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英國《銀行家》雜志排名,招商銀行以728.29億美元的資產總額位列全球大銀行第138位,躋身世界銀行150強之列
2005年10月26日,央行頒布了《電子支付指引》,按照其中的規定,沒有采用數字證書、電子簽名等安全認證方式的銀行用戶,單筆金額不得超過1000元,日累計金額不得超過5000元。11月18日,25家銀行與中國金融認證中心簽約,合理推廣數字證書。
作為中國最早推廣網上銀行和電子銀行的領跑者,馬蔚華早已在招商銀行全面實行安全認證,使招行不僅在整個銀行業,即使在股份制商業銀行中也屬于佼佼者。
有一組數據絕對能說明招行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新浪為期一年的網上調查已近尾聲,在“最常光顧銀行”項,工行以42%略超招行的41%;在“服務態度最好”項,招行以45%遙遙領先,余下者無一超過20%;在“最信賴的銀行”項,招行以34%領先第二名工行16%。除了因為工行憑借網點數量在“最常光顧銀行”項中超過招行,其余各項招行均以2倍比分領先。此外,招行卡平均存款余額近5000元,也是第一。在國內,中國工商銀行有21000余個營業網點,招商銀行約有373個。
馬蔚華一直是銀行家中的革新派,面對這些成績,他并未駐足,而是在思考“轉型”。他究竟要把未來的招行帶往何方呢?
18年半前,沒有人預料到資本金1億元、偏居于蛇口一隅的小銀行會揚名天下。1987年4月8日,招商銀行作為我國第一家完全由企業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誕生了。時至今日,招行在國內擁有30多家分行,旗下員工由最初的36名發展到2萬多名。
“銀行不可能只干存貸款這一件事。”馬蔚華心里有明確的想法。他思考招行轉型已有時日,包括三方面:一是盈利模式的轉型;二是業務結構的轉型;三是客戶結構的轉型。
馬蔚華對新巴塞爾協議的指標熟稔于心。根據銀監會要求,在2007年前,國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不能低于8%,核心資本充足率不能低于4%,否則銀行的業務擴張將受到限制。雖然目前招行資本充足率已達到9.5%,但馬蔚華并不滿足。當前國內銀行收入來源80%-90%都是依靠存貸款利差收入,而西方銀行的現金管理、資產托管、衍生產品、保險、理財等非利差收入比例已達50%。
目前招行零售業務收入占所有收入的比例為20%,在國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處于領先。馬蔚華計劃用3-5年時間把這一比例提高到40%-50%。在國內銀行業集體轉型的戰幕剛剛拉開之際,馬蔚華早已未雨綢繆,帶領招行一馬當先。
馬蔚華家里收藏了許多有關花旗銀行的書,他說:“花旗銀行是招行學習的榜樣,其前任首席執行官桑迪·威爾是我學習的榜樣。”花旗目前是全球第一大金融集團,馬蔚華的方針就是向世界第一看齊。
“客戶結構的轉型則主要迫于利率市場化的壓力。”馬蔚華認為,看事物要用發展的眼光。匯率改革之后,已習慣用固定利率進行貸款業務的銀行如何應對?首先要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定價,馬蔚華認為要根據客戶的風險狀況制定不同的利率水平。“招行要將誠信好、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中小型企業納入目標客戶。”
另外,實行浮動利率后各銀行執行標準不同,客戶與銀行博弈,銀行與銀行博弈。這勢必要加大商業銀行的競爭壓力和經營壓力,需要產品和服務的創新。
從國際銀行業的發展經驗看,資產管理一直是其最重要、利潤貢獻最大的業務之一。2005年7月,招行的“個人銀行部”正式更名為“零售銀行部”,截至8月末,招行全部27家一級分行中已有24家成立了個人資產管理中心。
馬蔚華認為,比數字更重要的是管理水平。管理風險、控制風險的體制和方法比數字更重要;盈利的能力、創新的水平、資產拓展的本事比利潤更重要。而決定管理水平、決定盈利能力的是公司的治理結構,這是持久的、起決定性作用的根本因素。
2005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中,招商銀行品牌以243.8億元價值列居23位,居國內銀行第3。
“對于消費者來說,品牌是一種標準,一種信任,一種追求,一種時尚。對企業而言,品牌是一種信念,一種價值。金融保險領域品牌的核心內涵是信任度和美譽度,在營銷策略上傳播媒介的選擇對品牌信任度和美譽度的建立尤為重要。與強勢媒體、權威媒體聯手,將十分有利于建立品牌高信任度、高美譽度。”這是馬蔚華對2006央視廣告招標的評價。
招商銀行是最早參加央視招標的金融品牌。2004年招商銀行與中央電視臺戰略結盟,其在央視的廣告投放量占總投放量的77%,在一套投放比例高達40%,其中企業形象占49%,銀行卡業務占51%。
“馬蔚華是一個十分愛惜羽毛的人。”他回答問題總是滴水不漏,他的禮貌也都一絲不茍。可以說,馬蔚華就是招行的代表,他的形象就是招行的形象。
“因您而變”是招商銀行最新的口號,而面對躍躍欲試的外資商業銀行、奮起改革的四大國有銀行,馬蔚華通過看湖南衛視有了感悟:超級女聲的PK模式很好,招行也要引進這種激勵模式,沒有對比就沒有壓力,沒有了壓力就不會有創新。
馬蔚華說:他的工作熱情首先來源于責任,然后才是興趣。從1999年3月上任至今,馬蔚華的招商銀行行長之旅正邁入第七個年頭。面對傳說中的七年之癢,馬蔚華似乎成竹在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