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革命戲劇學田漢創作了以抗日救亡為題材的電影劇本《風云兒女》托人轉交聶耳譜曲。1935年4月,聶耳東渡日本,不久,即把定稿的歌譜寄回祖國。1935年5月,電影界人士盛家倫、鄭君里、金山、司徒慧敏等迅速組成臨時合唱隊,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錄制了這首歌曲,作為電影《風云兒女》的主題歌。隨著影片在全國各地播映,《義勇軍進行曲》很快傳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成為點燃無數熱血青年受國之心的火種!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F在,新憲法已確定《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國歌。
2002年5月底,一位市民給上海徐匯區政府寫信反映,稱其繼母祁靄璐(原百代公司會計)生前曾對他說過,聶耳上世紀30世紀年代曾在百代唱片公司任職,就在百代小樓里上班,《義勇軍進行曲》亦在這里錄制成唱片。此信引起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
百代小樓建于20世紀30年代,聶耳、洗星海、周璇等中國音樂史上的名人都是從這里走出去的。這幢小洋樓一度被譽為“明星搖籃”。上海徐家匯公園擴建時,百代小樓有幸成為惟一得以保留的歷史性建筑。據了解,當時聶耳加盟百代公司,任音樂部副主任。洗星海、任光、呂驥等著名作曲家都曾在百代公司作曲,大量抗日救亡歌曲的唱片如《畢業歌》、《大路歌》等都是在這里誕生的。由盛家倫、鄭君里、金山、司徒慧敏等首次演唱錄制的《義勇軍進行曲》的唱片銅模(目錄編號為A2879),已由北京中國唱片公司保存。作為《義勇軍進行曲》首錄地的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的百代小樓,當是中國現代音樂史、現代革命史上的重要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