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乘著夢的翅膀,飛到金色陽光出沒的地方,盡管已是冬季,但仍能從皚皚白雪中讀到陽光的溫暖。
一走進金陽這片土地,便可以透過車窗感受到陽光賦予它特有的溫暖氣息。即使出現滿天的薄霧,也掩飾不住它的秀麗,你會從高聳、挺拔的青松林上,透見陽光斑駁的影子。讓你忍不住閉上眼,享受著這仙境般的感覺。
下午陽光出來的時候,漫步在金陽街頭,更是一種享受。雖然縣城不大,一條長街幾乎就是她的全部,不過十來分鐘就能走遍整個金陽縣城。但是她卻給人一種親切感,讓人一踏上這個縣城,就會莫名地喜歡上她。從她身上你還可以看見歲月留下的印痕,和她曲曲折折地記錄的金陽縣歷史。你會忍不住把所有的感官都調動起來,收集所有映入眼簾的美景:穿著傳統服飾的彝族美女,可口的彝家美味,各式各樣的彝家特色產品……讓你不禁細細地看,由遠而近,由近而內,只想把她的一笑一顰、舉手投足,甚至照射在她身上的每一縷陽光,都烙刻在腦海里,生怕錯過這里的每一物、每一景。
夜幕降臨時,你可以將自己隱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受縣城的另一種深邃與寧靜。當你悠哉游哉地逛累時,還可以隨便找一個小吃攤,品嘗金陽的名小吃——炸涼粉。當你一面看著動作麻利的攤主為你準備可口的食物,一面與她們聊有關金陽的三三六六……雖然有時她們拉拉雜雜扯得漫無邊際,有時又熱熱鬧鬧地爭個不休。但只要你望著這些淳樸好客的婦女,聽著她們樸實的敘說,你就會感覺到一種早已淡遠了的淳樸溫馨,竟一下子涌上了心頭,生活在這一瞬間顯出了它不可言喻的美好!讓你感覺像是忘記了塵世的一切煩惱,重又找回人間的一切歡愉。
當你再回味安臥在青山綠水間的金陽縣城,回味在金陽走街串巷時的親眼目睹,回味婦人們的絮絮叨叨……所有關乎金陽的印象,就會如同那輪冬陽一樣,溫暖你整個冬季。
冬到南瓦
正如彝家百靈鳥曲比阿烏歌中所唱的那樣,四面環山的南瓦,方圓幾百米以內到處是幾尺來高的翠綠的蘿卜苗,幾十戶人家錯落有致地鑲嵌其間。既有小家碧玉的羞澀,又有氣勢磅礴的豪氣,我想陶老先生筆下的《桃花源記》也不過如此吧。
剛到這里的我還來不及細看這里的每一景、每一物,好友便拽著我向不遠處的松林出發了。一路上,大家有說有笑,而我卻被突如其來的寒冷所征服,像個機器人似的,機械地走著。
就在這時,一大群衛士鎖定了我的眼球——一棵棵高聳、挺拔的松樹直入云端,一片片生機盎然的青苔匍匐蓋地。看到這里,我禁不住快步沖進松林,在那里大聲地叫喊著,想讓自己的聲音融入鳥鳴蟲啾;想讓自己成為一只快樂的小鳥穿梭其中縱情地飛舞;想把自己與大地貼得更近,從此成為這里的一員……我就這樣肆無忌憚地奔跑著。
跑累了,也叫累了的時候,便自顧自地躺在了蓬松的青苔上。軟綿綿的青苔像地毯一樣,柔軟而干凈。躺在上面放眼望去,眼里只有湛藍的天空和青翠的松林,好一片純潔無瑕的天地!我不禁閉上了眼睛,享受著大自然帶給我的那份寧靜與安謐……
十一月的山林已經有些冷了,我剛躺下沒多久,一股寒流便侵襲了全身,我趕緊起身去找好友們。在離他們還遠的地方,一股熱浪便撲面而來。原來,他們已經找到了一大堆干柴并已將其點燃了。熊熊的大火如舞神一樣和著風的節拍狂舞起來。我剛到大火旁邊,就受到了舞神的邀請,與大家一起跳起了達體舞。
沒有音樂,音樂在我們心中。沒有觀眾,松林就是觀眾。沒有掌聲,火的燃燒聲就是掌聲。那干枯的松樹枝也被我們感染了,“劈哩啪啦”地為我們鼓著掌,我們跳得更歡了。歡樂的時光總是轉得飛快。還沒跳夠,那堆小山似的干柴已所剩無幾,我們不得不收起了舞步。
烈火之后的火星并沒因為我們止住舞步,就放棄了燃燒的激情,仍舊一閃一閃地,賣力地發揮著最后的余光。我們坐在火堆旁邊,感受它傳給我們的溫暖,輕輕地訴說著彼此的思念、僮憬與向往。
火熄滅的時候,我們也踏上了回家的歸途。是呀,火終究是要熄滅的,歡聚總有散的時候,時間不允許我們將這一刻長留。但我們在這里釋放了最本真的激情,展現了最本真的自己,這將成為我一生最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