開門放狗”了。只有把產品放出去,才可能達成銷售目標。
放什么樣的“狗” “狗”有很多,我們要明確一個先后順序,先放哪只“狗”。
“鉑金狗”是廠家的重點產品,不需要經銷商去做太多的工作,所以應該先放“金狗”——廠家可能會淘汰這類產品,不再花太多代價去推廣,而作為經銷商,則可借助自己的當地資源,盡量把這類產品推廣出去。你幫助了廠家,就能在企業主推的產品上占一些先機。
福建有一個金日產品的經銷商,2001年在廠家準備淘汰千禧禮盒的時候,正好有一個團購機會。于是他們說服廠家,大量購買千禧禮盒,不但保證了銷售,還幫助廠家消化了庫存,雙方合作相當好。在以后的新品推廣中,他們占據了更多優勢。
把“狗”放到哪里
1.向上放。
向上游企業放,也就是退換貨。廠家與經銷商是戰略聯盟,他們會給經銷商提供支持,對于節日后遺癥,他們早有充分的估計與心理準備。你若沒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就向廠家求援。
每年經銷商都會向廠家退掉一些產品。其中一部分可能是在運輸過程中破損的,無法再次銷售,只要雙方合同中有此規定,那就退換;還有一部分是即期產品,你可以退,也可以自己想辦法消化。注意:此時向廠家退貨,是經銷信心不足的一個表現。慎用。
2.向下放。
這是最好的方法。向下放就是向渠道放,渠道不可能都是滿的,總有一些空缺。我們要分析這些渠道,找出我們放心的終端。
一是捆綁銷售。把最好銷的與最不好銷的做成一個組合,實行買贈優惠或是買“金狗”送“鉑金狗”,一方面算是新品上市教育,另一方面也處理了淘汰品庫存。畢竟現在節日銷售是以送禮為主。只要你的產品有足夠的說服力,反而會在淡季創造更好的銷量。
二是配合終端進行推廣,把“金狗”作為贈品,以一定的價格與終端結算,作為終端的銷售推動。節后終端都會出現一個淡季,反其道而行,在淡季加大促銷力度,不但可以拉動銷售,還能對終端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力。
3.向周圍放。
通常,一些保質期在9個月之內的產品,會被一些大終端退回。我們可以向周圍的終端,或三、四級市場放這些產品。因為這些地方的消化能力很強,對于產品的有效期要求也不太嚴格,距保質期半年之內的產品,他們大都可以接受。
如何管理放出去的“狗”
對節日壓貨產品進行的管理,與平日管理區別不大,畢竟我們提供的是合格產品。
有時,一些經銷商看到損失,會做出錯誤的選擇。我們提醒大家有幾件事一定不能去做:更改生產時間;自行組裝,新瓶裝舊酒。傷天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