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有寄書體,即以詞代書者。溯其源,清顧貞觀《金縷曲·寄吳漢槎》二首為濫觴。
一
清順治十四年(1667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工科給事中陰應節參奏說:“江南主考方猶等弊竇多端,榜發后,士子忿其不公,哭文廟,毆簾官,物議沸騰。其彰著者,如取中之方章鉞,……與猶聯宗有素,……請皇上立賜提究嚴訊,以正國憲,重大典?!表樦蔚巯轮紘擂k,方章鉞上奏辯誣,清廷根本不信?!按文?1658年)三月,諭令南北中式舉子,悉復試于瀛臺,命二書、一賦、一詩。試官羅列偵觀。堂下列武士,鋃鐺而外,黃銅之夾棍,腰市之刀,悉森布焉。又每—舉人命滿洲護軍二員持刀夾兩旁,與試者惴惴其傈,多不能下筆”(清蔣良驥《東華錄》)。這年(1658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定案,得旨:兩主考方猶、錢開宗斬決;十八房考葉楚槐等處絞;以上二名主考、十八名房考妻子家產,籍沒入官;原取方章鉞等八名舉人,“俱著責四十板,家產籍沒入官,父母兄弟妻子,并流徙寧古塔?!?/p>
吳兆騫(1531-1584),字漢槎,江南吳江人,出生于書香門第與世代顯赫之貴胄之家。善詩,與陳其年、彭師度并稱“江左三鳳凰”。與當時詩壇領袖吳偉業友善。遇科場之獄,謫戍寧古塔(今黑龍江省梅林縣)。赴戍所途中,屢遭折磨,終于在順治十六年0659年)七月十一日抵達戍所。吳之父母及弟未同流,妻葛采真則于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五日來到戍所。吳久戍思歸;而家庭破落,無力量營救,只好把希望寄托在昔日詩友顧貞觀、徐乾學等人身上。
康熙十五年(1676年),顧貞觀結識了當朝太傅明珠之子、三等侍衛納蘭容若。顧寄居在京師千佛寺內,冰封雪鎖,朔風怒號,他想起了遠在冰天雪窖中的吳兆騫。在極度悲哀中,他填了兩闕《金縷曲》,題曰《寄吳漢槎寧古塔,以詞代書。丙辰冬寓京師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平安否?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誰慰藉?母老家貧子幼。記不起、從前杯酒??炔藨姂T,總輸他、覆雨翻云手。冰與雪,周旋久。淚痕莫滴牛衣透。數天涯、依然骨肉,幾家能夠?比似紅顏多薄命,更不如今還有。只絕塞、苦寒難受。廿載包胥承一諾,盼鳥頭、馬角終相救。置此札,君懷袖。(一)
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宿昔齊名非忝竊,試看杜陵消瘦。曾不減、夜郎傅僽。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此凄涼否?千萬恨,為君剖。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時,冰雪摧折,早衰蒲柳。詞賦從今須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壽。歸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傳身后。言不盡,現頓首。(二)
第—首詞主要寫吳爾騫被冤流放,自己忠于友誼,—定要救他回來。第二首詞追敘二人交悄始末,勸吳多加保重,等待歸來。第—首用“季子平安否”開頭,第二首用“言不盡,觀頓首”煞尾,合在—起,成為完整的書信形式。兩首詞均采用賦體,用典既不冷僻,又自然貼切,語言平易,明白如話,而抒情則曲折宛轉,字字發自肺腑,句句肝膽相照。清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云:“濃至交情,艱難身世,蒼茫離思,愈轉愈深,一宇—淚”。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云:“二詞純以性情結撰而成,悲之深,慰之至,丁寧告戒,無—字不從肺腑流出,可以泣鬼神矣?!鼻遴u弢《三借廬筆談》云:“儉縷曲仁解,知己情深,讀之,令人淚下。”近人劉大白《舊詩新話》云:“這封詞體的通信,不但是詞中創格,而且還作成了這樣—段良朋絕塞,垂老生還的佳話,真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作品,也是不可磨滅的作品了?!敝T評得之矣。
