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家電企業抱團對付超級終端
——近日,美的、TCL、格蘭仕等眾多廣東家電商會會員企業齊集惠州,試圖抱團以獲得對家電連鎖零售商的話語權,并成立了“廣東省家電商會空調器專業委員會”,希望借助商會力量,溝通家電企業上下游,甚至聯合起來與家電連鎖零售商談判,獲得公平條款。
澳柯瑪開始自建銷售渠道
——繼格力、TCL自建銷售渠道后,澳柯瑪近日宣稱2006年也將加強代理商、專賣店等非賣場渠道的建設,其中將增加500個電動車銷售網點。澳柯瑪承認大型連鎖賣場仍是其銷售主渠道,但若不能在平等互利基礎上合作,澳柯瑪會轉而主攻專賣店。專家指出,在2006年,大型家電企業強化非連鎖賣場銷售將成趨勢。
百威啤酒溫州潰敗
——今年,百威啤酒在溫州遭遇“滑鐵盧”,預計其銷售業績僅有2003年600萬箱的1/3。受本上品牌“雙鹿純清”及山東“青島純生”的雙重沖擊,百威在超市、酒店餐館、零售店、酒吧業店等各渠道均受到了影響。百威營運模式存在兩個弱點:其一,難以針對每個城市專門生產一款啤酒;其二,百威產品單一,物流成本相對較高,市場應變能力相對較差。
宜家中國市場失利
——一貫以向中低收入階層提供“有意義的低價格”自詡的宜家,在中國卻長明被列入高消費范疇,這種“錯位”使宜家陷入尷尬。盡管宜家計劃06年在中國開出10家新店,但目前有限的銷售網絡,令宜家無力在中國施展價格法寶。除此之外,顧客對高價格、英文賬單、額外的送貨費用多有抱怨。宜家如果改變,將承受巨大的成本之痛。
家樂福接手原樂客多一門店
——家樂福在中國以收購方式開出的第一家賣場——原樂客多上海七寶店于近日正式開業。05年,家樂福在中國新開14家門店,06年將繼續增加20家門店,創其在中國擴張的“超速度”。而沃爾瑪低調表示,由于上海賣場選址相當困難,06年在上海的開店速度不會太快。
永樂聯通分手,轉投移動
——繼近日國美與聯通達成深度合作后,永樂與上海聯通長達4年的合作也緣盡分手。02年永樂與聯通采取話費分成模式,由永樂買斷摩托羅拉V8068,捆綁聯通CDMA網絡進行銷售。然而,聯通CDMA業務發展一直不如人意,今年更是巨虧數億,永樂未能獲得預期收益,加上聯通與國美合作,打破了與永樂合作的唯一性,永樂轉投移動勢屬必然。
盛興電器被強制破產
——繼廣渠門店關張之后,1月10日04年高調進京的云南家電連鎖零售商——盛興電器被宣布強制破產,逾1億元貸款被凍結。盛興破產,更讓被拖欠貨款的近千家供貨商短期內要款無望。盛興電器在短短一年內開設了4家店面,擴張太快,而給供貨商的結款周期又短,最終導致資金供應不上。
海星巴克敗訴
——近日,上海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認定,上海星巴克公司侵犯美國星源公司及旗下上海統一星巴克公司的商標權,構成不正當競爭。法院判令,上海星巴克必須變更企業名稱,不得包含“星巴克”文字,同時向原告賠償人民幣50萬元,并登報道歉。
蒙牛南下收購友芝友
——近日,蒙牛與湖北最大的乳制品企業——武漢友芝友保健乳品公司合資。蒙牛以現金出資,友芝友以土地、設備、人員作價,共同投資2.9億元合資成立蒙牛(武漢)友芝友乳業有限公司。合資公司成立后,友芝友只作為股東存在,由蒙牛負責管理和銷售。
“長城”系葡萄酒開始差異化運作
——中糧繼03、04年收回旗下“沙城長城”、“華夏長城”和“煙臺長城”三大葡萄酒的品牌管理權、統一營銷權之后,近日,華夏葡萄釀酒有限公司正式變更為中糧華夏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此后,中糧還將對三個品牌進行差異化,強調產地特征,區別定位,以避免三個品牌手足相殘。
國產平板電視可能全行業虧損
——平板電視熱銷并沒有給彩電廠商帶來利潤的大幅增長。在無上游核心技術支持的情況下,2005年國內品牌降價在30%以上,導致企業利潤空間急劇縮小,全年行業利潤率已降到1%以下。專家預警,隨著平板彩電價格走低速度繼續超過成本下降速度,“靠虧損賭明天”的平板彩電將可能陷入全行業虧損。
金正DVD全面復產
——近日,董事長被判刑、資金鏈一度瀕臨斷裂的廣東金正集團,終于與債權人達成諒解,宣布全面復產。據悉,復產的啟動資金來源于金正品牌對外授權。金正在傳統DVD、洗衣機、MP3等八個產業,將品牌授權給其他生產商生產和銷售,除品牌聯系外,互不干涉,而金正從中賺取品牌費用和銷售分成,以此募集復出資金。
