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3月20日清晨,日本東京地鐵內發生了一起毒氣泄漏犯罪案件,12人死亡,5000多人中毒。日本政府所在地及國會周圍的地鐵主干線被迫關閉,東京交通一片混亂。
這件震驚世界的泄毒案在中國的直接影響,是催生了一支特殊部隊——消防特勤部隊,其職責是應對處置“急、難、險、重”事件及社會救助。
1999年2月,重慶公安消防總隊特勤大隊(后改為“特勤支隊”)應運而生。
七年過去后的今天,特勤支隊在重慶廣袤的土地上大顯身手,大至中石油川東氣礦井噴、天原化工廠氯氣泄漏爆炸等重大災害事故的沖鋒陷陣,小到幫市民取鑰匙、摘馬蜂窩。“特勤”,已成為一種符號,正如特勤支隊獲得“2005年度振興重慶爭光貢獻獎”特別獎時,評委在評語中說的:“烈火金剛身,群眾保護神,笑對生死一瞬間,熱血兒郎英雄情!”
這句話來之不易。
練就烈火金剛身
特勤隊成立時只有二十幾號人,一輛救援車。特殊使命注定了這支隊伍的“高門檻”:高身材、高文化水平、高思想素質。因此,被選中的人,年輕的臉上洋溢著掩飾不住的榮耀。
他們面臨的第一場戰役是大比武。比武在部隊是力量的證明。血氣方剛的特勤兵發誓要一鳴驚人。晨曦乍現,他們就來到訓練場;白日天光不退他們不退。現任特勤支隊一中隊中隊長的王躍平,是當年警校30多個畢業生中惟一當上特勤的,英俊瀟灑的他一個月下來,瘦了五公斤,比武時,因長期超過極限,暈倒在賽場,致使頭兩天還遙遙領先的特勤大隊落為第七名。王躍平腰肌嚴重損傷,在床上躺了一周,他與戰友發誓把這恥辱釘在這張病床上。
爬起來,苦練,巧練,第二年榮升第二名,第三年奪得第一,從此鰲頭獨占。就這樣,在賽場上完成了他們“奪冠軍獎杯,展特勤雄風”的誓言!
然而,事故現場的人命關天,絕非比武賽場的得失成敗。消防特勤業務涉及知識面廣,技術要求高,擔負的都是“急、難、險、重”的特殊火災撲救等惡性災難事故的搶險救援,配什么兵器,練什么武藝;要哪套拳腳,操哪套功夫……樣樣都需過硬。官兵叫響了“當兵不習武,不算盡義務,武藝練不精,不算特勤兵”,“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口號。
為讓他們掌握最先進的特勤裝備和救援技術,總隊陸續將特勤隊員送到北京、天津甚至德國、法國等地受訓。部隊創立兩個月時,一批戰士被送到天津學習國外的器材使用,培訓半個月,要求掌握274種特勤器材,連講課的外國專家都說不可能。器材千奇百怪,資料全是外文。“學成歸來”的戰士們是手里捧著天書、腦子灌滿糨糊。但他們不服輸,回到部隊,胡定華等幾名戰士就跑到新華書店,抱回了幾大本外文詞典,然后一個字一個詞地給器材資料注上漢字,文意不明,他們就在一起回憶老師講授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硬是一樣一樣把幾百種器材啃透、摸熟。排長胡定華刻苦鉆研1000多種器材裝備的操作方法,并帶領戰士們根據實戰經驗寫出了《消防特勤器材操作規程》,被公安部當做教材在全國消防部隊中推廣。
士官杜聯勇最初連化學分子式都弄不明白,但他憑借頑強的耐力和近乎瘋狂的鉆勁,硬是把防化救援車上200多件特勤器材認得溜熟,用得得心應手,被公安部評為了全國“十佳崗位練兵能手”。
士官肖瀟2003年被選派赴法國參加交通事故搶險救援培訓。在法期間,他每天早上四點鐘就起床練法語,歸隊后,把“不要將活人救成死人”的理念貫徹到日常執勤訓練中,很好地解決車禍、垮塌、高處跌落等事故救援中因單純求快而造成被救人員骨頭及脊柱挫傷的問題。
個子不高的鄧鵬輝在大個子林立的特勤隊里顯得格外瘦小,然而,他化“短處”為優勢,苦練攀緣,終于練得身輕如燕,飛檐走壁,成了支隊里赫赫有名的“飛天大俠”。
甘當群眾守護神
2003年12月13日,一輛途經重慶,在火車西站停靠編組的液化氣槽車發生泄露,氣體從松動的閥門泄漏出來,與之相隔不足八米遠,停靠著一輛滿載近百噸烈性炸藥的軍用車。如果空氣中的液化氣含量達到10%,一點小的摩擦都會導致燃燒,引發爆炸,整個片區將被夷為平地,15萬居民命懸一線。
緊要關頭,特勤隊員緊急趕到。現場指揮部命令:胡定華、鄧鵬輝進入核心區堵漏。
