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監獄領導的關心和幫助,老官司陳琦感動得熱淚盈眶,他在監獄內最后一篇周記(思想匯報)中寫道:“為了我一個多次進出監獄的犯人,王警官不辭辛苦,終于解決了我的后顧之憂,我有了一個可以回去的‘家’。我衷心感謝人民政府治病救人,給出路的改造政策。而且,監獄為了照顧我出獄后的生活,給了我200元的補助,我感謝共產黨,感謝人民政府。我再也不會去做任何對社會和人民不利的事了,請相信我。我也要為構建和諧社會作貢獻。”
“王警官,如果沒有你的幫助,我今天出獄后不知到哪里去安身呢,謝謝你!”2005年9月14日上午,上海市新收犯監獄威嚴的大門口,面臨釋放的犯人陳琦懷著深深的感激之情對前來送他出監門的王桂文警官虔誠地鞠了一躬:“你放心,我再也不會去做什么壞事了,我會珍惜你對我的教育和幫助?!?/p>
流浪
2004年3月12日,星期五,作為一個剛進監獄的犯人,陳琦已經是第二次來到這里。可是“掐指算來,連同這次,已經是第六次進大墻了”。今天剛進監獄的陳琦坐在上海市新收犯監獄后勤監區監舍的床上,眼睜睜地望著鐵窗外竹影婆娑間自由飛翔的小鳥,心里恨恨地說:“要不是戶口問題,我現在已經是做了爸爸的新郎了。”
今年35歲的陳琦出生在文化大革命中期的1970年,那時,父母親都是下放到安徽農村的“黑五類”分子。當他七歲時,文化大革命結束了,父親家里補發了一大筆錢,經濟條件的變化引發了他父親思維的變化。于是,他與相濡與共七年的發妻離了婚,娶了一個漂亮的小姐。于是,小小年紀的陳琦跟了父親,住進了中山南路上一所非常寬敞的老房子,就在他憧憬著美好生活的時候,一向對他和顏悅色的父親為了討好年輕的繼母,對他惡語相向,非打即罵,小陳琦感到這個經濟條件相當優良的家仿佛是一個充滿惡魔的中世紀古堡,他無法忍受這個地獄般可怕的家。
一天晚上,他不小心弄臟了繼母剛收下來的內衣褲,繼母罵了他,他還了嘴:“我不是存心的,”結果,卻被不問青紅皂白的父親暴打了一頓。傷心的陳琦憤而離家出走,流落街頭,餓了,到飯店門口拾些剩菜冷飯充饑;困了,在菜市場的攤位上湊合一夜。那時,在小陳琦幼小的心靈里,充滿了對父親的恐懼和仇恨。就在他流浪的第三天,衣衫襤褸的他被下中班回家的母親看到了,當時,母親心疼得直掉眼淚:“作孽啊!”母親知道了他在外流浪的原委后,找到了那時生活條件相當好的父親進行交涉。然而,他父親根本不吝惜自己的兒子,說什么:“就是他死在外面,我也不會去找他的?!眲游锝缟杏小盎⒍静皇匙印钡牡滦?,面對如此冷酷無情的父親,陳琦膽怯地拉著媽媽的衣角,跟著媽媽來到了外婆的家,與當時判給母親的二個弟弟生活在一起,外婆的家雖然簡陋、擁擠,但很溫馨。不久,陳琦的撫養關系也轉到母親那里。
但是,由于當時他的父母都是下放戶,沒有城市戶口,所以,陳琦的戶口也只好留在安徽省定遠縣,不能在上海上學。不僅如此,外婆家里經濟條件也非常糟糕,靠母親一個人在里弄生產組工作要養活一家人,生活真是艱難??!為了生存,缺乏教育和教養的陳琦瞞著母親和外婆,到外面去偷東西。1985年,14歲的陳琦因偷了一家煙紙店的香煙等物品而被勞教三年。
在勞教所的三年時間里,陳琦通過人民政府給的半工半讀的機會,學會了寫字、看書和算數,轉眼到了解教的日子,陳琦回到了社會。他找到了父親,希望父親看在父子的情份上給自己一席生存之地,但冷漠的父親再次把他拒之門外。于是,沖動的陳琦同父親發生了肢體沖突。
然而,打并不能解決問題,幾番交涉,他父親就是不松口,無奈的陳琦最后還是住回了外婆家那間十分擁擠的只有10平方米的小屋。此時已長大成人的陳琦因長期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引導,屢屢犯錯和犯罪,先后被勞教和判刑多次。
沉淪
1996年年底,一個辭舊迎新的日子,陳琦被減刑1年2個月而提前釋放?!澳翘灬尫藕?,我沒有去找父母”,在新收監服刑期間,王桂文警官在向他了解過去的情況時,陳琦匯報說:“我發誓不再偷東西了,我要靠自己的努力來養活自己?!?/p>
年輕力壯的陳琦靠給菜場里的魚攤踏黃魚車送貨,空閑時在熱鬧的地段擺個小攤賣些小商品來賺錢養活自己,雖然收入不多,但至少可以讓自己活得很開心。
日歷翻到了2000年,歷史進入了21世紀,已經30歲的陳琦也到了成家立業的時候,然而,手中沒錢,家里沒戶口的他不敢有此奢望。但是,愛情在冥冥之中還是眷顧了他。那年五月的一天晚上,陳琦在浦東昌里路上擺攤賣碟片。這時,隔壁攤位上來了一個清秀的姑娘,挑中一只發夾,一試,很漂亮,十分滿意。姑娘準備掏錢時,發夾被攤主不小心碰到了地上,摔裂了。于是,攤主硬說是姑娘弄壞的,要她賠。兩人發生了爭執。當時,陳琦站在旁邊,把整個過程看得一清二楚,他馬上仗義執言,把攤主說得啞口無言。姑娘臨走時,給了陳琦一個燦爛的笑容,算是給他的一個無聲的感謝。
