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村級干部是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的主要貫徹者和直接執行者,創新村干部選拔培養和激勵約束機制,使其充分發揮先進性,是當前農村黨建工作中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創新選拔機制,拓寬視野選好村干部。一段時間以來,村干部后繼乏人、年齡偏大、能力偏低等問題較為突出,影響了村黨組織先進性的發揮。為此,巴南區改革村干部選任的條件和途徑,注重從回鄉大中專畢業生、復退軍人和富有農村工作經驗的優秀中青年中物色人選,并實行公開競崗的選任辦法,調動了社會各方人員參與公開競爭村干部崗位的積極性,選拔了近500名“一好雙強”的農村青年擔任村干部。我們還實行“兩個待遇”從優的政策,從鎮(街)機關、事業單位中選派50名優秀干部到村任職,使村干部的素質得到明顯優化。
創新培養機制,多管齊下培育村干部。為提高村干部的綜合素質,巴南區實施了“村干部素質提升工程”,建立了“區、鎮、村”三級培訓體系,有計劃地對村干部進行分期、分批、分層次培訓,促進村干部成長。培訓內容以政治理論、現代科技知識和法律知識為主。在培訓方式上,充分發揮區、鎮黨校和農廣校等培訓陣地的作用,采取上派和外派掛職、邀請專家學者講課、組織外出參觀學習等形式,對村干部實施規模化、正規化、經常化的培訓。投入60萬元資金對503名村干部進行了大專、中專學歷培訓,全區206個行政村都實現了“一村一大”的目標。
創新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村干部積極性。建立和完善良好的村干部激勵機制,是增強村干部責任感,調動村干部工作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巴南區從三個方面創新村干部的激勵機制,激發村干部工作的內動力。一是從政治上激勵。開展優秀村干部的評選活動,對評出的村干部及時地給予表彰和宣傳,并拿出適量名額,通過規定程序將特別優秀的村干部錄用為公務員。二是從經濟上保障。區財政將村干部工資全部納入預算,月人平工資在600元左右。同時鎮(街)拿出部分資金,對工作出色、成效明顯的村干部進行獎勵;工作成效不大、群眾反映較大的,給予懲罰。對正常離任村干部也實行了固定補助制度和養老儲蓄制度,解決了村干部的后顧之憂。三是從生活上關心。把關心村干部的生活作為鎮(街)的一項工作任務,凡是村干部生活有重大困難的,都要盡量給予幫助,凡是村干部及其家屬生病住院的,盡可能都去慰問,使他們感受組織的關心和溫暖。
創新約束機制,切實加強村干部監督管理。巴南區結合實際,創新了村干部約束機制。一是建立目標管理責任制。鎮(街)黨委、政府(辦事處)與村干部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實行量化考核,把黨建工作、經濟建設、社會穩定等各項工作任務明確到村、落實到人。二是建立“雙述雙評”制度。要求村干部每年向黨員和村民代表進行“述職”和“述廉”,并由上述代表和鎮(街)考評組對村干部進行評議,評議結果作為村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據。三是建立村干部談心提醒制度。鎮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至少每半年與村正職干部談一次心,駐村干部或村正職領導與村副職干部至少每季度談一次心,并做到“五必談”,即村干部工作沒有起色必談、班子出現不團結時必談、村干部有違規違紀苗頭必談、群眾反映多的必談、村干部有思想情緒時必談。通過談心提醒,溝通了思想,增進了感情,形成了聚精會神謀發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