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來不喜歡怪獸題材的影片,比如《大白鯊》,《狂蟒之災》……只是聽名字,就已經十足乏味。不明白為什么很多人都喜歡看到動物的兇殘本性和血腥場景,而且喜歡用人類最終戰勝動物這樣的結局而沾沾自喜。人類用自己的視角去拍怪獸影片,原本就有失厚道。況且,這樣的影片,大多是形式大過內容。看過之后,如同游覽了自然博物館的模擬恐龍館,在塑料植物和橡膠恐龍的陪伴下,只能佯裝驚喜,很難值回票價。
在這樣的情緒下,看了《金剛》。
同樣的題材,給迪斯尼拍,就是《美女與野獸》。而在這部電影的最后,金剛沒有變成王子,野獸還是野獸,所以,只能被殺死。這就是人類世界與童話世界的差別。雖然,在童話世界里,還是要講究門當戶對才行。野獸再善良也不行,必須是被女巫施了魔法的王子,恢復了俊美的外表,才是完美的結局。
金剛雖然沒有足夠的智慧,但是有無比的力量和勇氣。當他站在紐約的塔頂上,抵抗著子彈的襲擊,用手折斷撞向它的戰斗機時,已經幻化成一個孤膽英雄,為了心愛的人,與敵人英勇奮戰。這樣的情節,讓人很難分辨是非曲直。某一時刻,甚至希望金剛沖破這一切的阻礙,帶著安回到孤島上去。雖然這并非安的心愿。
女人總希望能有一個人,像金剛一樣無條件地愛著她,視她如公主。然而他勢必不是她最終的選擇,因為他已是她的囊中物,不再稀罕。
看過電影之后,突然很想吃菠蘿飯。也許是頭頂羽盔、身披金甲的菠蘿引發了我對金剛的同情,恁時,對水果的熱情潮起。把新鮮菠蘿從中間切開,取出果肉,切成碎粒,把蝦仁、青豆、火腿丁、菠蘿粒和米飯炒在一起,加上檸檬汁和椰奶,炒熟后再放進菠蘿碗里。炒飯吸收了菠蘿和椰奶的香味,口感清爽香甜。
水果一般都被當作零食或飯后甜點,很少當作正餐,這主要是由于水果不適宜烹調。然而,對于不喜歡做飯的人來說,水果卻是很好的選擇。水果的顏色鮮麗美觀,可以刺激食欲;口感清爽甜美,又可以中和肉類的厚重味道;營養成分也很豐富,可以滿足身體的部分需要。
我們印象中的金剛,應該是只喜歡吃香蕉的,可是電影里的金剛卻好像是食肉動物。據說,在現實生活中,動物園里的猩猩,主要是以吃蔬菜水果為主,比如蘋果、香蕉、白菜等等,但是,它也不會刻意拒絕肉、蛋、奶。而且,大猩猩的智力,只相當于3、4歲的兒童。雖然它們也會有情緒,但是,很難像電影中的那樣,有情有義。
電影中的金剛,已經不是一個碩大無比的怪猩猩了,它更像是可憐的敲鐘人。
心靈與樣貌,到底哪個重要?如果必須二選一,我想,恐怕再善良的心,再勇敢的人,也終究敵不過如花美眷,似水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