第二天晚上,陳琦的攤位上有幾個人在挑選碟片,其中一個姑娘把挑好的碟片給陳琦看:“老板!多少錢?”正在埋頭整理碟片的陳琦抬頭一看,驚喜地說:“啊!是你!”那姑娘也認出了陳琦就是昨晚幫她說話的小伙子。趁著茫茫的夜色,倆人在攤位旁熱烈地交談著。沒幾天,小秦姑娘成了陳琦的戀人。但是,陳琦向她隱瞞了自己坐過牢,、沒有上海戶口的事實。經過三載寒暑的交往,倆人不僅確定了戀愛關系,更有了愛情的結晶。
“在這段時間里”,當時在新收監服刑的陳琦向王警官匯報思想時動情地說:“這是我一生中最為美好的時光,我現在一想到她就會有那種幸福的感覺。”
然而,小秦姑娘有了身孕后,倆人的婚事擺上了議事日程。沒有上海戶口的陳琦不能在上海辦理結婚登記,而原先在安徽省定遠縣的戶口也于1999年5月10日被當地以“在我村未參加土地承包,現同意遷回上海居住”而退回。其實,他退回上海的戶口因他自己多次判刑一直未能得到落實。
小秦姑娘了解到他的真實情況后,毅然與他分手,在孩子出生三個月后帶著孩子走了,留下一句“我不能和一個沒有身份的人生活在一起”的話,斷絕了與他的“準夫妻”關系。這句話讓本來就很自卑的陳琦感到非常傷心。
然而,這時的他不去想如何改變自己的現狀,卻沉淪于痛苦的回憶中。迷茫中的他為了尋求精神上的慰藉投入了毒品的懷抱。2004年3月15日,他攜帶毒品到浦東新區周家渡渡口,以人民幣200元的價格將2小包海洛因(0.14克)販賣給他人謀利,被公安民警當場抓獲,同時又從他身上繳獲海洛因0.15克。陳琦被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以“販賣毒品”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
希望
陳琦是個老官司了,這次是他第六次進大墻了,文化程度不高但喜歡看《三國演義》的陳琦面對采訪自嘲說:諸葛亮六出祁山,英名蓋世;我陳琦是六進大墻,罪不可赦。雖然是“六進宮”,但陳琦知道如今“吃”的是“文明官司”,只要你認真接受改造,還是有前途的。
2005年7月3日,臨近釋放的日子,陳琦經過再三考慮,向政府隊長呈送了一份報告:要求政府隊長幫助解決他出獄后的居住問題。監獄領導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派綜治辦干警王桂文同志處理此事。
今年58歲的王桂文人稱“王六必”,曾獲局綜治先進個人榮譽。為何叫他王六必呢?原來,所謂的“六必”是根據上海市委副書記劉云耕同志的指示精神,市政法委、市綜治委于2002年初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的意見》中提出了對臨近釋放的罪犯必須做到“獄內必訪、出獄必接、戶口必報、情況必知、困難必幫、重點人物必控”這六個方面的工作要求。曾獲市安置幫教先進集體稱號的新收監黨委對此十分重視,專門配備了有經驗、有能力的干警落實這項具體工作。王桂文同志接手這項工作以后,在3年多時間里,從維護社會穩定的大局出發,會同社區安幫部門,使120多個臨近釋放人員的許多復雜矛盾和疑難問題得到了解決或緩解,解決、緩解率占求助總數的80%,既認真執行了市委關于做好六必工作的指示,穩定了臨釋人員的思想和情緒,也消除了社會不安定因素,由于他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因此,同志們戲稱他為“王六必”。
今天,王桂文同志接到監獄領導交給他的處理陳琦戶口問題的任務后,馬上全身心地投入到這項關系到犯人釋放后社會穩定的工作中去。因為,陳琦曾表示他出獄后沒有住處,只能浪跡社會。怎么辦?考慮到陳琦的實際情況:他現在是個犯人,可犯人也是人哪!何況,馬上面臨釋放的他,出去后只要不犯法,還是個公民,他有生存、居住的權利。
對工作認真負責,對犯人實事求是的王警官不怕辛苦,多次奔波于監獄,黃浦區司法局,老西門街道、派出所和陳琦母親的暫住地之間,耐心細致地做工作,心平氣和地進行協調,終于讓事情得到了圓滿的解決。2005年9月14日是陳琦釋放的日子,為了給他釋放后的生活提供方便,王警官還向監獄打了一份給予他經濟補助的報告,建議在他刑釋時一次性補助人民幣200元。
在監獄和社區的共同努力下,刑釋人員通過自身特殊問題和困難的妥善解決,充分感受到政府和社會的關心,喚醒了新生的希望,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如今,陳琦在街道的幫助下,在菜市場擺了一個小攤,安安分分地做著小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