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選理由:中化國際自上市以來,始終致力于建設規范透明的公司治理機制。繼2004年聘請國際著名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對公司進行董事會治理評級之后,為了檢驗公司治理的改善程度,于2005年再度聘請標準普爾進行治理評級,其持續完善公司治理機制的決心頗值得嘉許。
經歷了安然、銀廣夏等事件之后,公司治理的風險前所未有地凸顯出來,其災難性甚至大于信用或財務風險。良好的治理水平已經成為各國上市公司在環球資本市場吸引投資者的重要因素,投資者甚至愿意付出更高溢價購買治理良好的上市公司股票。公司治理作為投資者衡量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一個重要因素,從2002年以來受到越來越多的資本市場參與各方的重視。
為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尋找并縮小與國際優秀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水平上的差距,推動投資者關系工作的開展,2004年公司董事會經多方考察,在眾多家國際性提供公司治理評級服務的公司中最終選擇了公信力與知名度最高的美國標準普爾(SP)公司。
2004年1月,通過仔細查閱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的全部文件記錄以及公司章程等規章制度等重要文件,并向全體董事和監事進行一對一的面談后,標準普爾向公司提交了其第一份治理評級報告,報告中給予公司5+的治理評分。在經其核查的101個治理重點環節上,中化國際共獲得了58個正面評價,21個負面評價,22個中性和不確定評價。評級結果總體反映出“公司在治理方面所采取的積極措施”,“表明公司正在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但同時也顯示出公司在“監督和制衡控股股東權力”、“薪酬制度”等方面尚存在不足。
公司董事會對標普的公司治理評級報告非常重視,立即指定由董事會提名與公司治理委員會牽頭與標準普爾方面繼續保持合作與溝通,同時組織全體董事會成員和監事會成員對標普評級報告進行逐項學習和討論,針對負面評價中公司通過自身努力可以改進內容提出了整改方案,并在隨后的工作中逐一加以落實,比如:通過強化董事會提名與公司治理委員會的作用,使董事提名的程序更加規范化、透明化;公司上至總經理下至新員工全部簽署了涵蓋12項誠信保證的《個人誠信承諾函》,以促使員工的職務行為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公司的要求,創造公正、公開、公平的企業文化氛圍;通過公開招標,選聘具有豐富國際審計經驗的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為審計機構,以促進公司在財務信息方面與國際標準接軌;通過設立企業年金和儲蓄計劃、研究設計股權激勵等中長期激勵措施,逐步建立起激勵工具多樣化、激勵對象多層次、短中長多種激勵期限相結合的薪酬和激勵體系,不斷提高企業員工和經營者與股東的利益趨同性。與此同時董事會的決策機制也有了根本性轉變:目前公司獨立董事已占董事會人數的40%,并且分別在董事會三個重要專業委員會中擔任主席職務,各委員會已全面展開工作,所有相關事項的審核在董事會討論前必須經過專業委員會的審議。通過一系列整改方案的實施,中化國際的公司治理水平得到有效促進。
2005年,為了檢驗公司治理的改善程度,中化國際再度聘請標準普爾進行治理評級,而這一次公司獲得的治理評分上升為6,在全部80個評分環節上,公司獲得了61項正面評價,15項負面評價和4項中性評價,反映了“過去兩年中在董事會的倡導下,公司的治理結構和治理方法發生了顯著變化”,“董事會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了公司的總體治理水平”,“用全球企業的統一標準來衡量,中化國際的總體治理水平中等偏上”。
中化國際對持續完善公司治理機制的決心,以及為此所采取的切實有效的手段值得嘉許,因此《董事會》雜志在繼2004年將中化國際評為最佳上市公司董事會之后,于2005年授予該公司董事會“公司治理特別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