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拉登稱將再次襲擊美國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1月19日播放了“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登的錄音帶說,“基地”組織正在籌劃對美國發動新的襲擊。
本·拉登在錄音帶里警告說,美國等西方國家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并不能阻止“基地”組織發動新的襲擊,一些歐洲國家近年來遭受的襲擊便是例證。他還說,“基地”組織近來未在美國本土發動襲擊,其原因不是美國采取的安全措施起了作用,而是“基地”組織仍在積極策劃襲擊活動。
美國中情局的“名官員透露,中情局經過技術分析認定,當天卡塔爾半島電視臺播出的錄音的確出自本·拉登之口。
奧爾默特重組內閣
沙龍中風直接把原副總理奧爾默特推向以色列政壇前臺。奧爾默特1月18日重組內閣,任命齊皮·利夫尼為外交部長,接替此前辭職的前外長沙洛姆。利庫德集團四名內閣部長已按照黨主席內塔尼亞胡的命令,于上星期遞交辭呈。奧爾默特17日在擔任代總理后的首次新聞發布會上承諾將恢復與巴勒斯坦和談,打擊約旦河西岸猶太人定居者的暴力行為,以及阻止伊朗研制核武器。
巴拉迪向伊朗發最后通牒
在伊朗重啟核燃料研究后,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巴拉迪1月17日向伊朗發出最后通牒,要求伊朗在七周內澄清其核計劃,否則就將面臨政治孤立、制裁乃至軍事打擊。
美歐拒絕伊朗談判建議
美國和歐盟三國1月18日拒絕了伊朗提出的與三國重開談判的提議。賴斯說,歐盟的態度已很明確,伊朗已經跨越了一個重要的門檻,那已使得國際原子能機構采取行動成為必要。
伊拉克選舉委員會宣布99%議會選舉票有效
伊拉克獨立選舉委員會1月16日做出裁定,去年12月15日伊拉克議會選舉產生的選票中超過99%是有效的。這等于宣布伊拉克大選結果是合法有效的,從而為伊拉克新政府的組建掃除了障礙。
CNN在伊朗誤譯引發風波
伊朗政府1月16日宣布,禁止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在伊朗境內繼續從事新聞活動,原因是該電視臺在報道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的講話時,出現了違反職業水準的錯誤翻譯。艾哈邁迪—內賈德在1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伊朗擁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這樣的權利是不可剝奪的。但是,在有線電視新聞網的現場直播中,這句話被翻譯成“擁有核武器是伊朗不可剝奪的權利”。CNN已經就此誤譯進行了道歉。
又一名美國記者在伊拉克遭綁架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1月17日晚播出了一段只有20秒鐘的錄像。錄像的主角是被伊拉克武裝分子綁架的美國女記者卡羅爾。武裝分子要求美國在72小時內釋放關押在伊拉克的女囚,否則就殺死人質。
美國將調整外交布局
美國國務卿賴斯1月18日宣布,美國國務院將從今年開始調整外交布局,美國的外交戰略必須從冷戰時期的格局逐步轉變,適應當今時代趨勢,將發展中大國納入美國外交戰略的重點。她宣布,美國國務院將在今后幾年內調整數百名外交官的崗位,其中在今年就將削減100名駐歐洲和美國國內的外交官職務,同時增加駐中國、印度和尼日利亞等發展中大國以及黎巴嫩等熱點地區的外交人員數量。
安倍晉三稱會繼續參拜神社
據日本NHK電視臺報道,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安倍晉三1月15日稱,日本將與印度、澳大利亞等國加強關系,在此過程中日中關系有可能產生相應的變化。被問及靖國神社問題時,安倍晉三宣稱自己將繼續參拜靖國神社。
巴切萊特當選智利歷史上首位女總統
1月15日,智利執政的中左聯盟女候選人、前女國防部長候選人米切爾·巴切萊特以明顯多數擊敗了“為了智利聯盟”候選人、億萬富商塞巴斯蒂安·皮涅拉,當選為這個南美國家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