廈華徹底告別手機業務
——近日,廈華電子將其持有的19.2%聯想移動通信科技股權轉讓給聯想(北京)公司,轉讓價格7200萬元,從而徹底退出手機業務。雖然廈華表示此次轉讓是為了更專注于平板電視業務,但轉讓盈利很好的合資公司業務,廈華資金鏈狀況顯然不容樂觀。
美的動手“削藩”
——近日,美的開始了新的結構調整。其日用家電集團下屬的8個小家電業務部門變為6個,同時調整多個事業部高管人事,皆因美的傳統的事業部制弊端太多:經營主體太多,各主體間協調難;資源分散,集團整體平臺沒有用好,事業部之間協同不足,效率低;家電行業日益微利化,美的需要考慮如何向管理要利潤。
飛利浦對TCL增資
——近日,坊間傳聞的TCL戰略投資者終于水落石出,作為原TCL股東之一的飛利浦此次增資2億,其持股比例達7.46%,成為TCL第三大股東。業界分析,TCL的股權轉讓不會到此為止,將會繼續引進其他戰略投資者。
LG中國總裁年關下課
——由于銷售下滑,近日LG中國總裁孫晉邦卸任。05年為擺脫價格戰之累,LG中國開始轉型高端技術產品,重點發展平板電視和3G新一代移動電話等中期業務及以網絡家電等未來業務。然而轉型過快,品牌重塑未達預期,直接導致LG產品市場表現不佳,銷售乏力。
聯想火線換帥
——近日,隨著斯蒂芬·沃德正式離職,前戴爾高管阿梅里奧繼任新聯想CEO。此前,他負責戴爾整個亞太區的戰略及運營業務。順利完成IBM與聯想整合的新聯想,將在國際市場上由守轉攻,并將于06年2月左右在全球推出Lenovo品牌個人電腦,并通過原有的IBM渠道銷售。怎樣說服海外消費者選擇品牌知名度并不高的Lenovo,是阿梅里奧執政聯想后的第一個問題。
未來十年中國企業如何突破拐點?
——未來10年,中國企業面臨著擠身全球化競爭的一個決定性拐點:由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由創業經營到規模經濟,由財富使命到組織傳承,由中國到世界。管理學者陳惠湘8年間研究走訪了300多家中外企業,并結合多年的CEO切身體驗,近日推出力作《突破拐點》一書,以全球化競爭視野和大量一手案例為基礎,多角度分析了企業突破拐點的任務與方法。
西門子收購港灣核心資產
——市場競爭激烈,加上老東家華為的市場打壓,港灣網絡今年市場表現不佳,其風險投資股東更是急欲抽身,此時西門子拋出橄欖枝,與港灣網絡簽訂收購協議,以1.1億美元將后者包括三個系列的寬帶高端產品的全部技術、專利以及100余名技術人員在內的核心資產攬入懷中。此后,港灣網絡的市場戰線大大縮短,轉為以企業網為重點。華為少了一個少壯派對手,卻又多了一個巨無霸對手西門子。
分眾傳媒介并聚眾
——近日,分眾傳媒突然以3.25億美元合并最大競爭對手——聚眾傳媒。合并完成后,分眾傳媒將擁有“分眾”、“聚眾”及“框架媒介”三個品牌。但由于樓宇廣告商業模式相對單一,三個品牌很難以高低端來區分定位,多品牌運作反而會造成“分眾”品牌的市場價值分流。因此,分眾傳媒極可能采用“分眾”單品牌運作,“聚眾”以及“框架媒介”將逐漸淡出。
像賣保健品一樣賣軟件
——頗具個性的另類銷售策略,使上海安凌計算機科技公司將其軟件產品成功打入醫藥保健品市場。安凌公司針對保健品企業會員制、會議營銷模式的特點改進產品,同時借鑒保健晶的營銷策略銷售其CRM軟件,成功發展了中脈集團、珍奧集團等近千家行業客戶。安凌將繼續“像賣保健品一樣賣軟件,發力美容院、餐飲、零售、旅游等行業?!?/p>
高露潔部分品牌售予寶潔
——近日,高露潔宣布將其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香港銷售的清潔劑品牌Fab、Trojan、Dynamo和Paic售予寶潔。高露潔認為,淘汰低利潤率的洗滌劑業務,有利于將精力集中到高利潤率的口腔護理、個人護理和寵物護理業務。
第四屆中國連鎖經營特許加盟展覽會將在4月舉行
——此次大會將在06年4月8日至10日舉行,預計參展企業將達4百家,參觀投資者將超過5萬人次。另外,展覽會同期還將舉辦論壇、研討會及招商說明會等,屆時將有眾多國家行業領導、業界學術專家、國內外知名企業負責人出席會議,一起分享行業發展經驗,探討行業最新發展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