他倆迅速消失在翻滾的氣霧之中,小心而敏捷地攀緣上去,慢慢靠近漏氣的閥門。液化氣噴射如注,嘯叫聲震耳欲聾,巨大的震動使他們身體發麻,兩人面臨的無異于千軍萬馬,而他們任何一個細小的失誤,都可能導致一場摧毀性的爆炸,生死只在呼吸之間。幾次接近松動的氣閥螺帽,強烈的震動把工具蕩開,時間不等人,胡定華毅然撲上去,用身子壓住,減輕震蕩,然后挪動扳手艱難地輕輕旋轉,而同時撲上去的鄧鵬輝則一邊用身子壓著,一邊雙手死死握緊螺桿。五分鐘、十分鐘——嘯聲逐漸減弱,當泄漏終于被堵住時,兩人癱軟在地。
那一刻,整個片區寧靜如昔,15萬居民在全然不知中安然度過了一場生死險情。
2004年2月7日,渝北區一超市發生火災,濃煙滾滾,毒氣彌漫。接警火速趕到現場的特勤隊兵分兩路,一路滅火,一路搜救。王先廷與李林佩帶著空氣呼吸器在能見度極低的超市內摸索前行搜救。在一衛生間里,發現了四名昏迷的店員,他們往返幾次,將三名店員背到安全地帶,第四次沖進火海時,發現最后那名男子體重足有100多公斤,一探鼻息,竟沒了呼吸!救人刻不容緩,王先廷一把揪下自己的呼吸器,罩在男子臉上,然后和李林艱難地將他抬起,一步一步往外挪。男子終于被救,而王先廷卻因吸入大量一氧化碳昏迷過去……
就這樣,在一次又一次的災害事故中,他們漸漸從眾多救援隊伍中冒出來。化工研究院火災、南坪四公里菜市場爆炸、長壽船舶相撞、中石油川東氣礦井噴、天原化工廠氯氣泄漏爆炸……在這些重大事故的核心區,沖進去的是他們的身軀,凸顯出來的是“特勤”兩個大寫的漢字。
敢將豪情換柔情
2004年秋,服役六年就要轉業的高濤面臨了一次痛苦的選擇。高濤是與特勤支隊一起成長起來的數一數二的技術尖子。支隊要他留下來,這一留就將是四年。顯然,現在26歲的他肯定比四年后出去有更多機會安排自己的人生,而最重要的是,青梅竹馬、被他一推再推婚期的女友開門見山提出:立即退伍成婚,操持女方父母百萬資產,共同經營家族事業,否則分手!那段時間,高濤寢食難安,但經過痛苦的抉擇,他還是選擇了留下。女友聽到他決定的那一刻,在電話那頭痛哭失聲。高濤揉了一把酸澀的鼻子,向支隊請了一周的假,趕回山東老家做女友的工作,他說:“我知道你看得起俺,但俺必須承認俺的今天是部隊培養的!如果部隊還需要,俺就不能說走就走。”
2005年,重慶舉辦市長峰會。特勤支隊高級士官趙維川負責誓師大會車輛閱警的訓練。這時,他在襁褓中的女兒生病必須手術,他在電話里對妻子說:“孩子拜托你了!”圓滿完成任務后,趙維川急忙趕到醫院,看見年幼的女兒頭上扎著針管、細小的脖子裹滿厚厚的紗布,而滿臉憔悴的妻子趴在床沿打盹,他心里酸楚難忍,急忙轉過臉去,醒來的妻子看見的是他挺直的脊背,而窗玻璃上,映出的是淚眼模糊的雙眼。
去年過年時,胡定華新婚的妻子獨自在老家跑了娘家跑婆家,在兩家的團年飯桌上,她都會撥通他的電話,說一句:“就差你一個了!”他們心里都有些辛酸,但他與這個相戀五年、在一起的日子不足半年的女孩早講好:不準流淚。而就在那一刻,他聽到了旁邊老父親的劇烈咳嗽聲,身為獨子、當兵八年從沒回家過過一個春節的他眼眶頓時熱了,但他把淚憋了回去。他不能在身邊這些共同經歷著悲歡離合的戰友面前流露半點悲傷。
那天夜里,特勤支隊這支200多人、擁有上萬種特殊器材的被稱為“精銳之師”的部隊的所有官兵,一律穿著戰斗服看春節聯歡晚會,而常常一個節目看不完,便跳上呼嘯的救援車奔赴報警地點。那夜,他們一共出勤30多次。
是啊,那夜,辛勤工作了一年的人們紛紛點燃禮花,將一年的疲憊、將來年的愿望、祈禱齊齊在空中燃放。而特勤支隊的全體官兵,為捍衛這美好祥和,始終嚴陣以待,如箭在弦。他們只字不提他們的思念和家人,只有“飛天大俠”鄧鵬輝反復念叨著一件事:“年關市領導來看望我們時,市委書記汪洋與我握了三次手!”
顯然,對于他們來說,那是一種肯定,是對他們用生命捍衛的榮譽的肯定。
也曾懵懂無知,而今卻是鋼鐵戰士。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特勤,并每每以零傷亡的優美姿勢完成搶險救災任務,就這樣,這支特殊部隊,在短短七年間,創造了沒有遺憾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