二
顧貞觀平時在容若面前,經常吟誦吳兆騫的詩賦,已引起容若的欽佩。貞觀乘機向容若求援,但容若考慮到事關重大,亦非輕而易舉,因此未即許。后容若見了這兩首《金縷曲),感動得淚流滿面,“泣日:‘河梁生別之詩,山陽死友之情,得此而三。此事三千六百日中,弟當以身任之,不俟兄再囑也?!薄柏懹^曰:‘人壽幾何?公子乃以十載為期耶?請以五載為期!’”(清袁枚:《隨園詩話))容若答應:“不玉成此舉者,非人也!”((清朝野史大觀》)
容若為實現自己的諾言,力言于內。為安慰顧貞觀,容若特寫一詞與顧,調亦寄《金縷曲》,題曰:《簡梁汾。時方為吳漢槎作歸計》:
灑盡無端淚。莫因他、瓊樓寂寞,誤來人世。信道癡兒多厚福,誰遣偏生明慧。莫更著.浮名相累。仕宦何妨如斷梗,只那將、聲影共群吠。天欲問,且休矣。
情深我自判憔悴。轉丁寧、香憐易燕,玉憐輕碎。羨煞軟紅塵里客,一味醉生夢死。歌與哭、任猜何意。絕塞生還吳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閑事。知我者,梁汾耳。
詞中“絕塞生還吳季子,算-瞄、此外皆閑事”,是說使吳兆騫盡快生還,是當前自己的頭等大事,表明自己決不食言。
與此同時,朝中身居要職的徐乾學、徐元文、宋德宜、徐勼等人,也都在設法營救兆騫歸來。他們倡導大家醵金贖歸吳兆騫。由于這些人位高權重,因此—經他們倡儀,就應者云集;輦下名流,都以不與此事為憾。結果吳 兆騫“以輸少府佐將作,遂得循例放歸”。就是說他以認修內務府工,納二千金方得贖歸??滴醵?1681)七月還鄉詔下,吳遂理歸裝;九月二十日起行,十一月中旬回到京師。吳兆騫遣戍關外23年,終得生還。
三
顧貞觀“季子平安否”《金縷曲》詞二首,“雖非閑之正派,然金石肝膽,長歌當哭,亦古今少見之作”(《續修四庫全書·〈彈指詞〉提要》),故“后來效此體者極多”(《賭棋山莊詞話》)??梢哉f,顧詞開啟了寄書體詞的先河。然眾多仿作由于無深情真氣為枝干,讀后率覺嚼蠟;也有個別寄書體詞還是寫得好的。
中國著名文字學家、金石書畫家朱復戡原名義方,號靜勘;抗日戰爭爆發后,逃難至武漢。1946年春,朱回到了闊別八年的上海,改號伏勘、鳳勘,又署朱起、朱伏,以明自己復雜的心情。1947年冬,杭州大實業家陳小蝶(名定山,有四十多家工廠,精通中國書畫、音律、詩文詞曲)向朱的好友許立言打聽朱的近況。朱復戡深感舊知,便寫了兩首《金縷曲》,以詞代書,請許立言代致居杭州“蝶野”別墅的陳定山:
蝶野平安否?自別來、萬鐘離愁,難為君剖。憶昔高朋金樽滿,獨羨蝶云雙秀。但游遍、名山千岫。倦客歸來相見處,看星星、華發空搔首。仍不減,風流舊。干戈漂泊流離久。問家山、田園何處?更無成就?;⑹鶋衾锸拢褋韺毜渡P??v贏得,頭銜堪售。一榻孤燈相對伴,肯等閑,便向人低頭。蒙被外,增孱愁。(一)
海內人文藪。十年來、月圓花好,幾家能夠。屈指交游遍天下,剩得兩三知友。論肝膽、推君獨有?;茧y曾經滄海里,到而今、意氣還依舊。有魂魄,長相守。黃花病起同人瘦。下瓊樓、奮飛無力,怎勝杯酒!撫劍茫然天地窄,四顧不堪蒼狗。關山度、清風兩袖。擁揖中流明年計,任牢騷、貫徹虹如斗。意不盡,起頓首。(二)
朱復戡對老友陳小蝶傾訴,雖然一生不肯向人低頭,可如今已是“奮飛無力”、“撫劍茫然天地窄”了。這兩首代書詞,與其說是朱個人矛盾心情的自然流露,倒不如說是國統區廣大知識分子彷徨、無奈心緒的真實寫照??箲饎倮?,實指望從此能過上安定的生活,無奈內戰復起,國統區內通貨膨脹,物價飛漲,民不聊生。1937年,一百元錢能買一頭牛;可到了1947年,—百元錢只能買三分之一盒火柴。難怪朱復戡只能“蒙被外,增孱愁”了。
朱復戡的代書詞作,以“蒼狗”變幻的時勢為背景,把自己的心緒與國運聯系起來。這就使詞作在突顯典型情緒的同時,也表現了時代的典型性。其思想意義,自然也就突破了“小我”。由此看來,代書詞是可以仿作的,關鍵在—個“真”字;要動真情,寫真實。惟如此,方能動人。
作者單位:四川省文化廳(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