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四川的蘇東坡對蘇州也是深有感情。他說過:“過蘇州,不游虎丘,不謁閭丘,為二憾事。”
這“二丘”指的是蘇州古跡虎丘其勝與賢良閭丘孝終其人。
虎丘自古即為風景名勝之處。據《史記》記載,春秋時代吳王夫差葬其父闔閭于此,自此聞名于歷代。今現存的五代古塔和劍池揚名于世,風景也引人入勝。蘇東坡喜歡游歷名山大川,也曾多次游覽且青睞虎丘。他的《虎丘詩》(長達十十八行)云:
入門無平地,石路穿細嶺。
陰風生澗壑,古木翳潭井。
湛盧誰復見,秋水光耿耿。
……
詩中寄托并說明了他鐘情蘇州的厚意。此外,史載虎丘為“亙古千百年選佛名勝之場”,自古僧侶云集,講經說法,香火不斷,對與佛教有緣的蘇東坡也很有吸引力。這也是他到蘇州必去虎丘的緣由之一。
“閭丘”即閭丘孝終,字公顯,蘇州人。據地方志記載,他曾在黃州(今湖北黃岡)任太守。其時,蘇東坡在京城為官,雖為飽學之士,卻因時常抨擊朝綱且以詩譏之,被貶至黃州去任團練副使,在閭丘孝終手下任職。閭丘孝終是正直之士,為官清廉。他曉知蘇軾滿腹經綸,才高八斗,十分敬重他,常常與之洽談,引為知己。閭丘孝終在黃州建棲霞樓,邀請名士俊杰飲酒賦詩,蘇東坡常常與會,所以二人由相識至相知,交往愈密。蘇軾官舍之暇,還在黃州東坡物色一塊空地,蒔花種菜,自得其樂,故因此自號“東坡居士”。閭丘孝終也常常到這兒來看望他。后來,閭丘孝終辭官還鄉,返歸蘇州,居住在城東一條小巷里,此巷被稱為“閶丘坊”。名稱沿用至今。
晚年,蘇東坡曾在杭州、常州為官,于此期間,不時乘便來蘇。這二處地方他必去無疑,一是游覽虎丘,暢敘胸懷,激發詩興;二是拜訪閭丘,喜見摯友,重敘舊情。為此,明代在虎丘天王殿東特意建造“東坡樓”以紀念之。此樓后改名為“仰蘇樓”。清代康熙皇帝南巡駐蹕虎丘,登此樓賞景。他除了親題“仰蘇樓”匾額外,還題聯曰:
波光先得月,
山秀自生云。
虎丘的五賢堂內,祭祀唐宋時代的五位賢人中,蘇東坡就是其中之一。所以蘇東坡與蘇州有不解之緣,蘇州人民也很敬重這位先賢。
作者單位:蘇州大學社會學院